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什麼是中醫,這才是西醫》這才是古代中醫腦中對於人體真正的概念

我不僅害怕被人嫉妒,而且害怕很多人把我視為敵人,因為習以為常已經成為人類的另一天性,教條一經種下便會札下深深的根,崇尚古人是人之常情
                        ——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心血運動論》(西元1628年)

要知道古代中醫對於人體的認識究竟如何,首先必須要脫下有色眼鏡,將我們所學的現代生理與解剖知識通通都給忘記──但在需要時又必須具備。
現代中醫教材,受到西方現代醫學知識的污染,不能客觀地認識古人的著作,而編造出了一套畸形的中醫基礎理論。

其中包括對於人體食物消化與水液代謝的理論,還有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理論、肺臟交換氧氣的理論、甚至經絡理論,都受到現代醫學知識的污染,而不是古人真正的認識。
首先從食物的消化理論開始。
中醫(真正的)食物消化理論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認為,食物入口之後,經由胃的腐熟運化,形成食糜,傳送到小腸之後,由小腸分清泌濁,也就是吸收養分,並將殘渣運送到大腸,再由大腸吸收水分,最後排出。
這根本就在抄襲西醫的生理學課本!
古人根本不是這麼想的。
古人認為,食物入口以後,是經由「中焦」腐熟的。[1]
什麼是中焦呢?
中焦正是連在胃下面的大網膜
我以前從來沒想過中焦原來是大網膜,因為在我腦中對於人體解剖的概念,都是生物課本上畫的人體器官圖,而這些抽象理想簡單化的人體器官圖,是沒有畫出大網膜的。
直到我大學真正進行人體解剖,一剖開肚子,才發現原來有個那麼大的大網膜!古人肯定不會不去描述這麼大的一個大網膜,而這個描述,就是對於中焦的描述:
「中焦亦並胃中」[2]
「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3]
如果當時的三焦(上焦、中焦、下焦)概念果真如後世中醫所說的「有名而無形」,那就不可能會有以上這些對於中焦位置的描述了。
食物在胃中腐熟之後,其中的精微,經由上焦,或經由上焦加中焦,輸送到肝臟。
所謂上焦,就是胃與肝臟之間的小網膜,中間有包括了肝門靜脈在內的動靜脈以及膽管。
古人正是認為胃中的食物透過中焦腐熟後,經由上焦運送到肝臟,再經由下腔靜脈或腹主動脈輸送到心臟,透過肺動脈或肺靜脈輸送到肺臟,化而為血。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的古人,都是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為何的。仔細想想,如果不是讀過生物課本,你有可能知道血液是在血管中是怎麼流的嗎?古人只能透過解剖構造去推測臟腑器官或血管的實際運作情形)
這整個過程都體現在古代醫經的原文當中:
《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出於胃上口。」
是對上焦解剖位置的描述。
《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
《靈樞平人絕穀》:「上焦泄氣,出其(胃)精微,慓悍滑疾。」
《靈樞五味論》:「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穀留於胃中。」
《靈樞癰疽》:「腸胃受穀,上焦出氣。」
《靈樞營衛生會》:「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靈樞決氣》:「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靈樞五味論》:「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乾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鹹入而走血矣。」
由此可見,當時古人所謂的上焦中焦,絕對是個解剖上確實存在的東西
古代中醫認為吸入的空氣在血管裡運行
我們接著看一段有趣的文字。
《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這裡說「食氣入胃」,而不如上述引用的那些討論食物消化的段落使用「穀入於胃」。
根據醫學史家廖育群的說法,「食氣」一詞常見於古代文獻,指的是呼吸吐納的養生過程[4]
沒錯,古人認為吸氣是吸到胃中的!
不只如此,古人還認為,吸入胃中的空氣,也跟消化過的食物一樣,透過上焦而輸送到肝臟,再透過腔靜脈到心臟,或從上焦直接透過主動脈而到心臟
吸入的空氣與食物的精微所形成的血液,就在血管中跑
天啊!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古人怎麼可能認為呼吸是吸到胃中,又怎麼可能認為血管裡面有空氣?!
