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愛爆料的台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台灣開始風行爆料文化。

所謂爆料文化就是,

開個記者會,手上拿著一些「資料」,

嘴裡說:某某某,你A錢、你性醜聞、你亂講話、你吃泡麵沒蓋蓋子、

你上廁所沒關門......

表面上看來,這種文化很好阿!

官員們勢必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當官員們無時無刻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

又如何能分心,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

又有誰敢做出一些創舉,對人民有益的創舉?

畢竟,不依照傳統走,一定會有風險。

而有些風險,本來是值得我們去冒的,

現今卻因為爆料文化,

讓官員們畏首畏尾,獨善其身。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切都是因果輪迴。

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會有什麼樣的官員。



而同樣的,

有什麼樣的病人,就會有什麼樣的醫生。

張維鈞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教我們一些自保的方法。

例如,有人中風找你急救,要趕快說你不會救,送到大醫院的急診室。

因為,你給病人急救,病人好了,會說他本來就是小病;

病人出問題了,你的行醫生涯也結束了。

另外,細辛之類的藥,本草備要就說有毒了,

不管你開了是不是會對病人有好處,

都不要開。

因為,不管病人吃了之後出問題是不是細辛害的,

他都會告你,而你也不用當醫生了。

這些行為,聽了或許會覺得很自私,

但如果醫生們不如此做,

以後「看醫生」恐怕要跟「探監」劃上等號了。

為什麼會有這些情形呢?

我想,是因為台灣的所謂病人意識抬頭,

漸漸習慣於壓榨醫生的關係吧!

2006年12月27日 星期三

人生感觸之別為了民主而犧牲了自由!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

台灣自詡為一民主又自由之國家,

但是,人們似乎漸漸忘了「民主」與「自由」的區別。



民主,並不能無限上綱的,而且,大部分的時候,民主其實是獨裁。

有看過美麗境界的人,應該知道片中主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

他的理論,簡單的說就是可以讓我們做出最大利益的決策。

但是,這個理論如果大家都懂,

那他就不會拿諾貝爾獎了。

我們想像一下,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如果班上要投票表決__例如考試時間,

或者是像我們系上一樣,決定未來的課程。

表決的結果,會是最好的嗎?

先假設他贊成的選項是最好的__當然這個可能性很高,

其他的同學會跟他的想法一樣嗎?

如果會的話,大家都可以得諾貝爾獎了。



再來想像一下,台灣人很喜歡公投,

假設今天要公投台灣要不要被大陸統一,

結果通過了,那台灣就要被大陸統一嗎?

為什麼會通過呢?

原來,有三百萬的台灣人是大陸早在三十年前就慢慢滲透進來的間諜阿!

當然這只是個想像的情形,但是,這不值得我們思考嗎?



另外,有一句話說,「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

中醫系想要改課程制度,把42屆以後單修的總學分數大幅減少__

西醫的也減少,中醫的也減少,通識課程稍稍增多。

先來講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當然是贊成總學分數大幅減少的,

原因我已經講過不下千萬遍了,

揠苗助長的故事大家也從小聽到大,

可是卻只是聽過就忘,依然的揠苗助長。

哈佛大學必修學分超少,卻有目不暇給的、

各式各樣的講座可以提供課程外的學習。

再來,通識課程稍稍增多,「理論上」我是應該贊成的,

不過實際上卻不贊成。

因為,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

我們學校的通識課程是什麼東西阿?

數位資訊?人際關係?

我們的師資夠嗎?質夠嗎?量夠嗎?

再來,如果所謂通識課程,還不給學生依照自己興趣選擇

(或是表面上給學生選擇,事實上所有的選項都很爛),

那通識課程有何意義?

還不如給學生多點時間,

自己去涉獵相關書籍,甚至去外面找老師,都不錯。

「表面上給了學生很多東西,事實上連最基本的『時間』都沒給!」

以上是我對於改課程制度的想法。

總體來說,我是贊成的,甚至我還半開玩笑的說:

「我好想降級去念新制度的課程呢?」

不過,我後來發現,

這麼好的制度,我的同學們卻不贊成。

為什麼呢?

簡單的來說,「他們想讓學校逼著唸書」。

在他們的觀念裡,「學分數減少」,就等於「學習的量變少」,

吃虧了,不划算了!

事實上,怎麼會是這樣子的呢?

學習就只有在課堂裡嗎?

龍應台在「幼稚園大學生」裡也說了,一個小時的課,

事實上是需要好幾倍課外的時間預習複習的!

先不要說預習複習,因為假如上課的內容很無意義的話,

預習複習也同樣無意義。

一走出教室,就不學習了嗎?

大錯特錯阿!

最近在讀阿姜查的書,書裡提到,

每當和尚們為了準備經典考試而埋首讀書時,

卻常常因此疏於修行。



表面上,當我們的學生「自動自發地」,不希望學分數減少,

好像是一件好事,天哪!作學生的居然主動希望多上一點課耶!

這不該高興嗎?

事實上卻不然。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呢?

我仔細想想,他們不這麼想才奇怪呢!

想想看,台灣有多少國中生補習?有多少高中生補習?

我從小到大,除了試聽過一個暑假升國中的補習以外,都沒補過習。

或許,在台灣,我才是怪胎呢!

補習班是什麼?就是逼你讀書,讓你考高分的地方阿!

我們的大學要淪為補習班嗎?

大家一定都會說不要。

但是,當我們的學生,都希望大學淪為補習班的時候,

大學能不淪為補習班嗎?



我昨天貼的一篇文章裡,張忠謀也說:

「當我回顧這幾十年的工作生涯,我發現只有在工作前五年,

用得到過去在大學、研究院所學的20-30%,

之後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部分幾乎等於零。」

那麼,我們現在學了那麼多學分,又有什麼意義呢?



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阿!

沒有自主的大學生,就不要奢望有真正的大學阿!

所以說大學生只不過是屁股?大學只不過是馬桶?

好吧!就犧牲我這個尖屁股,以成全大家的屁股,

讓全台灣的馬桶都是免治馬桶吧!

讓全台灣的大學都變成補習班吧!

人生感觸之賣柑者言

一般來說,對於表證,中醫不會用補藥,

也不希望病人吃太多東西,

怕的就是人體的氣往內去消化水穀,

在外的衛氣便少了,導致外邪入內。

中醫也認為,外表壯壯的,肌肉練得大大的人,

通常並不健康,因為精氣都用來供應肌肉的生長了,

臟腑怎麼夠用呢?



人要怎麼看起來很強呢?

這太簡單了,只要把「拿來讓自己真的很強的努力」,

用在讓自己「看起來很強」上面,你就會看起來很強!

還記得高中國文唸過的「賣柑者言」,不就正是在講這個道理嗎?

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一場可帶走的盛宴∕ 張忠謀 先生

海明威說:「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

我們總認為在學時間才是我們的學習時間,以我個人為例,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加上博碩士五年,算一算也有二十一年的時間待在學校,那我到底在學校學到什麼東西﹖

「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這句話可以形容我前後21年的求學生涯。

二年前,我開始動筆寫自傳,參考了很多昔日留下來的資料,以及三十多年前自己寫的博士論文,結果卻發現很多地方看不懂。 後來再重翻過去讀的滾瓜爛熟的大學工程教科書,竟也不太看得懂。

當我回顧這幾十年的工作生涯,我發現只有在工作前五年,用得到過去在大學、研究院所學的20-30%,之後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部分幾乎等於零

因此當我說學校生活是「一場可帶走的盛宴」時,指的絕非謀生知識的學習。

「一場可帶走的盛宴」

這句話出自作家海明威之口,他曾說:「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 為什麼我會這樣認為呢﹖我自己分析有三個原因:

第一,在學期間是培養求知心最好的時候,換句話,你要把握機會多方面培養興趣,無論是文學、藝術、科學都行,這就是一種求知心。

第二,你必須培養學習的習慣,包括終生學習的習慣。如果年輕人在學期間既沒有培養求知心,又沒有培養學習的習慣,我認為他是在浪費時間,那麼就算他考試考得再好,教科書背得再熟,我都認為沒有用。

第三,培養「思考能力」。學習只是一種input,如果沒有經過內化(internalize)的過程,去發展出自己的思想,那不叫思考。求知心及學習習慣是兩項基本能力,若沒能在求學階段及時培養,完全是虛擲光陰。

至於思考能力則是更進一步的能力,如果想做些與普通人不同的事,非具備此能力不可

事實上,普通人常掛在嘴邊的「活到老,學到老」,並非我所認同的終生學習,因為每個人所堅持的終生學習絕非是泛泛的「活到老,學到老」,而是必需具備「有目標」、「有紀律」、「有計畫」三項要素。

終身學習的第一要素訂定目標終生學習必須設立長期目標,也可稱做終生目標,同時也要有長則幾年、短則幾天的短期目標。舉例來說,我認為每個人都需定下「一定要能跟得上所屬行業」的終生目標,不論是醫生、科學家、工程師,都要跟得上該行業的最新潮流。像我自從出校門後,就一直待在半導體業,因此我所立的終生學習目標,就是要跟上半導體業的發展。當我處在技術的領域,我就要求自己要跟上技術的最新發展,後來轉往業務領域,我的目標就換成要跟上半導體各項業務的發展。

假如你在銀行界工作,能否想像30年、40年前畢業的銀行家,即使是最好學校的畢業生,日常所處理的業務也只不過是存、放款,發行政府公債、賺賺其中的差價罷了,十分簡單。我在美國做事的前十年,常有人跟我說,銀行家是最容易不過的行業,每天下午3點鐘就可以下班打高爾夫球。然而物換星移,現在銀行業的情況與過去相較有天攘之別,因為目前錢可以跨地區、跨時區流通,所以銀行業開始受到全球金融的影響,再過幾年,我相信網際網路對銀行業的轉變將造成更大的影響。倘若你不能隨時跟上最新發展,我看你的不用10年、15年,就會面臨失業的危險,而身處科技、工程領域的人,職業壽命更短。

我踏出校門時,根本不認識Transistor(電晶體)這個字,這不是因為我無知,事實上當時很少人了解電晶體。但是過不了幾年,情況丕變,很多人全都知道電晶體的存在,可見知識是以很快的速度前進,如果無法與時俱進,就只有等著失業的份。因此,人人都該抱持職業壽命目標是:「無論身處何種行業,都要跟上潮流」。

至於短期目標,範圍則大得多,因為它可以是興趣,也可以與工作職務的調動相結合。當一個工程、技術、或研發的人才,被拔擢成為經理人時,他開始需要涉獵財務、行銷等其他相關知識,如果原本沒有這些知識基礎,就要盡快設立短期目標,在未來半年內盡量地學習。這是必要的學習階段,倘若不這樣做,新職務可能無法得到完全發揮,這是每個人在工作上可以經常設定的短期目標。

提到興趣,以我本身為例,有一次我無意間發現,法王路易十四與清朝的康熙皇帝竟身處同一時代,他們可能不知對方的存在,但二人都同是盛世,因國情不同,導致後來發展殊異,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因此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努力研讀兩人的歷史。而在音樂方面,我建議對馬勒音樂有興趣的人,可以把馬勒的其他曲目也拿來聽一聽,只要是有音樂底子的人,不消幾個月就可成為專家,因為馬勒的作品並不多,不像貝多芬,至少要2年的時間才夠。以上所指的是業餘的興趣。如果你對小說有興趣,也可以針對某個時代、某個小說家的作品,從事短期的研究。

我個人回到台灣已經14年,由於在美國住了30多年,雖然平日喜歡閱讀中文書報,一時之間對久違的中國社會仍然無法全盤認識,我心想既然要回來做事,就一定要深入了解,於是我立了一個短期目標:要在2年內充份了解台

灣的政治及經濟。後來發現,我的野心實在太大了,二年的時間根本不夠,我就把時間延長3年,但是直到現在,我對台灣的政治及經濟還是不太了解,這項短期目標就變成我的終生目標。

