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什麼是中醫,這才是西醫》「病」、「證」、「症」

最大的問題在於看不出所謂的問題其實不成問題。
——李天命

如同前文所分析,「辨證論治」這個概念,是近代中醫在面對外來西方醫學的強大競爭優勢之下,所刻意曲解古文而過度強調出來的一種「標語性」的口號,很難從中找到什麼實質上的意義。

雖然如此,我們並不能完全抹煞「辨證論治」這個口號在歷史上所帶來的功勞。
要是當初在西方醫學的強大競爭優勢之下,中醫沒有先丟出這個唬人的空包彈,那麼中醫可能不會存活到現在,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發現其中浩瀚的寶藏。
但是,就好像是越滾越大的雪球,為了掩飾「辨證論治」這個虛幻的概念,中醫們必須利用更多虛幻的概念,並且為這些虛幻的概念,創造出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詳細描述,來避免謊言被揭穿──既使他們並不是有意地在說謊。
其中,同樣造成目前中醫學習者最大困擾的,就是「什麼是證」,以及「病」、「證」、「症」的涵意區別。
症狀
我們來看看1990年名老中醫鄭鐵濤所主編的《中醫證候規範》所言:
「症狀是病人自覺感到的異常變化及醫者通過四診等診察手段獲得的形體上的異常特徵,是疾病和證候的表現」
這裡的所謂的「症狀」,就等於西醫所謂的symptom(病人所主觀感受到的症狀),以及sign(醫者所客觀觀察到的症狀)。(為了區別方便,學術上將symptom翻譯成「症狀」,sign翻譯成「症候」,事實上,日常語言中文的「症狀」與「症候」同義,本來就包含主客觀的symptom以及sign之義,並沒有加以區別,而本文所使用的「症候」為日常語言,並非學術術語。)
這樣的解釋是沒有錯的。不過,接著看後面「是疾病和證候的表現」,這裡將「疾病」以及「證候」擺在相同的地位。
「症狀」是「疾病」的表現,這個我們很容易理解。那麼「症狀」是「證候」的表現,又是什麼意思呢?
疾病
我們來看看《中醫證候規範》是怎麼為「疾病」做解釋的:
「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虛邪湊的條件下,體內出現的具有一定發展規律的邪正交爭,陰陽失調的『全部演變過程』,具體表現在若干特定的『症狀』和『各階段相應的證候』。」
不同於前面將「疾病」以及「證候」擺在相同的地位,這裡又隱約地將「症狀」以及「證候」擺在相同的地位,可見「證候」的概念本來就模糊不清。
證候
再來我們看「證候」的解釋:
「證候是疾病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某階段本質的反映』。」
與之前「疾病」的解釋(全部演變過程、各階段相應的證候)作對照,我們終於可以看出來,原來作者想要表達的是:
「所謂『證候』,就是『疾病』的各個階段的本質上的反映;相對地,『疾病』則是各階段『證候』的全部演變過程。而所謂『症狀』,則是『疾病』和『證候』的表現
這真的是古代中醫的意思嗎?要注意,我所謂古代中醫,並不只是兩三千年前的《素問》、《靈樞》、《傷寒論》,而是從中醫開始發源,淵遠流長,直到近幾十年來,辨證論治這個概念被虛擬出來的這一大段時間。
正所謂旁觀者清,研究中醫的人,常常因為身處於中醫的範式(paradigm)之中,受到意識型態所干擾,而不能對於歷史作出中肯的論述,正如中醫臨床家以及醫學史專家趙洪鈞在《內經時代》所言:
「筆者竊觀古今考『內經』之言,非醫家之見解反多出醫家之上。」
因此,我們接著便利用甲骨文的字型、古漢語研究權威王力先生所編的《王力古漢語字典》,以及古代典籍的原文,來一窺「疾病」的面貌。
瞭解了「疾病」的涵意,也有助於我們接著瞭解「同病異治」的概念。
「疾病」的概念語言史
《王力古漢語字典》,「病」字條:「病、疾。二字同義,可以連用。」
「病」,原本寫作「疒」,後來因為「疒」被當作偏旁使用,因此加入了「丙」這個聲符,成為形聲字。
「疒」最早出現在甲骨文,左邊是個「爿」是豎起來的床鋪的形象。右邊是個「人」,人生了病躺在床上,合起來就變成「疒」這個會意字。
《說文》:「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著之形。」可見早在《說文》時代,「疾病」就已連用,這在以單音詞為主的古漢語來說是很特殊的。
「疾」,雖然從目前的字型來看,是屬於「疒」部,但是回歸到甲骨文,「疾」的左邊事實上不是「疒」,而是「人」,右邊則同樣是「矢」沒錯。
因此,「疾」就是會人腋下受箭傷之意,是個會意字。
《說文》:「疾,病也。」
可見,不管是「疾」還是「病」,都是「疾病」的意思。兩個字分別抓住了疾病的不同特徵(受外傷、臥床),用來代表疾病的意思。
千萬不可「望文生義」,認為「疾」就是代表被箭射傷、「病」就是代表生病躺在床上的意思。
那麼「疾病」又是什麼意思?
事實上,「疾病」的涵意是會隨著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加深而改變的
在甲骨文,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於疾病的描述有下列幾種:
1)        疒首、疒天(巔,頭頂)、腹不安、疒寸(為一個字,代表腹部疾病)、疒身、疒骨、疒心:這是從疾病症狀表現的部位來描述的。也就是說,古人發現身體的某部位出現了異常或者不舒服,便會認為這個部位生病了,這就是疾病。
2)        疒否(痞,可能指腹部的腫塊)、疒軟(周身乏力)、旋(眩)、鬼夢(做惡夢)、瘧:這是從疾病症狀的表現來描述的。
3)        禍風(感冒)、蠱(血中有蟲之病)、疒蛔、疒酒:這是從疾病的病因來描述的。
4)        疒疫:這是從疾病的傳染性來描述的。
可見,疾病最原始的意義,就是身體的異常或不舒服。又因為天下的疾病百百種,有的以局部的症狀為特色,有的以全身性的症狀為特色,有的可以找出(或誤認)明顯的病因,有的具有廣泛的傳染性。因此,古人就分別從這些角度來試圖抓住疾病的本質。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上述的第一第二點,也就是從疾病的局部或全身性症狀來抓住疾病的本質,佔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我們接著討論什麼是「症狀」。
「症狀」、「證」的概念語言史
《王力古漢語字典》,「症」字條:「症,『證』的俗體字。」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症」字條:「症,後起字,《說文》無。」
可見「症」就是「證」的意思,是後人為了區別「證」在醫學上的使用而造出來代替「證」的字。
那麼「證」又是什麼意思?
「證」原本就是個單純的形聲字,因此右邊的「登」只是個聲符,不代表意義。
《說文》:「證,告也。」,是告發證實的意思。因為告發證實必須要提出證據,因此,「證」後來又引伸為「證據」的意思。
因此,所謂「症狀」就是「證狀」就是「證」,也就是「疾病的證據」的意思,也就是病人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這裡居然出現了長得很像我最痛恨的循環論證的句子!還好其實這裡並不是循環論證)。
具體地說,所謂「證」,就是頭痛、咳嗽、流鼻水、發燒、肚子痛、全身無力、喘、口乾、拉肚子等等「症狀」的意思。