古代西醫同樣認為空氣在血管裡運行
我一開始也不願接受這個事實,直到我讀完了西方第一個發現血液循環的哈維的《心血運動論》,才曉得不但是古代的中國人認為血管裡有空氣,連古代的西方人也認為血管裡有空氣
再強調一次,我們必須脫下我們的有色眼鏡。
不論是透過口腔還是鼻腔,人吸進去的空氣到達咽喉之後,就是通往食道及氣管,如果你沒有讀過生物課本,怎麼可能知道空氣是透過氣管跑到肺臟,而不是透過食道跑到胃呢?
古人有現代的生物課本嗎
只有脫下現代醫學的有色眼鏡,客觀地瞭解古人真實的想法,只有知道古人原來是認為吸入的空氣會跑到血管當中,才能知道為什麼古人會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5]」,才能知道為什麼古人認為針灸拔針的時候呼氣是瀉氣,拔針的時候吸氣並且壓住針孔是補氣
沒錯,古人認為人的動脈會跳動都是因為呼吸空氣並且運送到動脈的關係!
這點不只古代中醫認為如此,古代西方醫學也是這麼認為的。
動脈的西方詞源Arteria就是「空氣的管道」的意思[6]
另外,我們從十七世紀哈維的著作當中也可以得知當時西方醫學的觀念:
「動脈的擴張是由於他們像皮袋或膀胱那樣地被充滿,而不是由於它像『風箱』那樣地被擴充。」[7]
哈維這句話暗示我們,當時普遍認為,動脈會跳動是因為它像「風箱」那樣被空氣充滿。而哈維才首次透過實驗發現動脈內運行的應該是血液,因此說動脈應該是像皮袋或膀胱一樣被液體充滿。
「如一般所說的,動脈在舒張時將空氣吸入腔內。」[8]
究竟為什麼古人會認為動脈中是空氣呢?
哈維幫我們解答了:
「為什麼我們在解剖中經常發現靜脈中有大量的血液,動脈中的血液卻很少,為什麼右心室中的血液很多,左心室中的血液卻很少呢?現在原因已經明白。大概正是因為如此,使古人相信,在動物的一生中,動脈(或這一名稱所指的血管)只含有元氣。」[9]
十七世紀的哈維,告訴身在二十一世紀從來沒解剖過剛死的人體的我們,原來真正解剖剛死的人體,動脈裡是沒有血的,靜脈才有血
在現代中醫教科書出現以前,經絡就是血管
再回到我們偉大的老祖宗,其實也不用回到多老的老祖宗,我們看到連清代的王清任,在解剖大量屍體之後,仍然得出動脈行氣的結論:
「頭面四肢按之跳動者,皆是氣管」
「氣管行氣,氣行則動」
「經絡是氣管、血管」。[10]
什麼!王清任膽敢說經絡是氣管、血管(也就是動脈、靜脈)!
沒錯!
正是因為王清任還沒有接受到現代西方醫學知識的污染,所以才跟任何一個在他之前的中醫一樣,認為經絡就是血管

他不會像受過西方現代醫學知識污染的現代中醫一樣,發現原來動脈裡面也是血,而不是氣;發現古人所描述的經脈循行與血管真正的位置走向不一樣;發現原來針灸的時候針並不是扎到血管裡;所以也不認真讀中醫典籍,就自圓其說地說其實中醫所說的經絡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經,而是一種自己也說不清楚、研究也研究不清楚的東西
到最後陰錯陽差,因為人們總是崇敬看不見的東西,使得經絡成為一個玄妙高深的、以現代的落後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辦法探測道的「人體的第三傳導系統」。
為何經絡循行與現代解剖學發現的血管位置不完全一樣?
事實上,只要真正解剖過大體就知道,即使在解剖大體之前已經看過繪製精美的圖譜,聽過老師的講解,實際解剖時,卻怎麼看都跟圖譜上畫的不一樣,甚至連動脈靜脈或是神經都分不清楚!
可別忘了,現代人解剖的大體可是經過福馬林的處理,可以讓我們好整以暇地每個禮拜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仔細解剖一個學期!古代可沒有福馬林處理過的屍體,也沒有鋒利的不銹鋼解剖刀或是電鋸,屍體沒幾天就腐爛了!