終身學習的第二要素有紀律終生學習的第二個要素是「紀律」,也就是你對學習要下決心,決定要花多少時間來從事終生學習,因為學習是一件相當嚴肅的事情。以聆聽為例,其實傾聽別人講話也是一種學習。聆聽的要訣首先要「專心」,我在交大授課時,曾用一小時專門闡述「專心聽」的技巧及重要性。一般人的觀念是大家要盡力培養口才,卻忽略了聽的能力對一個人的發展,比講的能力更重要。根據我的經驗,如果聽者能完全了解講者所說的內容,那他聽的效率是100%,可是大部分人的效率卻連50%都達不到。想藉由聆聽得到學習效果,第一個必要條件是專心聽以提高聽的效率,第二個重點則在於你是否能將聽到的內容,經過內化(Internalized)的過程。我隨身攜帶一本小記事簿,這是我的學習工具之一,每當我聽到一些好觀念及資訊,一定隨手紀錄下來。本子的大小需要講究,太大太小都不恰當。這樣做的好處很多,譬如為了知己知彼,我十分注意客戶的財務報表,資料來源很多,因為所有美國上市公司都會對外提供財務報表,另外也可以從Wall Street Journal得到相關訊息,但是這些資料,如果你沒有真正記下來,沒有經過消化,還是沒有用。

我有一本標準型筆記本,我在家看財務報表時,一看到重點就趕快記在筆記本,之後每個月或二週溫習一次,就像溫習教科書一樣,這就是internalize       的過程。當然你不可能百分之百記得全部的內容,可是你一定不會漏掉重點--

例如客戶是不是要垮台了﹖還是成長得很快﹖這你絕對會記得。有時當我與客戶談話時,他們往往很驚奇為何我知道這麼多事,我就跟他們說,這些都是公開資訊(public information),只是別人沒有注意到罷了。

終生學習必須有紀律、花時間、嚴肅看待。好的終生學習,絕對會影響生活習慣,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每天會盡可能看書2小時,閱讀的內容可以是與工作相關的資料,或是客戶的財務報告,也可以做純興趣的閱讀。像我閱讀清朝、法國的歷史,聽聽馬勒的音樂,年輕時每天花4小時,現在年紀大了,只花2小時,周六、周日兩天加起來也有89個小時用在看書、聽音樂。這樣一來自然不熱衷應酬,因為有更具樂趣的事情可做。

至於運動,我覺得打爾夫球的運動效率不高,不如每天在跑步機上跑步半小時,這是最高效率的運動,運動量相可抵高爾夫球的好幾倍,可見終生學習的紀律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

終身學習的第三要素有計畫終身學習的最後一個要素就是要有計畫,學習如果沒有計劃就會事倍功半。所謂的計劃是先設定你的長、短期目標,你要看什麼書、讀什麼雜誌、報紙,或是要跟誰說話都要有計劃。尤其是跟誰講話一定要想清楚,因為生活習慣也跟平常接觸的人具有密切關係,會決定你的交友圈,因此對要認識哪些人也要訂出一個方向。像我對經濟、趨勢的議題一直濃厚興趣,因此交往的朋友常是學術界、經濟界人士。不過跟這些專業人士交往前,自己要先打好基礎,不然彼此的談話很難出現交集,也就毫無樂趣可言。至於認識這些人的方法,是先打聽好這些人出現的場合,找機會跟他們認識。根據我跟一些經濟學家互動的經驗,常發現報紙上對一些國際知名經濟學家的言論報導常有出錯之處。

為什麼我能發現﹖因為我有興趣,平常多有涉獵。

此外,回學校充電也是必要的,即使很忙,每年也應抽出一、二個星期到學校聽課,即使不是正式的上課,也可多參加研討會,一年五到十次,聽的時候要嚴肅地做筆記,才能學到東西。

總之,學校是培養求知心、學習習慣及思考能力的地方,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一個人並不需要進大學,更不需要進研究所才能培養出這些能力。

我們常看到一些從學校半途出家的人依然能做出一番大事,而且他的思想、學

問比接受正常教育的人來得好,這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終生學習習慣。

我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何鑑定一所學校的好壞﹖一般的答案是師資好、設備好,在我看來,這倒是其次。我認為一所學校最重要的是學生,要有好同學才能培養你的求知心、良好的學習習慣,思考能力。如果有人踏出校門許久,還在談論自己的學校,除非你那時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那才值得懷念。

倘若只將學校當作一個吸收知識的地方,我是不覺得有何懷念的價值。

過去常看到一些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的人,喜歡說自己出身某某名校,每次聽到這種言論,我總覺得奇怪,因為他們給我一種「這些學校很難進」的感覺,換言之,他們將那幾年當成生命的巔峰,以後就都在走下坡路。你會發現,那些會把名校掛在嘴邊的人,他生命的顛峰歲月往往真的就只在考上一所好學校。在座如果誰有此習慣,我勸你最好早點戒掉。

我今日的演講到此結束,有問題歡迎大家提出討論。

Q & A

Q:董事長畢業於哪個學校﹖

A:我是MIT的學士、碩士,史丹佛的博士,MIT並不是一個值得懷念的學校,這句話我當著MIT校長面前說過,他給我的回答是:現在的MIT已經跟以前大不相同,已經能令人懷念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過去的MIT並不注意培養一個人的求知心、學習習慣、或思考能力,除了技術以外,其他領域的通識教育寥寥可數。我自己的求知能力是在哈佛培養起來,在哈佛的那一年絕對是我生命中可帶走的盛宴。到了MIT以後,除了工程以外,我覺得這個學校實在很單調、無味,而且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日後在工作上用得到的地方實在是很少,反倒是在哈佛以及在中學所培養出的好奇心對我來說才是非常重要。

Q: 美台之間的企業文化有何不同﹖

A:有二個主要差異點,一是地區的分別,另外更重要的是時代的分別。當美國的企業文化已經邁進二十世紀的下半階段,在台灣,除了少數的高科技公司之外,大多數的企業文化卻仍停留在二十世紀初期。目前台灣傳統的家族企業文化,可以在二十世紀初期的美國找到,台灣只是晚了幾十年而已,但台灣的變遷迅速,現在科學園區的企業文化跟美國高科技公司相比,已經不遑多讓。

雖然其中有一些地區性的差別,但是並不重要。以放假來說,台灣很少人度假(vacation),但假日(holiday)很多,美國人則是習慣每年計劃二、三星期的長假。另外,一般人總認為美國的企業文化崇尚參與式管理,台灣則是強權專制式的管理,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地區的不同,不如說是時代的因素,因為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期也是專制式的管理。我最近閱讀1866-1946年間,老福特(HenryFord)管理福特汽車公司的做法,發現他完全採取強權管理,跟當今台灣家族企業的管理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老福特認為自己對員工很好,因為他在1920年代,首開全美風氣之先,將工人的工資從一天2.5美元,提高為5美元,並在公司內部成立員工福利部門,如果員工生病,該部門會派專人探問或送花,任何員工的婚喪喜慶,福利部門的人也會參加,也就是把員工當成自家人看待,這跟台灣目前許多家族企業的做法如出一轍,只是時代至少差了五十年,但是台灣進步的速度很快。1985年我剛回台灣時,那時台灣的科技業尚不發達,仍是傳統的家族企業當道,那時候台灣的企業文化落後美國六十年;到了1999年,我發現園區的科技文化,跟美國的科技文化已經沒有太大的不同,就連傳統工業也在蛻變中,現在跟美國頂多差距三、四十年。台灣以十年的時間趕上三十幾年的差距,再過幾年,也許就不分軒輊了。

此外,敘薪制度(compensation)也是文化差異的一部分,關於這點,也是時代的因素大於地區的影響。我幾十年在美國親眼目睹,compensation制度從以salary為主,變成以bonus、股票為主。1985年我剛回國時,台灣還是以salary為主,當時在美國,股票、bonus的敘薪制度已經十分盛行,算一算,台灣落後美國二十年。但是台灣急起直追,目前台灣的compensation文化已經等於美國1990年的compensation文化,換言之,股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必須強調這是時代而非地區的因素。

Q:請董事長闡述思考能力的培養方法。

A:我一向提倡苦思,思考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對我來說,思考能力就是很苦地去想一件事情,但之前必須要有準備,也就是要準備完備的資料,不然一定會成效不彰。

所謂的思考資料來自你平日的學習、閱讀書籍、報章雜誌的心得,並將之內化的結果,然後再進入苦思的階段。所謂的苦思就是要放下手邊一切事務,專心地想。有人邊思考邊聽音樂,這對我來說絕對行不通。總之,思考第一要先有資料,沒有資料的輔助,絕對想不出什麼好東西。

Q:面對當今的聯考制度,許多父母常面臨兩難,不知是該重視小孩的課業,還是該鼓勵他們培養興趣及對知識的好奇心﹖請問董事長的好奇心是來自學校還是家庭的引導﹖

A:二者都有。學校跟家庭教育一樣重要。現在許多高中生認為考取一間好大學是他們讀書的唯一目標,而念大學的唯一的目標則是拿到文憑,這完全喪失求學的意義。

我認為教育制度應該要改,而家庭則也在其中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儘大家對教育制度的不滿聲浪日益高漲,但也有相當多學生即使身處此制度,仍然培養出終生學習的習慣,可見只要有心,制度並不能封殺所有人。當然,制度如果能進一步改善,促成更多人領略學習的樂趣就更好了。

Q:我是一個老師,想請教董事長,教大學生到底要注重深度還是廣度﹖

A: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如果是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廣度應該優於深度。可是這有例外。如果有學生對某門學科有特別的天賦與興趣,並已立下日後的目標,他在大學就應該往深度鑽研,像李遠哲院長就曾經說過,他在中學時代就已經確定要當化學家,但像我這樣的人,在中學時代,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志向,所以在大學最好廣泛涉獵,把深度留到碩士、博士階段。我很欣賞長春藤名校的通識教育,可惜的是,只有長春藤名校的學生可以藉通識教育的訓練,在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如果其他學校的學生依樣畫葫蘆,卻可能面臨失業的危險。我以一個家長的身分,將自己教導小孩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我將女兒送到注重通識教育的長春藤學校讀大學,現在她不是一個專門的學者,可是她的人生非常快樂,享受很多的樂趣、興趣。她會花時間研究、思考事情,雖然賺的錢不多,也不是什麼專家,可是她很快樂。如果當年她大學畢業後,能夠再多忍耐一點繼續深造碩士、博士,那就可以又有興趣,又能當專家了,可惜她沒有這樣的耐心,大學畢業後就出來了。雖然她現在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可是擁有廣泛的興趣,人生非常快樂,價值觀也很正確。

Q:學歷跟成功有無必要關聯﹖

A:何謂成功的定義﹖如果以錢來衡量成功,我覺得錢跟學校學習、終生學習並沒有太大關係,一個人即使沒有學習的習慣,沒有終生學習的成果,還是可以賺很多錢,因為賺錢跟其他因素的關聯性比較大。

然而,我深深認為,以錢來衡量成功是一件大錯特錯的事。

以我女兒為例,我認為她很成功,假如有人說她不成功,我一定會跳出來替她申辯。

因為她的人生既美滿又快樂,儘管她並沒有賺到很多錢。

另外,許多我很尊敬的學者,他們賺的錢也不多,可是他們在我的眼裡非常成功。因此,錢不能拿來當作衡量成功的標準。

在我看來,只要一個人快樂、滿足,有成就感,那他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連三天,三部電影__博物館驚魂夜、黑色大理花懸案、香水

博物館驚魂夜__看過最好笑的美國搞笑片。



黑色大理花懸案__同樣的時間,我寧願拿來看第二遍博物館驚魂夜。

但是女主角是個非骨感正妹。



香水__好看。

非常力求寫實的一部片。

一開始,就把古代法國「應該要有的髒亂」如實地呈現出來,

雖然沒有人可以證明是「如實地」。

片中一段,主角才聞過某種香水,

便能完全憑感覺,重新配出同樣香味的香水__

而他甚至不知曉那些原料的名字。

不知何時,我才能開中藥像他配香水一樣。



結局,我喜歡。

其實從這部片剛開始,群眾激憤的想要打碎主角的骨頭,

以讓他嘗到應有的報應時,我就覺得__

這群人是瘋子!

或許旁觀者清,當被害者是我摯愛時,我又能不像他們一樣嗎?

