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公開講醫療去商品化的議題了。但剛剛看到下面這段文字:
「覺得很好啊...以後也別叫醫生了,就當醫療提供者以後就可以大聲地問...你每個月交多少錢? 600多...每個月交六百多 ? 哩系咧大聲撒小? 600我退你,你給我滾~反正你要把醫生搞成醫療服務提供者~那大家就照正常程序來~也不需要有醫德~反正就收多少錢辦多少事~不用積極救治了,反正健保又不給付,醫療消費者 ? 這樣寫你算有種。敢不敢公布姓名讓各大醫院知道是誰寫的?」
其實只要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樣的話只不過是氣話罷了。
若是真的這樣做,痛苦的絕對不只是病人,醫生的心理也快樂不到哪裡去。
偏偏在一個醫療越商品化的體系中,越是這樣做的醫生待遇可能會越好。
無法做到這種程度的醫生,就只能終日怨嘆自己的專業得不到應有的報酬。
而同時那些做到這種程度的醫生,也只能隱藏心中的良心不安感所帶來的負面情緒,藉由嘲笑做不到這種程度的醫生「自己沒競爭力活該」來療癒認知失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