所以,儘管我們從所有的古文獻上都可以發現,古人所謂的經絡就是血管,但是古人所描繪的經絡走向卻絕對不可能跟現代解剖學所研究出來的血管或神經走向完全一致
如果因為這樣就昧著古文獻所呈現出來的事實而說什麼古人所謂的經絡不是血管,那乾脆因為古人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而說古人所謂的太陽不是現代西方科學所謂的太陽好了!(關於經絡究竟是什麼的詳細論證,古今中外只有一本書寫得最好,立論精確,旁徵博引,言之有物,有憑有據,那就是醫學史家黃龍祥所著的《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
因為古人所描繪的經絡走向與現代解剖學所研究出來的血管走向不完全一樣,就昧著古文獻所呈現出來的事實而說古人所謂的經絡不是血管。這種行為就像是因為古人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而說古人所謂的太陽不是現代西方科學所謂的太陽!

陳淼和老師所提出的指教
我將本書的初稿給《台灣本傷寒卒病論》的作者陳淼和老師看了之後,陳老師給我指教,他認為我這裡對於經絡的論述忽略了臨床上確實可體驗到的針灸「得氣」的感覺。因此我加以補充如下。
大多數人在接受針灸治療的時候,會有一種「得氣」的感覺,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小條肌肉不自主的跳了一下,或者有人覺得像是有東西在體內走竄,走竄的感覺可能酸酸的,可能麻麻的,也可能熱熱的。
如果能夠不受到中醫課本的言論所羈絆,而具有謙卑的態度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就如同我所尊敬的陳淼和老師一樣,便能夠觀察到,臨床上病人的針感,常常不是照著經絡運行的方向而走,甚至有時根本不照著經絡的路線走。
當然,針感的走竄方向也絕對跟血管或神經的分佈不完全一樣,因此,若用針感循行的方向來定義經絡的話,則經絡不可能是血管或神經!
慢著!你剛剛不是說經絡就是血管嗎?現在怎麼又說經絡不可能是血管或神經呢?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的話,那我真的要非常感謝陳淼和老師對我的提醒,讓我得以再次解釋上述的觀念,以避免誤解。
我一開始說的是,根據古文獻的記載,古人經由最初對人體表面動脈跳動點的觀察,以及對人類或動物屍體的觀察,將血管稱之為經絡。但因為古代解剖技術與知識不夠發達,因此古人所描述的經絡循行路線,只有部分是來自對真正血管的描述,另有部分來自於古代天文、中醫理論的建構,或有部分是根據臨床上「針感」的走竄方向而來,當然還有部分根本是憑空想像。
因此,雖然古人認為經絡就是血管——應該古人根本就是稱血管為經絡,但他們所描繪的經絡走向卻與現代研究出來的血管分佈不完全相同。
這就好比古人認為蒼蠅的幼蟲蛆是腐爛的肉所變成的,現代卻發現蛆並不是由腐肉變成的,但我們卻不可因此就說古人所謂的蒼蠅並不是蒼蠅!
又好比古帶西方人所描繪的太陽運行軌道與現代所發現的不同,我們也不可因此就說古人所謂的太陽並不是現代所謂的太陽!
「針感」雖然是主觀上確實能感受到的現象,但其本質是什麼,卻還沒有人知道。
無論如何,古人認為經絡就是理論上視而可但實際上不一定可見的血管,也「認為」主觀上能感受到的針感就是氣在經絡(血管)中走竄的感覺。
但是,古人從來沒有真的去驗證,也沒有能力去驗證他們的想法。因此,也不可能發現「針感」走竄的方向與血管所分佈的方向不一致。
只有具備現代解剖學知識的現代人,例如陳淼和老師,才有辦法去「知道」「針感」走竄方向與血管分佈不一致。

        既然古代人沒辦法知道針感走竄方向與血管分佈不一致,當然也就毫不懷疑經絡就是血管了!