無論如何,我不希望像他們一樣。

畢竟,世界上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允許我們如此殘暴地對待他人的身體__

即便那個人已經如此殘暴地對待其他人。

「墨攻」裡,劉德華說得好:「不要拿死人當藉口!」

他還指著敵人的屍首說:「他們就不是人嗎?」

君不見,最後當主角被認為是無辜的時候,被冤枉的那個人,

死得是如何的不白、如何的無奈。

如果我是導演,在他上絞刑台的那一幕,我也會安排一大群發瘋的群眾,

嚷嚷著要打碎他的骨頭__就如同一開始群眾對待主角一樣。



一切的重點還在於,我們能不能看清因果。

就如同一行法師所說的,事實上犯罪者才是受害者,

如果我們在犯罪者的生長環境下成長,能保證自己不犯下同樣的惡行嗎?

連一行禪師都不敢保證了,又有誰能保證?

片中導演一直提示我們,

主角的一切行為,

皆起因於一開始的少女,那個他不小心殺死,而無法保存體味的少女。



當然我不知道作者主要想表達的是什麼,

但是我所看到的是__世間之苦難,皆由濃烈的恨,以及濃烈的愛所造成。

當主角只不過在左右頸動脈各抹了一滴「十三佳麗香水」,

廣場內滿滿的、瘋瘋的、激憤的、失去理智的群眾,

包括主教,包括被害者的父親,

都能向他下跪,認為他是無辜的,認為他是天使,進而,做愛。

但是,最後主角淋上了一整瓶「十三佳麗香水」時,

下場卻是,被吃掉,被說著我愛你的女人們吃掉。

而甚至連骨頭都不剩。

濃烈的香水,濃烈的愛。

十三個美貌的女孩為什麼會死?

主角恨他們嗎?

不,正好相反,主角愛他們,愛他們的體味。

至於女主角的爸爸,因為愛他女兒而逼她嫁給孟德斯鳩爵士,

這在本片裡是個小插曲,在別部片又可以拍成一個大悲劇了。

2006年12月21日 星期四

知性饗宴心得

別人聽君一席話,娜娜話我卅顆餃;

別人勝讀十年書,我書少讀一甲子。

知性,知性,有知沒有性。饗宴,饗宴,饗我不但宴。這次的知性饗宴,確實大大豐富我人生經驗。

前幾日映朱來找,要我幫忙在知性饗宴包水餃。開玩笑,意粉粽子波蘿包,通通做過都沒少,絕對讓你吃飽飽。咦?水餃,水餃,我沒有包過水餃,從頭到腳。

事實上當然有包過,不過卻沒從原料開始做。於是我立刻上孤狗,看看餡料怎麼湊。

阿基師偷吃步,保證你水餃作得出,人家又吃了不會吐。不只不會吐,還好吃到讓你的胃漂浮。第一步,高湯洋菜一起煮,放進冰箱都凍住。第二步,第三步,一步接一步,終點就在不遠處。

於是乎到了當天,先上了方劑實驗,做龜鹿二仙。做了半天,還真的就是半天,差不多十二點,龜鹿真給熬成仙。

看那廝小賊,忒羞不知跟誰學,拿了舂筒回家槌,不說一聲也不陪,嘿!

洗手做羹湯,先遣小姑嘗。沒洗手做豬血湯,不知誰人敢來嘗。好在洗手我不忘,做出來是喝光光。還有那水餃燒燙燙,搶到醬料忘了放。

主角總算是登場,娜娜開口話陰陽。熬夜唸書樂洋洋,齒牙動搖晃阿晃。要當醫生好心腸,中醫西醫不可放。今日所聞都不忘,將來一定(勿會)輸儂。(末句為台語)

禪七

今天,

一整天都很難保持正念。

上午讀書一直碰電腦,

下午做實驗的時候又一直很浮躁。

把青蛙頭剪斷的時候,

我的心根本不知道在哪裡。



要回家的時候,

在布告欄看到了法鼓山青年禪七的海報,

http://youth2.ddm.org.tw/act_content.aspx?webid=4

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補補補

最近實在是腳冰到比冬天的冰淇淋還冰,

張維鈞又只給我開炙甘草湯2克天王補心丹2克再加一些藥而已,

索性去莊松榮拿了

桂附地黃丸18克

附子3克

川牛膝3克

分成八包。

昨天中午晚上各吃了一包。

雙腳馬上熱呼呼,

不過晚上卻失眠了!

只好使用娜娜子教的絕招,

今天早上在粥裡加了一塊方劑實驗做的龜鹿二仙膠,

然後吃了一包張維鈞的藥。

中午去三贏人生吃了一碗當歸湯麵,

又吃了一包昨天拿的藥。

晚上又在燴飯裡加了龜鹿二仙膠。



今晚會怎樣呢?



PS.原來燴飯裡加洋菜比冬粉還像魚翅阿!

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稍微瀏覽《醫林改錯》心得

王清任以為,心臟裡面沒有血、血在橫隔膜(血府)裡面、吸氣是吸到肚子裡而跟肺無關、膀胱無上口、腎無孔竅、血管(左右氣門、衛總管)裡面沒血......。

這些當然都是錯誤的理論。

但有趣的是,

王清任的方子還是很有效!

這讓我們可以思考一下,

王清任的理論跟其他的中醫理論差在哪裡?

其他的中醫理論為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臨床有效就能證明理論正確嗎?

中醫理論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顧國棟大師開講

今天本來以為神解是很和藹的吳老師上,

結果居然是顧國棟。

本來想走的,不過下午還是要上課,就姑且聽聽課了。

大概可以把他的上課內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份就幾乎是投影片上的內容一字不差。

第二部份是:我講的都跟投影片一樣阿!你們自己看就好了嘛!

第三部份是則是顧大師開講。

他一直講說神經解剖學我們學了根本沒用,

我覺得說得很對阿!

但不知道為什麼一些人嗤之以鼻。

還有批評大體實驗的教法,

鋸大腿、鋸頭顱之類的根本沒學到東西。

以及說自己照著父母的期望考大學當老師真沒意義之類的。

反正他講得實在是太好了!

又很誠實地說雖然神經解剖學根本沒用,

但是如果把神解廢掉的話他就沒工作了,

所以他怎麼能說神解沒用。

也難怪他看起來就是被其他解剖小組的老師排擠的樣子。

我看王騰緯長大之後可能就會變成他。



顧國棟說神經解剖學沒用,那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普通化學...呢?

仔細想想,那時候背的氨基酸,現在又記得幾個...幾分之幾個呢?



陳玠廷說:「雖然顧國棟很屌,但是如果所有解剖科的老師都跟他一樣不逼我們唸書,

那也不好,因為這樣子我們國考就爆掉了!」

我的天阿!國考是你家的事耶(當然也是我家的事)!

關老師屁事阿?

如果說我們自己就把大學老師設定為幫助我們考試、逼我們唸書的人,

那他媽的讀大學幹嘛?

去補習班吧!



讓我們一起用念力幫助顧國棟升等吧!



另外我又想到一個老問題,

就是他媽的雙主修問題。

每次我們西醫的科目考得比醫學系低分,

同學就會找藉口說什麼我們要唸中醫他們不用唸,

當然這個理由絕對是真的,

只不過我聽起來就覺得很刺耳。

如果說我們要念中醫又要念西醫,會理所當然的導致我們西醫科目考不贏醫學系的,

那麼,假設有另一個中醫系,西醫的科目念得比我們少,

那是不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的中醫實力會比我們強?

(當然我在這裡是先簡單假設實力跟成績是成正相關的,事實上不一定。)

如果你們不願意承認學太多西醫會因為排擠效應而導致中醫實力變弱,

就不要在那邊哇哇叫說中醫系的西醫科目本來就該考得比醫學系爛!



當然,我每次罵完雙主修制度之後,

總是要強調,「本人並不反對念中醫的人念西醫,相反的我絕對贊成學西醫對我們有幫助。」

但問題是,這世間上對我們有幫助的學問太多了!

語言學、禪學、物理、氣功、音樂、日文、印度醫學,甚至是賴聲川的創意學。

你何不全部都學呢?

雙主修哪夠呢?

為什麼不一百主修呢?

一百主修絕對比雙主修強...嗎?

雙主修絕對比單主修強...嗎?



好了,發洩完了,我要去念大體了。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轉錄:「中國」

「中國」

「中」的意思即為「內部」、「中央」,古代中國人和其他很多民族一樣,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漢朝以及漢朝以前,可考證的「中國」一詞的用法有如下幾種:



指京師,如《詩經·民勞》注:「中國,京師也。」;「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區,如《三國志》:「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又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徙中國」。

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又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

由上可見,「中國」一詞在古代,首先是一地域概念。



春秋時期的「中國」(等於「中土」,「中原」)只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地區不算「中國」。由於「中國」(中原)地區的王朝建立之時間最早,經濟與技術的水準遠較「四夷」為高,華夏文化也一直居於「四夷」之上,是所謂禮義之邦。所以隨?華夏文明的擴展,也隨?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不斷侵入,「中國」一詞逐漸擁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義。





戰國時期的中國漢朝以後,少數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國自居。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如:《晉書》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顯突出: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且一度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裏的中國一詞,是和王朝的正統性緊密相連的。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係甚小,古代中國人也沒有近代西方式的民族概念。歷史上夏商周三代無不出自「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非中國之有也」。南宋時,女真控制中原地區,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佔據中原的金國),因此中國不僅是漢族的中國,而是各族人民的中國。韓愈有言:「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滿清的雍正皇帝在其著名的《大義覺迷錄》中宣稱:「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至於漢、唐、宋全盛之時,北狄、西戎世為邊患,從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



至清朝後期,「中國」一詞已經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一直只是作為一種泛指的辭彙來使用,不曾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清廷與西方國家交流時,雖然往往傲慢地使用「中國」這個名稱來稱呼自己,但在官方文書上還是把「大清國」作為國號。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這一稱謂首次具有了法律上的意義,是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一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取代中華民國(ROC)在聯合國的席位以來,在國際上的主流認知中,「中國」逐漸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儘管中華民國政府繼續存在並有效管轄臺灣島和澎湖、福建的金門、連江部分地區所構成的臺灣地區。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60203425

嘴砲大體心得

何謂生?非死即生;

何謂死?非生即死。

何為生?死即是生;

何為死?生即是死。

禪觀大體老師,究竟何謂大體老師?髮膚乎?皮肉乎?神經系統大腦乎?

空竅者,神明之戶牖也;戶牖者,空竅之戶牖也。而我今在大體實驗室之戶牖內,亦無異於大體老師。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度過去呀,度過去。向彼岸度過去。大家一同向彼岸度過去。速速證到菩提。

結締結締,結締組織,菠蘿包結締,菩提阿婆喝。

世間無真空,結締組織蒸發於真空,波蘿麵包蒸發於真空,我喝,他喝,菩提喝,阿婆喝。而我今在大體老師之結締組織外,亦無異於大體老師。

但我亦非大體老師。老師之所為,我所未曾為也;老師之所親,我所未曾親也;老師之捐軀,我所未曾捐也;老師之大愛,我所未曾有也;老師所受之苦,我所未曾受也;老師所享之樂,我所未曾享也,老師所在之時空,我所未曾居也。

想起我第一次清洗大體老師,所抱持的心態,所做出的行為;想起我最近一次上大體實驗課時,所抱持的心態,所做出的行為。似乎,兩者根本不是同一人所為?而那時的我又怎麼會是這時的我?生前的我又怎麼會是死後的我?死又何懼?但又可懼。

我看到了大體老師的快樂。但我又不是大體老師,怎麼能知道大體老師的快樂?你又不是我,怎麼能知道我不知道大體老師的快樂?我也不是你,怎麼能知道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大體老師的快樂?……到頭來,沒有一個人知道,究竟誰快樂,誰不快樂。而人人都想要快樂,卻人人不知道快樂,卻人人只想知道別人的快樂,事實上是人人自以為知道了別人的快樂,是人人自以為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互即互入,著實偉大,我今做不到。解剖著大體老師,並不是解剖著我,將來看著病人,也看不到我,也看不到病人。

今天我解剖大體老師,明日會否我成為大體老師?但何為今日?何為明日?要是沒有日又如何?何又為今?何又為明?今明相成,而我卻始終逃不了,歸化塵土的命運。荒謬荒謬!歸化塵土,又何來我?既無我,我又何懼?但我卻是驚懼。