「症」就是「證」的意思,是後人為了區別「證」在醫學上的使用而造出來代替「證」的字。
《素問》、《靈樞》無「證」字
有趣的是,在原始的《素問》、《靈樞》原文中,完全沒有出現「證」這個字(當然更不會出現「症」這個字)。(唯一出現一次是「『證』有中外」,出自唐代王冰所補入的運氣七篇,而這點又可拿來當作運氣七篇是後人補入的「證據」。)
在《素問》、《靈樞》,用以表達「症狀」的用詞,是「病」這個字。
例如「春善鼽衄,仲夏善胸脅,長夏善洞泄寒中,秋善風瘧,冬善痺厥」、「是動則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
《王力古漢語字典》,「症」字條:「症候,病。」
為什麼會這樣?
古代「疾病」與「症狀」涵意重疊
事實上,如前所述,根據原始的概念,「疾病」代表身體的異常或不舒服,而「證狀」或「症狀」代表疾病的證據,何謂疾病的證據?其實就是身體的異常或不舒服;而身體的異常或不舒服,當然就是疾病的證據了。
因此,原始的「疾病」以及「症狀」概念,本來就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的切入。
就好像我們說一個人「個性衝動」,事實上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人「個性」是什麼?「衝動」描述的其實是這個人的「行為」,而不是這個人的「個性」,但是我們只能看到一個人的「行為」,而不能看到一個人的「個性」,因此我們才會用描述一個人「行為」的用詞,當作是在描述一個人的「個性」。
「疾病」的概念就如同「個性」的概念一樣,我們從來就不能瞭解疾病的「本質」是什麼,而只能從疾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造成疾病的病因、疾病的傳染性質等等來從旁描述「疾病」這個只存在於人類心中的概念。
古早的時候,人類對於疾病的症狀以外其他方面瞭解不深,因此大多數的情形只能從「症狀」來描述一個疾病,畢竟,在古人的條件下,一個頭痛或咳嗽的病人,除了頭痛或咳嗽以外,你還能看到什麼「疾病」呢?
這就是古代「疾病」與「症狀」的涵意重疊的原因。

在古人的條件下,一個頭痛或咳嗽的病人,除了頭痛或咳嗽以外,你還能看到什麼「疾病」呢?
即便到了今天,現代醫學對於疾病的「本質」有了更多瞭解,實際上「疾病」與「症狀」,還是在許多方面有所重疊(例如頭痛)。
我最愛的古代中醫徐靈胎所說的一段話,最能戳破現代中醫教科書的謊言,告訴我們古代中醫到底是怎麼想的:
醫道起於神農之著《本草》,以一藥治一病,但一病有數症(統名為病,如瘧、痢之類;分名為症,如瘧而嘔吐、頭疼,痢而寒熱、脹痛之類)。後之聖人取藥之對症者,合幾味而成方。
這裡徐靈胎明白的告訴我們,症(也就是證)就是像嘔吐、頭疼、寒熱、脹痛這樣的東西,也就是「症狀」!而古人就是依據病人的症狀來選擇治療的藥物,也就是「對症下藥」(對證下藥)。
《展望》雜誌總編輯阿博特(L. Abbot)說他的父親認為哲學和神學上的論爭十居其九屬言詞之爭,而阿博特本人則認為那剩下的十分之一也還是言詞之爭。
我則認為現代中醫學上的論爭,同樣十居其九屬言詞之爭
諷刺的是,這些言詞之爭,正是需要透過深入研究言詞,考證古籍,鑽研歷史,正本清源,才能塵埃落定。

瞭解了「疾病」的涵意,接著我們就可以討論中醫最引以為傲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