        針感走竄方向與血管分佈不一致,是現代人的偉大發現,絕對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而且現代絕對不會有人還認為經絡(用針感走竄方向來定義的話)就是血管。
        但重點是,我們並不能因為現代人發現針感走竄方向與血管分佈不一致,就說古代人所認為的經絡並不是血管。
古人不知心臟會跳動
除此之外,古人也不可能像受到現代西方醫學污染的現代中醫一樣,認為心臟的功能是推動血液的運行,甚至發現血液循環。
因為古人甚至連心臟會跳動這個事實都沒發現![11]
查閱所有現代西醫傳入以前的中國古代文獻,都沒有發現對於心臟跳動的描述,因為如上所述,古人認為動脈之所以會跳動,是因為呼吸的關係,透過肺臟來推動(肺朝百脈)。
而古人在判斷人的死活時,觀察的只有呼吸以及體溫,從來沒有提到心跳[12],甚至連脈搏都不觀察,因為脈搏是因為呼吸而來,觀察呼吸就夠了!(直到現在,在非專業場景下我們還是會說一個人「斷氣了」而非「心跳停了」)
沒錯,古人絕對有發現心前區的跳動事實,可是古人卻不知道這是心在跳,而認為是一條動脈在跳,這跳動脈就叫作胃之大絡[13]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絕不至曰死。」[14]
為什麼古人會認為心前區的跳動是動脈在跳,而不是心臟在跳呢?
動脈擴張的同時,心臟是收縮的?
難道古人沒有發現動脈擴張的時候,心臟是收縮的嗎?
等等,你說動脈擴張的時候,心臟是收縮的,是怎麼知道的?
我可以保證,絕對不可能是自己觀察到的,一定是看生物課本才知道的,古人有現代的生物課本嗎?
為什麼我敢保證你絕對不可能觀察到動脈擴張時心臟收縮這個事實?
因為你只要親身去實驗,一手摸著左胸,一手摸著跳動的動脈,就會驚奇地發現,左胸跟其他地方的動脈居然是一起跳動的!一起擴張,也一起縮小。
很少人會發現這件事情。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台中榮總的心血管中心主任丁紀台前輩年輕的時候也發現了這件有趣的事情,後來他仔細鑽研才搞懂,原來心臟收縮其實時有點扭轉,導致心尖翹起來,撞擊到前胸,所以從外面摸起來,心臟在收縮時,心前區是跳起來的──就跟同一時間摸到的動脈一樣。
正是這個現象,導致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古人遲遲沒辦法發現心臟是血液運行的動力,直到十七世紀哈維的研究。
哈維在書中提到了這個現象:
「因而,下列這些情形是同時發生的:心臟的緊張(筆者注:即收縮)、心尖的搏動(由於這種搏動碰及胸部,因此可在體外察覺)、腔壁的加厚、心室縮小、其所含的血液被有力地噴出。
因此,人們通常接受的觀點恰好與事實相反;因為通常認為,當心臟搏擊胸部時,脈搏在體外也能察覺到,心臟在其心室膨脹並且充滿了血液。但是事實卻與此相反,心臟收縮時,是傾空的,一般認為心臟在舒張時運動,其實心臟收縮時才在運動。同樣,心臟內在的運動不是舒張,而是收縮。心臟也不是舒張時變得堅挺並繃緊,而只有在收縮時,變得繃緊,有力地進行運動。」[15]
我們可以看到,就連十七世紀前的西方古人,都錯誤地認為心臟是與動脈同步擴張與收縮,所以不可能發現心臟推動動脈的血液運行這個事實。
古代的中醫,更是因為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不可能日夜不休地跳動,而將心臟跳動的這個現象誤認為是左胸之中的動脈的跳動,所以怎麼可能認為心臟運行血液呢?
甚至到了清代的王清任,還認為心臟裡面是沒有血液的呢[16]
古代中西醫皆不知有微血管及肺循環
至於《中醫基礎理論》說:
「肺主呼吸之氣,實際上是指肺主呼吸,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也即是說肺從自然界吸入清氣(氧氣)和呼出體內濁氣(二氧化碳等廢氣,實現體內外氣體交換的新陳代謝功能。」
我想到這裡也不用我多說了,若是《中醫基礎理論》說的是真的,則古代中醫不但發現了肺的微循環,在醫學上領先西方醫學的水準,而且在化學上更是發現了十八世紀才由西方化學之父拉瓦謝所發現的氧氣!