道可道,非常道。情可情,非恆情。我今種種所有情,我今種種所有言,皆為虛幻,卻不虛幻。

做人難,做大體老師卻更難。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學會死亡,卻是永恆的事。永恆如星星,星星卻不永恆。以為看到了星星,卻是看到了星星的光。星星閃耀,閃耀的是星星,不閃耀的不是星星,不是星星不能閃耀,星星閃耀,荒謬荒謬,不如星星。

大體老師,大體老師,讓我尊稱您一聲__徐蔡月霞女士。

2006年12月5日 星期二

烏犬喻

昔有一犬,毛烏如墨,乃乎之烏。

世人聞之輒曰:其犬所以烏者,蓋其名烏也。

又曰:烏下四點者,乃緣其犬四足也。



讀內經素靈考一書有感。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運轉人生 會計碩士開公車

運轉人生 會計碩士開公車 更新日期:2006/12/03 15:40 記者: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頂著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系碩士的高學歷,賴振宇寧願放棄在銀行的鐵飯碗及當會計師的願望,毅然選擇在首都客運擔任公車駕駛,這段經歷讓賴振宇成為客運公司招收新駕駛的活廣告。 賴振宇從小在高雄出生、成長,今年26歲,從小就立志要當會計師。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的在高雄師大附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成功大學會計系,又以最高分錄取成大會計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後,順利考取了會計乙級技術證照及記帳士執照,先後進入了中國信託和勤業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眼看著從小的夢想就要一步一步實現中,卻選擇另一條路開公車,改變了自己人生的道路。 賴振宇說,他原是公車族,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每天都要搭首都客運21線公車通勤。意外他被一位女駕駛所吸引,從她自然純熟的開車技術、親切的笑容和對乘客的問候,真心服務的精神讓他感動,她臉上流露出的自信與驕傲光芒,令他難忘。當下他就決定,不要再每去計算一些呆板、枯燥的數字,他要改當一個充滿自信、驕傲又可以每天服務人群的公車司機。 當他回到家後,立刻拿起電話,迫不及待的把這個決定告訴他遠在金門技術學院擔任英文講師的女朋友,女友在電話中鼓勵他說:選擇你有興趣的工作,做有意義的工作,「我都會支持你」。 第二天一早,賴振宇就到首都客運報名應徵駕駛工作,經過面試及道路駕駛,他被錄用,當上新駕駛。由於他服務親切,還獲選為優良駕駛。最近首都客運公司擬提高駕駛員的學歷及素質,賴振宇的經歷遂成為公司招收新人的有力例證。 說擔任公車駕駛後,賴振宇最常碰到的疑問是: 你不怕當公車駕駛埋沒了你? 這個問題,不但親友問、老師問,連同事也在問。還曾在開車時載過已擔任會計師的同學,看到他坐在駕駛座上,一付不可置信。直到他告訴老同學,自己從開公車可以得到自信與快樂後,同學才釋懷,並告訴其他要同學多搭204路。 



我說老師們啊!

不要再只會用考試逼同學唸書了啊!

永遠的藉口就只是那一句:我現在不逼你念書,等你以後當個醫死人的醫生我怎麼對得起你。

不然就是:我現在逼你念書你恨我,等你長大會感謝我。

靠腰!

不想唸書就不想唸書嘛!

又不是醫學系畢業就要當醫生,

怎麼讓那些不想唸書的人畢業之後去從事公車司機ˋ農夫ˋ畫家......等等他們最想從事的職業,

才是重點吧!

這樣逼著所有的學生被動學習,

不但磨滅了主動學習的學生的熱血,

也讓本來就不想學習的同學被迫學習,

出了社會之後不得已只好做自己不想做的職業,

畢竟都考上醫師執照了嘛!

不當醫生白不當。

A錢的醫生就是你們這些教育者製造出來的啊!



上課點名?

襪靠!

教得好的老師最好是學生會不去上課啦!

教得爛的老師你已經很對不起學生了,

還要連讓學生自己念書的時間都不給嗎?



I have a dream,

that 所有公車司機都是想當公車司機的人,

所有醫生都是想當醫生的人,

老師上課不點名,

出席率卻百分之九十九,

而那百分之一,

出了社會之後,

活出比那百分之九十九還有意義的生命。

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有必要嗎?

有必要嗎?虐兔實驗。

還是說,

又是因為"傳統就是要有瘧兔實驗"?

我們這些人,

以後會成為具有佛心的醫生嗎?



算了,這篇我寫不出什麼理論。

只是,客廳的三隻兔子,正癱瘓著下半身,掙扎地等待著一個禮拜後的安樂死。

希望餵他們吃當歸補血湯有用,外敷黃連解毒湯有用。

2006年11月25日 星期六

發生中醫學之一

周岩所著《本草思辯錄》,續說有曰:"不思古聖垂示氣化,實由洞明形質;而西醫解剖形質,何從窺見氣化。故西醫之在中國,能療內証大証為遐邇傳頌者,不少概見......吾慨夫以西人之智而惟斤斤守解剖之學也﹗解剖至此,形于何遁,然但見其所可見而不見其所不見。氣之帥血,猶君之帥臣,夫之帥婦,此理豈尚有可議......古聖惟不專講解剖,是以醫學得詣于至極。"

中醫,在剛開始萌芽的時候,絕對是有解剖的(當然也不排除有高人會透視人體)。否則,怎麼會知道人體裡有五臟六腑呢?五臟六腑,可不是所謂司外揣內的黑箱理論所可以"發現"的。靈樞有言:"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另外,"心",也是個明顯的象形字;而"胃",則是個象形兼形聲字。若不見心胃,何來形可象?甚至,在靈樞以及難經中,也有記載十分詳細的人體臟腑解剖型態。因此,古時候的人,絕對是真的看到人體裡面的"心",於是便呼為"心";真的看到人體裡面的"肝",於是便呼為"肝"……。所以,《思考中醫》說什麼"脾的右邊為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是坤,卑是地,卑是土。所以,卑的這樣一個造字,便將它的屬性,它的定位,很明確的表達出來。"我想,關於這點,連蘇東坡都幫我罵過他了:"世傳東坡問荊公:「何以謂之『波』?」曰:「水之皮。」坡曰:「然則『滑』者,水之骨也?!」"。形聲字,形符就是代表意思,聲符就是代表聲音,如此而已。當然,常常形符也透露出其字之聲,聲符也不完全跟某字的意思無關。例如:「橋、驕、轎的『喬』意思是『高』,喬遷指遷往高處;『橋』指高高的用木板架起來;『轎』指被人抬得高高的車子;『驕』本指高大的馬。」均為聲符表義之形聲字。但是,?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想像自己是造字的古人,看到一座橫跨河面,木頭造成的建築,你要如何命名?第一,木頭做的,又高又大,故以「木」「喬」命之為「橋」,音「喬」,此為會意兼形聲;第二,又高又大,所以命之為「喬」,若干時日後加上形符「木」,以玆區別,此為詞義的擴大加上形聲;第三,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想叫「ㄑㄧㄠˊ」,跟它又大又高完全沒有關係,可能一開始就使用形聲法而命為「橋」,或者先使用假借法而命為「喬」,後來再加上形符「木」。而橋之所以又高又大,只是巧合。至於《思考中醫》還要說什麼「膽」跟「旦」的關係,那就隨他去嘴砲了,最好是發明簡體字的人有想那麼多。

總之,就如同《發生藏象學》所說,中醫絕對是以解剖為基礎的。說「基礎」其實有點不好,說「命名」可能好一點。也就是說,中醫的臟腑,絕對是依造其解剖型態而命名的__但是,命名就只是命名,就好像黑色的狗你叫牠小黑,不能說因為牠叫小黑,就以為之所以小黑的眼睛是黑色的,是因為叫作小黑的關係。

但是,就像周岩所說的「解剖形質,何從窺見氣化」,「解剖至此,形于何遁,然但見其所可見而不見其所不見」。這是什麼意思,這不正是光的二重性嗎?光可以又是粒子,又是波動嗎?這不是很矛盾嗎?是的,在正常人的感知範圍(六根)以內,這的確矛盾。就好像瞎子所摸到的長條的大象,跟平平的大象,絕對是矛盾的。

想想看,三四千年前,就算解剖了人體,又有什麼用呢?就算知道人體內部的構造,更何況還是死人內部的構造,就能治病了嗎?(不要說三四年前,現在就不是嗎?)

於是,古代的中醫理論,走上了重視「臟腑氣化」,即所謂「臟腑功能」的路。但是,我要強調的,這是古人非自覺的行為,也就是因為非自覺,才會到現代,就算是很厲害的中醫,還是會用臟腑的解剖型態來解釋臟腑的氣化功能__就好像用光的粒子性來解釋光的波動性所產生的現象一樣,就算你說得通,也只是巧合。

所以我們現在了解了,所謂中醫的「心」,就是指「行使心的功能的人體內的東西」;所謂「脾」,就是指「行使脾的功能的人體內的東西」,我之所以要說「人體內的東西」,而不說臟腑,不說藏象,不說組織,只是怕大家以名害意,事實上你要說臟腑也行,藏象也行,組織也行。

例如什麼是脾?我們都知道,脾的其中之一,就是消化功能,所以人體內各種執行消化功能的東西,像是唾腺啦,胰腺啦,就是脾。事實上這樣說也不完全正確,應該說,人體內各種執行消化功能的東西「的功能」,像是分泌唾液的功能之類的,就是脾。因為,中醫本來就是以功能為物體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治病!不然,哪有藥只會跑到我們身體的心臟或是肝臟的呢?要知道,吸收的功能,並不是指在小腸,事實上,從嘴巴一直到肛門,都在吸收!只是比例的問題而已。所謂白朮補脾燥濕,就是促進消化到的吸收功能。不過,是不是白朮真的能促進整條腸胃道的吸收功能呢,還是?「大部分」是促進小腸道的吸收共能呢?這個我不知道,不過就治病來說,不是很重要,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以上所說的,古人自己並不清楚啊!就好像明明利用了電子的波動性製造出了電子顯微鏡,卻還是要用電子的粒子性來解釋其原理。

2006年11月21日 星期二

醫醫病書重點摘要

11.用古方必求其利方之故論:

苓桂朮甘湯所治之飲,外飲,治脾也;腎氣丸所治之飲,內飲,治腎也。



22.論要不論病論:

天下無不偏之藥,無不偏之病。醫者原以藥之偏,矯病之偏。如對症,毒藥亦仙丹;不對症,穀食皆毒藥。無論病家,醫士,只當講求病系何病,法當用何法,方當用何方,藥當用何藥,對准病情,寒熱溫涼,皆在所用,無好無惡,妙手空空,無不見效。若不論病之是非,而議藥之可否,寒著畏其泄,熱者畏其燥,醫者紙上談兵,膠柱鼓瑟,病者以耳為目,惡直好諛,吾不知其可也。



26.俗傳虛不受補論:

不知虛不受捕之症有三:一者,溼熱盤據中焦;二者,肝木橫穿土位;三者,前醫誤用呆滯,閉塞胃氣而然。溼熱者,宣其濕而即受捕;肝木橫者,宣肝絡,使不克土即受補;誤傷胃氣者,先和胃氣,即受補矣。和胃有陰陽之別,寒熱之分。胃陽受傷,何以橘半之類;胃陰受傷,和以鮮果汁,甘涼藥品之類。



29.虛勞論:

夫失精亡血,半產漏下,非傷陰也栽?仲景何以不用冬地丹萸,而用建中乎?蓋建中以調和營衛為扼要,以補土為主。藥只六味,而甘藥居其四,俾病者開胃健食,欲其土旺生金,金復生水以生木,木生火而火又生土,循環無已。其意蓋不欲以藥補虛,而使之脾胃健旺,以飲食補虛,此君子以人治人之道也,豈淺學所知哉!……

用陰柔易於藏拙。不知陽藥之錯,即時見證,立可補救,陰柔錯之既久,則不可為矣。蓋陰柔小人,禍暗而深,入狹而玩,所謂雖有善者,亦無如是何矣。……

雖補中益氣用處不少,原從建中脫胎,究不若建中之沖和恬淡。捕中益氣未免矜材使氣,中虛而下焦實者,猶不害事,若下焦亦虛,禍正不小,前人畏其有盜腎氣之慮。



32.溺血論:

溺血一證,金人概用導赤散,不知此症肝鬱最多,當活肝絡。



58.四君子湯論:

白朮炙甘草,脾經守藥也。甘草純甘,不兼他味,守中之守藥也。白朮兼苦而能滲濕,守中之通藥也。人參茯苓,胃中通藥也。人參苦多甘少,通中之守藥也。茯苓淡滲而能達下,通中之通藥也。知此,欲單用通則去朮草,單用守則去?苓,單用通中通則單用伏苓,單用守中守則單用甘草,當兼用通守者,則兼用之。

2006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太陽病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彼非太陽病,非不太陽病。何以故?須菩提,太陽病太陽病者,如來說非太陽病,是名太陽病。

考完期中考...

看傷寒論看得很爽,改天來寫一下心得。



東京朋友,才看了一集半,雖然是不錯看,可是考完試就沒有看日劇的慾望了。



還有電影也是一樣,什麼加拿大電影展的也不想看,



只想唸中醫唸得很high。



不過吃完飯還是要看個蠟筆小新啊!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國中公民小考填充題題目實例

( )世界裡的一切是由固定規律所左右,即使是( )現象也都有跡可循。__答:自然,突變

我們從( )的研究發展,證明了宇宙萬物自有其規律。__答:自然科學

( )是人類努力創造的成果,經過長期的累積,形成具有特色的( )。__答:文化,傳統

人類曾經有過( )種的主要文化,流傳至今的只剩( )種。__答:二十一,十

文化的範圍包括了人類的( )全部。__答:生活

國民平均工作時數減少,顯示( )即將來臨。__答:休閒時代

日常生活是由( )與( )所構成的。__答:工作,休閒

工作是一種( )的經濟活動,( )則是文化創造的最佳時刻。__答:社會,休閒

最為超然的信仰形式是( )信仰。__答:宗教

外國人想了解中華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觀察我們( )中所表現的思想與行為。__答:日常生活

( )的思想與制度是西方文化發展的產物。__答:民權

欣賞大自然的美,是( )生活中重要的一環。__答:情意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以上所列的題目都是真的,真的是我國中時代考的小考題!

而且實際上才不只這些,只是打到後來覺得越來越白痴,所以就不打了。

昨天重新看過這些題目,覺得真是羞恥啊!

這些題目我居然都考一百分!

羞恥!



不知道,現在的國中生,是不是還在考這樣的題目呢?

也難怪台灣人會沒有公民素養了。

有句話說得真好,個人造業個人擔。

只會要小孩子考試考高分,

也不想想考的都是些什麼題目,

等這些小孩子長大了,成為律師了,醫生了,總統了,

再來罵律師沒口德,醫生沒醫德,總統沒品德。



再說一次:一個人考試考人高分,代表什麼呢?

就代表他很會考試!

除此之外不代表其他什麼!

當然我不否認考試成績跟實際上的實力有正相關,

但前提是,考試要有鑑別度。

而且,就算考試真的有鑑別度了,考試成績跟實力也只是正相關的關係,

而不完全是直線函數。

2006年11月16日 星期四

特考思辨錄

最近在中醫界稍微有一點點轟動的事情,

就是特考的抗議事件,他們希望能一起考高考。

事情大概是這樣子的:

在台灣,要當中醫的話,只有兩條路。

第一,考上中醫系或學士後中醫系,畢業之後考中醫師執照。

第二,靠著家傳或自學或補習中醫,然後去考特考,一樣有執照。

除此之外,不管你中醫實力多強,就是不能當中醫,幫人開藥;除非你是密醫。

而西醫當然是沒有特考這個制度。

那麼,為何特考制度中醫有,而西醫沒有呢?

因為,台灣早期有很多家傳或是自學的老中醫,這些人醫術高超,

說要讓他們沒有執照,而不能幫人看病,或是只能當密醫,那也未免說不過去。

特考制度也就應運而生。

而現在,台灣已經有兩家中醫系,跟一家學士後中醫系了,讓中醫教育回歸體制之下。

因此,政府便決定要在民國一百年,廢掉中醫特考制度。

也就是說,要當中醫,只得先去考中醫系,或學士後中醫系。

再來,究目前的制度,中醫系或學士後中醫系畢業的人,考執照考的是高考。

而特考跟高考是分開的,不但題目題型不同,錄取率也是天差地別。

中醫高考的錄取率,大概都在八九十上下。

而中醫特考近年來的錄取率如下:

87  2136  37 → 2.06%

88  2131  154 → 8.31%

89  2312  129 → 6.31%

90  2588  15 → 0.74%

91  2686  167 → 7.90%

92  2806  25 → 1.09%

93  3008  27 → 1.10%

果然是天差地別。

因此,特考生抗議想要一起考高考,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特考生會抗議,中醫系的學生,也會抗議。

你說要一起考高考,那怎麼行,抗議抗議!

如此,兩邊都在抗議,而抗議的訴求都是符合自己利益導向的。

我們來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問曰:中華民國的人民享有考試權啊!同樣是學中醫的,為什麼中醫系畢業生能考高考,

錄取率那麼高。而特考生只能考檢考,錄取率這麼低。

答曰:不是這樣說的。首先,單從特考和高考的錄取率上來說,看起來好像是不公平的,

但事實上,"中醫系畢業生"跟"特考生",是不同的母群體。

要當中醫系的畢業生,首先你得考上中醫系!

而中醫系有多難考上?

第三類組的志願,除了醫學系之外,再來就是中醫系了(當然今年被牙醫系超過了),

如果要算錄取率的話,有多低?自己問問現在的高三生就知道了。

而聽說學士後中醫系比中醫系更難考!

而要當特考生呢?

只要你報名就可以了!

今天學校是教我們中醫的,不是教我們考中醫執照的!(理想上是這樣,實際上再說)

而如果誰都可以考高考,那誰要浪費時間去唸中醫系?

自己在外面找個補習班,每天研讀考古題,絕對考得比中醫系畢業的好嘛!



又問曰:中醫系就了不起嗎?指定考科考的是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又不是考中醫!

答曰:沒錯!中醫系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

請各位中醫系的同胞一定要記住:

指定考科考的是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又不是考中醫!

不要以為讀中醫系的中醫就強!

但是我們也要大聲的說:"指定考科考的是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又不是考中醫"

並不是我們的錯!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不會比中醫難唸。

這是現實的問題,十幾二十歲的毛頭高中生,唸的就是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並沒有念中醫,你說指定考科怎麼能考中醫呢?

經濟系入學有考經濟嗎?農產系入學有考種田嗎?



又問曰:中醫系畢業就了不起嗎?老師教得不好,學生又翹課,更重要的是,都在讀西醫啊!

中醫怎麼會強?反觀特考生,有些中醫超強的啊!

答曰:沒錯!中醫系畢業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

說實在的,現在班上的一百多位同學,應該只有少數幾個,以後開業之後我敢當病人給他們醫!

為什麼?都在唸西醫嘛!

這不只是我在說喔!我有長庚醫學系的朋友,也說他不敢給他們學校中醫系畢也的人看病啊!

因為他們一年之中,只有短短的暑假在學中醫啊!

但是,這是不是我們的錯,而是整個大學中醫教育的錯。

這就要要靠所有愛好中醫的同胞來改進了!

特考的同胞們,幫幫我們,想辦法施壓改進大學中醫教育吧!

不過,我說的是中醫系,而學士後中醫系就不一樣了,

後中的中醫強者,比比皆是啊!

(其實讀了中醫系之後,一直在想,要是能讀完中文系再來讀後中,那就太完美了。

不過只是嘴砲,一來中文系我考不上,二來後中我考不上。)

而特考生呢?

有些特考生真的中醫實力超強的啊!

家傳的中醫先不說,不少對中醫有著濃厚興趣的同胞,每天精研中醫,中醫實力強到爆炸!

像是網路上的IL跟JT,我就常常看他們的blog,他們中醫實力超強的啊!(雖然他們沒有去考特考啦!)

但是喔!這些只是少數的特考生喔!

大部分的特考生呢?

只是因為覺得當中醫好賺啊!就去補習班,學習"如何考中醫特考"了!

這些人,你說他中醫強嗎?

沒錯,他們考試絕對考得比中醫系的學生高,因為補習班就是在教人考試嘛!

當然,我不是說中醫系的都對中醫有興趣喔!

相反的,中醫系裡面,真正對中醫有興趣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但是,這並不是他們的錯啊!

你說,在台灣目前這種變態的社會及父母期許壓力之下,有多少大學生是讀自己想唸的科系呢?

我可以大膽的說,台灣大多數的社會亂象,

都是因為"大學生沒有讀自己喜歡的科系"所造成的!

不然怎麼有醫生會內線交易?

怎麼有律師會A國務機要費?

不過這裡有點離題,改天專文再談。

回到這些對中醫沒興趣的中醫系學生,

雖然他們並不是因為對中醫有興趣才來讀中醫系的,

但至少"他們大部分是因為父母的期許",才來讀中醫系的,

而不是為了要賺錢,因此,這些學生,跟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賺錢的那些特考生比起來,

將來是比較有機會對中醫有興趣的。



好,說到這裡,先歸納一下。

搶著當中醫的人,有分三群:特考生,中醫系,學士後中醫系。

而這三群之中,都分別有著,對中醫有濃厚興趣的中醫強者,以及一些中醫害蟲,當中醫只為了賺錢。

而中醫害蟲在這三群人當中所佔的比例,最高的是特考生,再來是中醫系,再來是後中。

這三群分類方法,"根本跟中醫實力沒有關係"!

是不是又來了呢?我們又把概念當成實體了!

又因為方便的語言,而不能看透整個事情的根結了!



總之,要讓中醫有好的未來,"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對中醫有興趣,中醫實力很強的人當中醫"!

而不是在那邊"特考生阻止中醫系學生當中醫,中醫系阻止特考生當中醫"。

而要"讓對中醫有興趣,中醫實力很強的人當中醫",其實是非常難的!

但是也不是沒有簡單的方法。

那就是,"讓中醫變成一種賺很少錢,甚至不賺錢的行業"!

如此一來,那些只想賺錢,對中醫沒興趣的人,便不會來搶著當中醫 。

不過,依然會有新的問題產生,那就是,

"可能連對中醫有興趣的中醫強者都不想當中醫了!"

所以說,中醫的未來,還是要靠各位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而不是一味的鬥爭阿!

2006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轉錄]龍應台--幼稚園大學

        從以前就很喜歡龍應台的文章,也知道這種文章不會有很多人喜歡__很多台灣人喜歡。

        今天考完"呂大名醫"出的,超級無鑑別度的爛溫病考卷之後。在圖書館翻了翻又再版的"野火集",看到了這篇文章,這篇十幾年前就寫好的文章。


        這是一班大三的學生:聰慧、用功、循規蹈矩,標準國立大學的好學生。

  看完期末考卷,批完論文報告,我把總成績寄出,等著學生來找我:零分或是一百分,他們總得看著卷子的眉批,與我印證討論過之後,才能知道為什麼得了一百分或零分。

  假期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學期又結束了。

  學生來找我聊天、吃消夜、談功課;就是沒有一個人問起成績的事。

  有一個成績應該很好的學生,因為論文的注腳寫得零亂散漫,我特意大幅度地降低了他的分數,希望他來質疑時告訴他一個教訓:作研究,注腳與正文一樣重要。

  但是他也沒有來。

  等了半年之後,我忍不住了:“你們為什麼不跟教授討論成績?”

  學生面面相覷,很驚訝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怎麼敢呢?教授會很生氣,認為我們懷疑他的判斷力,不尊重他的權威。去討論、詢問,或爭執成績,等於是跟教授挑戰,我們怎麼敢?”

  那麼,假設教授打了個盹,加錯了分數呢?或是一個不小心,張冠李戴呢?或者,一個遊戲人間的老師真的用電扇吹考卷來決定成績呢?

  逐漸的,我發覺,在台灣當教授,真的可以“get away with murder”,可以做出極端荒唐過分的事而不致遭到學生的反抗,因為學生被灌輸了二十年“尊師重道”的觀念;他不敢。

        有一天,一個淚眼汪汪的女學生半路上攔住了我的車子:“有個同學扭傷了腳踝,你能不能送我們下山搭車回台北?我攔了三輛路人的車,他們都不肯幫忙!”