嗚呼哀哉!
現代中醫總是動不動就說古代中醫典籍是高智慧外星人的遺產,可笑的是他們從來沒真的去讀過中醫典籍,只讀得下白話文的現代中醫教科書
不要說肺循環了,古人連微血管都沒發現!
不只是中國的古人,連西方的古人,連提出心血循環理論的哈維都沒有發現微血管
哈維在《心血運動論》中一直有個遺憾,就是雖然他做了許多實驗以及觀察,得出血液一定是從心臟打到動脈,再由靜脈回到心臟,但他也不知道血液究竟是怎麼樣從動脈再回到心臟的,他只能假設一定有某種管道讓血液從動脈跑到靜脈,再回到心臟。
也正是如此,才顯得哈維有多厲害,如果早就已經發現心臟動脈微血管靜脈這一整個循環,那麼哈維提出心血循環論就沒什麼了不起了,哈維厲害的地方正在於他居然能夠在不知道微血管的存在下,透過不斷的實驗以及解剖觀察,得出血液在體內是循環的這個想法,並且推測一定有路徑讓血液從動脈跑到靜脈。哈維在書中有非常多實驗,包括把手放在水裡發現手的動脈沒有垮下去來證明空氣並沒有從皮膚跑到動脈等等,讀起來都讓我拍案叫絕,實在是值得一讀的一本好書。
中醫學術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看完了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瞭解到一件事:
現代中醫表面上呼籲中醫後進不要受到西方現代醫學的概念給污染,自己卻被污染得最厲害。

這正是中醫理論史上的第三次大革命──西方醫學的傳入,使得中醫理論不知不覺受到西方現代醫學的影響,而不再是傳統的中醫理論。
正如廖育群所說:
「在西方醫學傳入以前,中醫並不瞭解人體的脈管系、神經系,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脈」的概念範疇。只有當清晰的解剖圖、脈管系模型,以及有關血管、神經的功能解釋都展示眼前時,中醫才知道『經脈』是看不見的。並在某些人試圖以血管、神經解釋『經絡』時,發出強烈的反對意見......
任何一位老中醫,不管他的現代科學知識多麼有限,不管他多麼保守、排斥西醫,恐怕沒有再將經絡與血管混為一談,或不知心臟會跳動者;他們雖然反對用西藥治療腎炎但不會再認為尿是從腸子深(筆者注:深當為滲之誤)入膀胱的,而且清楚地知道這是『腰子』出了毛病......
在這場革命中,中醫接受了西醫的病名,而將自己原來的病名,如氣虛、血虛、痰濕、氣鬱等,改稱為『證』,強調中醫的特色在於『辨證施治』。其實,『證』與『症』在前此的漢語中是通用的,凡『症』皆可稱『證』。『辨證施治』的提出,實際上要遲至近人編寫中醫教材才見使用。」[17]
我們也別忘了近代名老中醫干祖望先生所說的話:「我們這批老中醫在解放之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辨證論治、辨證施治。」
中醫學術史上最好笑的國際笑話
這中醫學術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所鬧出來的最大笑話,恐怕非「藏象學說」莫屬了。
現代中醫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
「中醫的腎不等於西醫的腎。」
我真的很懷疑他們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所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只是人云亦云。




[1] 靈樞營衛生會》: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中焦如漚。
[2] 靈樞營衛生會》
[3] 難經‧三十一難》
[4] 《醫者意也》,廖育群,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23
[5] 《素問‧平人氣象論》
[6] 《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黃龍祥,華夏出版社,246
[7] 《心血運動論》,William Harvey 著,田洛 譯,武漢出版社,16
[8] 同上,2
[9] 同上,43
[10] 《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黃龍祥,華夏出版社,246
[11] 《醫者意也》,廖育群,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12
[12] 同上,113
[13] 同上,114
[14] 素問平人氣象論
[15] 《心血運動論》,William Harvey 著,田洛 譯,武漢出版社,13
[16] 《醫林改錯心無血說》
[17] 《醫者意也》,廖育群,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