  好吧!於是淚眼汪汪的女學生扶來了另一個淚眼汪汪的人,一跛一跛的,進了我的車。

  下山只有幾分鐘的車程,可是車後兩個人拼命掉眼淚、吸鼻涕。受傷的哭,因為腳痛,想媽媽;沒受傷的也哭,因為她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情況。

  事實上,這個驚天動地的“情況”只需要兩通電話:第一通打給校醫,第二通打給計程車行,如此而已。

  我很驚異地看著這兩個女生哭成一團。她們今年廿歲,正在接受高等的大學教育。

  她們獨立處事的能力,還不到五歲。

  開始的時候,課堂上問學生問題得不到回音,我以為是學生聽力不夠,於是我把英語慢下來,一個字一個字說,再問,還是一堵死墻;於是改用國語,再問。我發覺,語言的問題其次,思想的貧乏才是癥結所在。

  學生根用功。指定的小說或劇本上課前多半很盡責地讀完。他能把故事的情節大綱說得一清二楚,可是,當我開始問“為什麼”的時候,他就瞠目以對——不知道,沒想過。

  他可以讀十篇愛倫坡的謀殺小說,每一篇都讀情,但不能夠綜觀十篇整理出一個連貫的脈絡來。他可以了解蘇格拉底為什麼拒絕逃獄,也明白梭羅為什麼拒絕出獄,但這兩個事件之間有怎樣的關係;他不知道。他可以說出詩人艾略特對藝術獨創與模倣的理論,但是要他對王三慶的倣畫事件發表意見——他不知道,他沒有意見,他沒學過,老師沒教過,課本裏沒有。

  我愛惜我的學生;像努力迎取陽光的黃色向日葵,他們聰慧、純潔、奮發,對老師尤其一片真情。但是,他們也是典型的中國學生:缺乏獨立自主的個性,盲目地服從權威,更嚴重的,他們沒有——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錯在學生嗎?

  當然不是。學生是一坯混沌的黏土,在教育者的手中搓揉成型。從小學到大專聯考這個漫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暫且不談,讓我們看看這些“不敢”、“淚眼汪汪”、“沒有意見”的大學生正在接受什麼樣的高等教育。

廿歲的人表現出五歲的心智,往往是因為辦教育的人對學生採取一種“抱著走”的育嬰方式。常常會聽到一些大學校長說,“我把學生當自己的兒女看待”,一派慈祥。他也真做得像個嚴父慈母:規定學生不許穿拖鞋在校內行走,上課不許遲到,周會時要正襟危坐,睡眠要足八小時,熄燈前要洗澡如廁,清晨六點必須起床作操,講話時不許口含食物,夏天不可穿短褲上課,看電影有害學業,看電視有傷眼睛,吃飯之前要洗手,等等等。

  我一直以為大學校長是高瞻遠矚,指導學術與教育大方向的決策人,而不是管饅頭稀飯的保姆,但這也暫且不提。這一類型的教育者的用心,毋庸置疑,當然是善意的,問題是,我們論“事”的時候,用心如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實際的後果,而教育的後果何其嚴重!

這種喂哺式、育嬰式的大學教育剛好吻合心理學家Levy早在一九四三年給所謂“

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所作的詮釋:第一,給予過多的接觸——“有任何問題,隨時來找我”;第二,禁止他獨立自主——“你不許……”;第三,將他“嬰兒化”——“乖,早睡早起”;第四,把自己的價值取向加諸其身——“你聽我的……”。在這種過度呵護的幼稚教育下成長的大學生,遇事時,除了“淚眼汪汪”之外又能做什麼呢?

  教育者或許會說:這些學生如果進大學以前,就已經學好自治自律的話,我就不必要如此提之攜之,喂之哺之;就是因為基礎教育沒教好,所以我辦大學的人不得不教。雖然是亡羊補牢,總比不教好。

  聽起來有理。其實是個因噎廢食的邏輯。這個學生之所以在小、中學十二年間沒有學會自治自律, 就是因為他們一直接受喂哺式的輔導,

那麼大學來繼續進行“育嬰”,這豈不是一個沒完沒了的惡性迴圈?把學生口裏的奶嘴拿掉,我們總要有個起點;大學不做,更待何時?再說,我們對大學教育的期許是什麼?教出一個言聽計從、中規中矩、不穿拖鞋短褲的學生,和教出一個自己會看情況、作決定、下判斷的學生——究竟哪一個比較重要?為了塑造出“聽話”、“規矩”的青年,而犧牲了他自主自決、自治自律的能力——這是我們大學教育的目的嗎?

  在生活上,教育者採取懷裏“抱著走”的方式;在課業上,許多教書的人就有用鞭子“趕著走”的態度。就上課點名這件小事來說。以學生出席與否作為評分標準的老師很多,他們的論點是:學生都有惰性,今天我逼你讀書,日後你會感謝我。沒錯!從小到大,我最討厭老師說的,就是這句話!直到現在,我依然沒有感謝這些老師,而最感謝沒說過這些話的老師。)

  這個說法也很動人,卻毫不合理。首先,我們不應該忘記,開一門課程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在傳授知識,而不在鈴響與鈴響之間清數“少了幾頭牛”。照邏輯來說,如果一個學生不聽課就已經具有那門課所要傳授的知識,並且能夠以考試或其他方式證明他的程度,那麼他就沒有必要為了一個人頭點名的成規而來報到。歸根究底,這個“成規”當初之所以存在,只是為了幫助學生獲取這一門知識——讓我們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去聽同一個人有系統的講——但是,一個學生,不論原因為何,已經擁有那個知識,那麼要他來作充數的形式就是舍本逐末,也是為師者見林不見樹的錯誤。

  反過來說,一個學生沒有那門知識卻一再缺課,教授當然要淘汰他,但淘汰的理由應該是:你沒有得到知識;而不是:你點名未到。上課出席率與知識吸取量並沒有因果或正比的關係。(這一大段,就是我常翹課的理由。)

  為師者“嚴”,我絕對贊同;愈嚴愈好。但是那份“嚴”與“逼”必須在實質的知識上,不在僵化的形式上。換句話說,教授可以用比較深奧的教材,出比較靈活的考題,指定比較繁重的作業,來逼使學生努力。但他如果尊重學生是一個有自主判斷能力的成人。他就沒有理由拿著鞭子把學生抓到教室裏來;充其量,作老師的只能嚴肅地說:上不上課在你,努力不努力也在你;你要學會如何為自己的行為擔負後果。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的學生已經在“鞭策”之下被動了十二年,如果最後的大學四年他們也在鞭下長大——他們會長大嗎?畢了業之後又由誰來執鞭呢?

  這種“趕著走”的鞭策教育貽害極深。學生之所以不能“舉一隅而以三隅反”,固然是因為在“抱著走”、“趕著走”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學過如何去思考,有一個實質上的困難使他即使想開始也不可能。

  信仰鞭策教育的人不相信學生有自動好學的可能。於是設置了七七八八(還好不是五五六六)的課目,塞滿學生的時間。大一的學生,譬如說,一星期就有三十多個小時的課(我現在大三也是一個禮拜三時小時左右的課)。大四的課少了,有些係就強迫學生修額外的學分,作為防範怠惰的措施。

  可是我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

  文學是思想;每一小時的課,學生除了必須作兩小時的課前預讀之外,還得加上三小時課後的咀嚼與消化,否則,我付出的那一小時等於零。文學,也不是象牙塔裏的白日夢;學生必須將那一小時中所聽到的觀念帶到教室外面、校園外面,與廣大的宇宙和紛擾的現實世界啣接起來。否則,這個新的觀念也等於零。(難道醫學就不是這樣嗎?)

  這些,都需要時間與空間,可是學生辦不到。他們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的,像媒婆趕喜酒一樣,一場接一場。他們的腦子像一幅潑了大紅大紫、沒有一寸留白的畫。

  如果怕學生怠情,我們應該增加學分時數強迫學生把“身體”放在教室裏呢,還是應該加深加重課程的內涵使學生不得不把整個“心”都投入?這是不是又牽涉到一個本末的問題?

  我們如果不給學生時間與空間去思考,我們又怎麼能教他們如何思考呢?(先不要說思考吧!或許他們根本不希望我們思考呢!只要把課本上的背下來就是了。而同樣的,我們如果不給學生時間與空間去唸書,我們又怎麼能要求他們念書呢?最近教育部打算減少指定考科每一類組必考的科目為三科,這真是非常好的德政啊!就我來說,少唸一個科目的教科書,一定會讓我有更多時間唸更多更有用的書!但是現在,連最基本的唸書時間都被壓縮得這麼少,又何來思考的時間?又何來享受生活的時間?又何來讓眼睛不唸書,不惡化視力的時間,又何來真正活著的時間?)


  在國外教書的那許多年,我踏出教室時常有生機盎然的感覺,因為在與學生激烈的反應與挑戰中,我也得到新的成長。在這裡,走出教室我常有被掏空的感覺,被針刺破了的氣球一般。學生像個無底的撲滿,把錢投進去、投進去、卻沒有什麼驚奇會跳出來,使我覺得富有。

  說學生缺乏自治自律的精神,說他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其實還沒有碰觸一個更基本的先決問題:我們的教育政策究竟希不希望教出獨立自主的學生來?答案若是否定的,這篇文章便毫無意義,可以燒掉。我是在假定我們的社會有意造就獨立自主的下一代的大前提之下寫這篇檢討。

  可是,如果這個假定的大前提是對的,為什麼我們在思想的訓練上,還是採取“騎著走”的方式?

  一方面,學生懦弱畏縮,成績有了失誤,不敢去找老師求證或討論。教授解錯了題目,不敢指出錯誤,大家混混過去。對課程安排不滿,不敢提出異議。不願意被強迫住宿,卻又不敢到訓導處去陳情。私底下批評無能的老師、社團的限制、課外活動的規則,或宿舍管理方式,可是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對當事機構表達意見。偶爾有人把批評寫成文章,要在校刊上發表——“不必試,會被壓下來!”學生很肯定地說,“反正沒有用,我畢了業就到美國去!”

  另一方面,作老師的繼續努力強調“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連學生少鞠一個躬都當作對五千年中華文化與民族的背叛。(剛考完溫病,再唸到這一段,真的是很爽!)“師重道”這四個字在歷史上的意義我不去談,在現代講究分工與專業的社會裏,卻很有商榷的餘地。“重道”毋庸置疑;對知識的肯定與尊重是教育之所以成為制度的基礎。但是“尊師”,如果指凡“師”必“尊”——只因為這個人在這個位子——那就是鼓勵盲目地服從權威。到處都有誤人子弟的師,有不學無術的師,更有招搖撞騙的師;我們有沒有權利要求學生“尊”無“道”的“師”?(是啊!我最不尊重無道的師了!從高中的英文鄭開始。但是我反而比其他人更尊重有道的師)

  學生怯懦畏縮,是他們缺乏勇氣,還是我們迷信自己的權威,又缺乏自信,不敢給他們挑戰的機會?

  我們若真心想培養出有能力“慎思、明辨、篤行”的下一代,為什麼又懼怕他因為“慎思、明辨”而對我們的權威造成威脅?

  台灣的大學在師資與設備上,比我自己的學生時代要進步得很多很多。中國學生的聰慧、誠懇,與一心想討好老師的認真努力,常常深刻地感動我。而學生資質愈好,這種幼稚化的大學教育就愈令我焦急難過。辦教育的人,或許本著善意與愛心,仍舊習慣地、固執地,把大學生當“自己的兒女”看待,假定他們是被動的、怠惰的、 依賴的。

這個假定或許沒錯,可是教育者應對的方式,不是毅然決然地“斷奶”,而是繼續地呵護與控制,造成一種可怕的惡性迴圈。

  令我憂心不已的是.這些“不敢”、“淚眼汪汪”、“沒有意見”、“不知道”的大學生,出了學校之後,會成為什麼樣的公民?什麼樣的社會中堅?他能明辨是非嗎?他敢“生氣”嗎?他會為自己爭取權利嗎?他知道什麼叫社會良知、道德勇氣嗎?

  恐怕答案全是否定的。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真心要把台灣治好,我們需要能思考、能判斷、有勇氣良知的公民;在位在權的人必須張開手臂來接受刺激與挑戰。如果我們真心要把教育治好,為這個民族培養出能思考、能判斷、有勇氣良知的下一代,那麼辦教育的、教書的,就不能迷信自己的權威;他也要禁得起來自學生的刺激與挑戰。

  把我們的大學生當“成人”看吧!給他們一個機會,不要牽著他的手。


  令我憂心不已的是.這些“不敢”、“淚眼汪汪”、“沒有意見”、“不知道”的醫學生,出了醫學院之後,會成為什麼樣的醫生?什麼樣的醫生?他能明辨是非嗎?他敢“生氣”嗎?他會為自己爭取權利嗎?他知道什麼叫社會良知、道德勇氣嗎?

  恐怕答案全是否定的。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真心要讓台灣的醫生好,我們需要能思考、能判斷、有勇氣良知的醫生;在位在權的人必須張開手臂來接受刺激與挑戰。如果我們真心要把醫學教育治好,為這個民族培養出能思考、能判斷、有勇氣良知的下一代醫生,那麼辦教育的、教書的,就不能迷信自己的權威;他也要禁得起來自學生的刺激與挑戰。

  把我們的醫學生當“成人”看吧!給他們一個機會,不要牽著他的手。

2006年11月13日 星期一

果皮箱

今天在中正公園散步時,把手上的衛生紙往垃圾丟去。

忽然發現,我以為的垃圾桶,上面寫著"果皮箱"。

哎呀~我手上的是衛生紙,可不是果皮呢,那我該不該丟呢?

仔細一看,裡面全都是五花八門,雜七雜八的垃圾啊!

哪裡是果皮呢?

仔細一想,哎呀~這不就是垃圾桶來的嘛!

可是為什麼上面寫著"果皮箱"呢?

可能是寫的人就是希望投果皮進去的,而不是丟垃圾進去;

可能是寫的人認為公園裡最多的垃圾,便是果皮,於是利用果皮來表達垃圾的意涵。

無論如何,"果皮箱"的涵義,擴大為"垃圾桶"了。

這例子也不勝枚舉:

"火車",既包括了真的有火的蒸氣火車,亦包括了並沒有火的電聯車。

"鼎",對台語而言,既包括了古時候,三條腿,長得真的像"鼎"這個字的鼎,亦包括了沒有腳的鍋子。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台獨意識形態濃厚,居然說台語的"鼎"不能寫成"鼎",因為鍋子哪來的三條腿?)

......

了解了這一點,便不會以為"果皮箱"只能丟果皮,"火車"上一定要有火在燒,"鼎"一定要有三隻腳了。



若我真的把果皮丟入果皮箱,會不會有人說:

啊!我知道了,你之所以會把果皮丟入果皮箱,都是因為"上面寫著果皮箱的關係"。

若面前真有一部蒸氣火車,會不會有人說:

啊!我知道了,蒸氣火車會有火在燒,都是因為"叫做蒸氣火車的關係"。

這些倒因為果的話語,聽起來很蠢,但卻是常常在犯的。



我滿喜歡周學海的書,因為他是難得邏輯觀念清晰的古人。

(雖然說並不是真的很古,甚至畫像上還帶著眼鏡。)

來看看周學海在讀醫隨筆裡的一段話:

人身三陰三陽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氣血

之殊性以取義也。《素問》之敘陰陽離合也,曰︰......

由此觀之,三陰三陽以人身之部位而定名也,不昭昭乎?部位既定,由是經絡血氣之行于太陽

之部者,命曰太陽經......

故膀胱為寒水之經,水,陰也,而曰太陽,以其行于太陽之部也......

心為君火之經,火,陽也,而曰少陰 ,以其行于少陰之部也;而腎之為少陰可知矣。

......

是故經絡之三陰三陽,以定人身前后、左右、表裡部分

之名者也,而血氣之陰陽,仍各從其臟腑之本氣求之。不得因其經之行于三陰,遂謂其臟之

本氣皆陰也......

明乎此,則金匱真言論所謂心為太陽,肺為少陰,腎為太陰,肝為少陽,脾胃為至陰之旨,可以豁然矣。

經絡之三陰三陽,以其所行之部分表裡言之也;

臟腑之陰陽,以其臟腑之本氣剛柔清濁言之也。明乎此,則腎 為少陰,不必強合于君火;小腸為太陽,不必強合于寒水。



寫得真是好啊!

之所以周學海會寫這段,全是因為他接下來所講的:

顧世人習于十二經之三陰三陽,轉疑心、肝為陽,肺、 腎、脾、胃六腑為陰,

少見而可怪也。豈非徇末而忘本也乎?



了解這個到裡,的確有助於我們思考。

就像張景岳在"質疑錄"中所寫的"論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

也是一篇邏輯清楚,具有名實觀念的好文章。

趙州的無

有僧問趙州:狗子有沒有佛性?

趙洲說:無。

後來,又有一僧來問趙洲:狗子有沒有佛性?

趙洲回答:有。



傷寒論: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其實這個歷代醫家爭辯得要死的條文,

李心機的書裡解釋得很清楚了,在此不在贅述。

只是剛好看到上面的文章,讓我想到傷寒論。



真羨慕長庚中醫的傷寒論是李心機教的。

真羨慕長庚中醫的中醫內科學不是張XX教的。

話說蔡育霖到底要不要給我李心機的錄音檔?

不過不知道他的口音會不會比劉渡舟還重就是了。

指與月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簡單的說就是:想知道月亮在哪裡,而用手指月亮,但手並不是月亮,別把手當成是月亮,但是手的確能指出月亮的所在。)



雖然說,不應該把概念當作實物,而要避免把概念當作實物,最好的方法,

就是把概念本身當作另一個實物,研究概念的起源,研究概念的對應,研究概念的變遷。

研究手指的構造,研究手指的主人,研究主人以手指月的目的,反而能避免誤以為手指是月亮。



但是我今天在寫中內考卷的時候,還是用我自以為含糊不清的概念去描述我想表達的概念。

這實在是沒辦法。

第一,我還沒把整個中醫的名詞概念研究透徹,也就是陳建仲老師說的''中醫的歷史''。

第二,要知道,我們現在讀的書,最多已經距今兩千多年!

對於使用拼音文字者而言,這簡直是匪夷所思__讀懂幾千年前的文章!

(稍微岔開話題。這裡可以思考一下白話文運動所帶來的影響,究竟優點缺點何者多?

兩千多年前的諸子百家跟一千多年前的半白話佛經,何者較易研讀?

這裡不是說文言文比白話文好,因為這個問題到現在我也還沒想清楚,

但總之,白話文絕對沒有課本上所說的那麼百利無一害。)

而在這兩千多年中,古人讀的是一百年前的文章,古人讀的是五百年前的文章,

古人讀的是一千年前的文章......

而這無數的古人,又寫下了對於我來說一千年前的文章,又寫下了對於我來說五百年前的文章,

又寫下了對於我來說一百年前的文章......

所以說中醫名詞怎麼會有定義?

中醫名詞用歸納的怎麼會正確?

而甚至同樣的名詞在同樣的著作哩,有著不同的涵義。



不打那麼多了,明天還要考溫病。

今天查了下網路,發現中文研究所不是說考就可以考的啊!

我還是作我的業餘玩家好了。

2006年11月11日 星期六

事物與概念

"無我的原則,揭示了事物本身與其概念之間的深刻區別,

事物是動態的,活躍的,而概念卻是靜態的。"----一行禪師



由此當知研讀中醫之法門。



上次來學校演講的德國教授說:中醫需要的是定義。

事實上,整個由中國大陸所引導下的中醫教材,也朝明確定義的方向前進。

翻開中醫內科學,每個病症一開頭,都會引用自內經以降的文獻,

來進行強暴式的歸納,做出強暴式的定義。

殊不知,事物是動態的,活躍的,而概念卻是靜態的。

講得清楚點,當我們呼事物"心"為語言"心",事物"太陽病"為語言"太陽病"之時,

會以為"語言心"的概念即是"事物心","語言太陽病"的概念即是"事物太陽病"。

殊不知,"語言心"及"語言太陽病",事實上也是另外一個事物。

要瞭解事物最好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直接體悟事物的本身。

但當我們等級不夠,事物本身難以體悟的時候,就必須藉助語言這個事物,

來對應到事物的本身,而形成對事物的一個概念。乃不得為而為之矣。

因此,要瞭解中醫的方法,其一,便是每件一種詞彙,

即將其視為一活體事物,欲求其如何發生,如何對應到其所對應之概念上。

其二,便是直接或間接體悟醫理,而暫時忘卻文字,

即周學海所謂研讀傷寒論之法,當心想一病患於眼前,

仔細推敲其病機也。此乃緣人之生病,豈有惟依書上之法生?



討厭,本來心中想得一清二楚的概念,一經由文字表達,

又變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了。

唉~還是多讀點書,少說點話吧。

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

小丑

第一次演小丑。



本來以為要做街頭魔術的,

後來變成演小丑。

本來以為期中考還很久的,

後來發現就是下個禮拜。

不過還是去了,

好險還是去了。



做完大體實驗,洗了澡,

帶著後來只看了幾頁的四本共筆,

坐上火車,

前往苗栗。



看到前來載我們的小蓉姐,

大驚,竟然是女的小丑。



一路上聽著大陸的相聲,到了貝貝阿嬤家,

阿嬤人很熱心。



八點多出發前往瑞芳。

車窗外的芒花一片銀白,

銀白的芒花充斥著整個車窗。

車窗搖下,空氣新鮮得不過分,

風卻吹得我頭痛。



進入工作場所__黃金博物館。

看到一群聯合國大學生,

各種膚色,各種國家,各種語言,

卻都會說中文,

輔仁大學的。



不知為何地,看到外國人,

就有種想交談的欲望,

覺得他們經歷的一切一切,

是那麼的與我不同。



第一次地,

畫上了小丑裝,

也穿上了小蓉姐自己做的小丑裝。

看著鏡中的小丑自己,不斷地做著表情,

十分的興奮。



第一場,

不斷地誇張地搖動身軀;

不斷地誇張地變換表情;

不斷地誇張地被人照相。

過的很快的半小時,

過得很快。



第二場,

開始變魔術,

給那一大群輔大外國學生,

“犯人就是你”,我雙手抓著超大蝴蝶結,

用印象中的日文對著很興奮的日本人這麼說。

好像是俄羅斯人,對我說好像是義大利文,

我便對他喊:”Ciao bella”後來想想應該是bello。

我問黑皮膚的人:”Where are you from?”

記不得他回答的單字,

只記得我回答他:”Sorry, I don’t know”。

耳朵一直在搜尋廣東話,

也似乎有聽到,

但並沒有找到。



第三場,

把這輩子應該玩的剪刀石頭布都玩完了。

也看到不少幫小孩子作弊的父母。

一個字,累。



卸下了小丑裝,

用了很多張卸妝紙,

臉很痛。

拔下了隱形眼鏡,

拔到了左眼的角膜。

角膜很痛。



回程,

小蓉姐說他做小丑十幾年了,

她愛她的工作。



坐上了苗栗到台中的火車,

經過了自己家,

到了台中火車站,

再從台中火車站騎回自己家。



睡覺。



今天中午起床,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好好念書。

沒辦法好好念書,

記然如此,

就打個網誌。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謁語

1.我終究會老去,無法避免衰老

2.我終究會生病,無法避免疾病

3.我終究會離開人世,無法避免死亡

4.所有我珍愛的事物與所愛的人,終究會改變,有天我自然要與他們分離。我什麼都留不住,我空手而來,將空手而去。

5.我真正擁有的只有所做的一切,我無法避免自己所種下的果。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我的依歸。

給有幸看到這篇的學弟妹

principles of human anatomy

by gerad j. tortora



大三上就買這一本課本就好!

多神奇的課本啊!

文法單字簡單

內容包括大體解剖神經解剖組織胚胎

真人圖譜繪畫圖譜組織切片都有

最重要的是拉丁文名詞有音標跟解釋

早知道就用買netter圖譜的錢拿來買這本了

不過有跟人家借來看還真是沒錯。

(不過我暑假就借了,現在才開始看...)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跟大體宣戰!

哈哈哈哈哈!

擺脫大體低潮

發現原文課本裡有音標

感覺真的很爽!



真的搞不懂台灣人是怎樣

要嘛就像大陸日本全部翻譯成母語嘛

不然讀原文課本也沒關係

單字不要亂念啊!

單字亂念外國人聽不懂那你唸原文課本念那麼辛苦唸個屁ㄚ!

唸到醫術比大陸人比日本人還差

唸到翻譯人才比大陸比日本少

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自HIGH歌訣

荊防敗毒散:

荊防二胡活,穹桔枳苓草

荊防二胡活,窮極只拎草



九味羌活湯:

九味防芷蒼生甘黃穹羌細

酒味防止蒼生乾黃窮搶戲



銀翹散:

銀翹薄桔芥竹甘豆牛

銀翹迫擊借竹竿鬥牛



桑菊飲:

桑菊薄桔仁連草根

桑菊迫擊人連草根



柴葛解肌湯:

肌湯桔甘黃芷芍活石膏

雞湯雞乾黃只少活石膏



参蘇飲:

人蘇葛半苓前,枳剩木香草桔皮

人輸個半零錢,只剩木香炒桔皮



再造散:

桂枝湯附子細辛湯加參耆羌川風

桂枝湯附子細辛湯加升旗羌川風



蔥白七味飲:

蔥豉湯加增液湯去玄參加生根



加減葳甤湯:

葳甤加蔥豉湯加草桔紅白荷

葳甤加蔥豉湯加草擊紅白鶴



大黃牡丹皮湯:

大黃芒硝牡丹皮桃子湯

我們學校的老師怎麼可以爛到這種程度?

我現在每個禮拜最期待的課就是方劑學實驗了!

簡直跟烹飪課一樣有趣,可惜兩個禮拜才一次。

再來就是方劑學,唐娜櫻真是屌。

再來就是張維鈞的課了__可是他居然不是學校的老師而是社團!

再來所有的課我都不想上了!

呂明進一直說西醫多爛中醫多強,說到連我都討厭中醫了!

今天上課畫了他的大頭,哈!還真像!

20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耶穌說:一個人不可能同時騎兩匹馬,也不可能同時拉兩把弓;一個僕人不可能同時服侍兩個主人,否則他將會榮耀其中一個,而得罪另外一個。

耶穌說:一個人不可能同時騎兩匹馬,也不可能同時拉兩把弓;

一個僕人不可能同時服侍兩個主人,否則他將會榮耀其中一個,而得罪另外一個。



給我寬恕的馬,又給我們報復的馬;

給我謙遜的馬,又給我們驕傲的馬;

給我現在的馬,又給我未來的馬,又給我以前的馬。



當人向你吐口水,你該唾面自乾;當"敵國"買我們的香蕉,我們說是統戰。

當人說你不錯不錯,你該說哪裡哪裡;當老美說建民王不錯,我們說那是台灣的驕傲,而甚至投出伸卡球的並不是你我。

叫我現在好好努力,先吃苦的甘蔗尾;我卻發現苦的甘蔗尾被吃掉而剩下的甜的甘蔗頭,不斷的在我身邊積累,而後是腐爛。



身上只有一件麻衣、一支木杖、一個木桶的哲人戴奧基尼斯

對亞里山大說:「麻煩你站到一旁去,你擋住溫暖的陽光了。」



馬的。

2006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如果玫瑰的名字不叫玫瑰,人們聞到的還是相同的花香。

如果玫瑰的名字不叫玫瑰,人們聞到的還是相同的花香。----莎士比亞



這可以說就是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趣的是,如果臭蒫草(魚腥草)的名字不叫臭蒫草,而叫香草,

那他會變得比較不臭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臭蒫草即使叫香草,還是一樣臭。

不過,或許也不能這麼說。

如果一個人從來沒聞過不叫作臭蒫草而叫做香草的臭草,

當他看到香草這兩個字的時候,即使有人跟他說香草其實是臭的,

即使他能想像香草其實是臭的,但在他想像中,

一定沒有比臭蒫草還是叫作臭蒫草的時候臭。

所以才要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啊!



所以呢?

很多中醫的文章,提出一些新鮮的觀念,並且説別人的是錯的。

很多這些新觀念,其實只是新名字而已,真正的真理還是不變的。

但是這些新觀念其實也很有用,因為他常常讓我們更容易思考。



煩,我的表達能力真弱,上面說的自己都看不懂。

反正就是醬子。

不想打了,

道可道,非常道。

2006年10月4日 星期三

趙建銘會A錢都是他爸媽還有你們這些醫學系老師害的!

除了趙建銘之外,最近新聞上也是一大堆醫生跟藥廠勾結A錢的事情。

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這些醫生有錯啊!

聽到這句話可先別太驚訝,我這麼說是有原因的。



醫生貪錢有錯嗎?

絕對是錯的!

台灣的醫生貪錢有錯嗎?

絕對沒錯!



為什麼?

因為,台灣的那些所謂醫生,之所以要當醫生,就是為了賺錢嘛!

既然是為了賺錢而當醫生,那當他面臨金錢與道德的抉擇時,

內心當然是想都不用想就會選擇錢財啦!



你想想看嘛!

位於台灣金字塔尖端(單純是考試分數金字塔)百分之十之內的醫學生,

因為興趣是醫學而選擇醫學這條路的,

難道有超過百分之十之中的百分之十嗎?

大部分還不是因為爸媽說,

爸媽說你給我好好唸書啊!將來考上醫學系全家就靠你養了啊!

我說父母們!當你們如此教育兒女的同時,請不要大聲譴責貪錢的醫生,

甚至連小小聲的譴責都不行!

我說那些醫生如此貪錢,還不是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啊!



再來是老師。

當然我一定不是說所有的老師,因為好的老師還是很多。



大部分的老師,從小還不是如此教育學生的:

你們給我好好唸書啊!聯考好好考啊!

為了你們將來的前途唸書啊!(為了我的面子啊!你們可是我教出來的呢!)

你們現在不好好念書,

將來怎麼跟人家競爭!

將來怎麼跟人家競爭!

將來怎麼跟人家競爭!

(不好意思我今天上課聽到太多次這句話了)

競爭什麼?當然是權力地位財富!

難道是競爭誰對病人比較有愛心嗎?

我說老師們啊!

你都叫我們要競爭,要競爭,要競爭了!

誰還管病人的死活啊?

當然很多老師是抱著善意去污染學生的...

老師說你們要好好唸書啊!

"這樣以後怎麼當個醫生啊?!怎麼當個醫生啊?!"

我現在死背的那些以後有沒有用我當然還沒有資格判斷,

(當然我內心是覺得有很多東西如果是為了要當醫生而不是為了要考國考,

是不需要死背的啦!不過這種話也只能藏在心裡啊!

誰叫我還是個學生呢?)(不過我以前覺得被那些歷史年份一定沒用,

結果還真的沒用呢!當然你一定會說去參加百萬大挑戰說不定會用到...)

但是那些的確超出了正常人能接受的範圍。

老師說每天要十一點前睡覺啊!

老師說什麼什麼病的人一定要早睡啊不然會掛掉阿!

老師說學中醫的最好去練個氣功打個太極啊!

老師說某某病某某病都是因為情志因素壓力太大導致的。

老師又說啊,明天要考大體阿,明天要考組織啊!

你們就每天花一個小時唸解剖解剖一定強的嘛!

你們就每天花一個小時唸生理生理一定強的嘛!

你們就每天花一個小時唸中醫內科學一定強的嘛!

你們不準翹課啊!我要點名,三次沒來就當掉你!

停!!

這是在怎樣?

五馬分屍嗎?

老師教我們要有同理心要設身處地為病人想,他們又有一點同理心嗎?

又曾經設身處地就算不要為我們想也體會一下我們的痛苦嗎?!

要知道,當你們說出這些不合人性的話的時後,

我們就會自動的覺得"你們所有的話都是屁!屁!屁!"

當然你們有沒有說得有道理的話?

有啊!

"以後當醫生要對得起良心啊!"

"不要貪錢啊!"

"病人最重要啊!"

"要把病人當親人一樣照顧啊!"

"一個病人要看三十分鐘啊!"

這些話都太重要了啊!

但是都因為你們之前那些蠢話,而讓我們根本聽不進去這些話!



前面那些理論可能太複雜了一些,

那我就講最簡單的嘛。

醫學生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當醫學生,

怎麼會快樂?

我這個對中醫超有興趣的人在讀西醫的時候都不快樂了,

更何況對中西醫都沒興趣的人呢?

課業壓力這麼大,

學生怎麼會快樂呢?

大一大二上的都是廢課,

在上面那些不是學生的人還自以為那些廢課可以讓我們成為"有教養的人",

誰知道那些課讓我們不但大一大二沒輕鬆到,

大三以後還更辛苦,更不快樂,更沒教養!

總之就是不快樂嘛!

不快樂的人怎麼醫治病人呢?

連他自己都要進精神病院了嘛!

不快樂的人又怎麼會在乎良心這種東西呢?

反正做對不起良心的事情又怎樣?

還會比現在更不快樂嗎?



為了怕讀文章的人誤會,我最後還是強調一下,

其實這篇文章的主題根本不是在討論醫生貪錢的事情,

只是借題發揮...

2006年9月28日 星期四

Lecture by 文樹德教授

題  目: The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Social Reality, Social Visions, and the Image of the Human Organism.

演 講 人: 文樹德(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長)

活動日期: 95/09/28(四)

時  間: 下午二時

地  點: B1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  



說  明: 文樹德教授為德國知名的漢學家,早年畢業於慕尼黑大學藥學系,得到德國文教交流服務所之獎學金資助,於1969年來臺兩年,研究中西藥學並存之關係,留台期間,接受黃維三教授的指導,研讀中醫經典,開始對中醫學產生興趣。重要著作包括:『中醫史』、『中藥史』、『難經註釋』、『徐大椿思想研究』等。目前致力於黃帝內經素問之註釋研究與重要中國醫學典籍文獻的翻譯工作。此次教授將全程以中文演講,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文教授的中文還真不錯,當然最讓人驚奇的是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哈!聽德國人用中文演講已經夠有趣了,居然最後還有日本人用中文發問,呵呵!



翹了一堂組織課去聽演講,居然一進去就發現大爆滿!



太誇張了!王敏弘蘇奕彰高尚德許昇峰黃國欽林睿珊等等都到了,



最前排還有個人似乎是鍾永祥。李世滄張賢哲也在那邊狂拍照。



如果忽然地震國際會議廳倒塌台灣就立刻損失一大堆名中醫了!



不過鍾永祥921都不怕了!哈!



說來真奇怪,這一陣子對於色相不二,無名之名,之類的很有體悟,



又剛好最近都接觸到這一類的事件來啟示我。



文教授說內經的陰陽五行等中醫思想,都是受到政治的影響所產生的。



一開始我當然不太懂,不過在放開成見之後,



又聽到王敏弘老是最後的當頭棒喝,就瞭解了。



他問了三個問題(而且都自己回答)。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用普通話演講?



第二個問題:你為什麼不用德文演講?



答案是為了要讓不懂德文的我們聽懂。



第三個問題:中醫程度超級強的岐伯等等大臣,要對笨笨的黃帝說普通話還是德文?



噹噹噹!



又是個無名之名的問題。



最後一個問題的普通話,可以用政治語言來代替,



而德文則是比較能表達中醫真理的一種語言。



實在很可惜,文教授似乎沒有聽懂,



所以還以為王老師在嗆他的樣子,感覺有點不爽。



事實上他這個問題還把文教授比喻成中醫實力超強的聖人呢!

2006年9月27日 星期三

為什麼我要被強迫學那麼多西醫!?

我說醫學系課業壓力夠大了吧?



然後他們的學分除了醫學心理學兩學分以外,我們中醫系都有。



而我們還有中醫內科學三學分,方劑學三學分,溫病學三學分,方劑實驗一學分。



開學以來已經一個多禮拜都在唸西醫而沒時間唸中醫了,而這已經快讓我瘋了!



注意:我並不是對西醫完全沒興趣。



只是我們系上這樣的課程安排真的對嗎?



好吧!你說雙主修的人可以考中西醫兩張執照,那麼辛苦也是應該的。



那單修的人是怎樣,西醫的學分還是一科也沒少,而且還沒有中醫內科學跟溫病學,搞屁啊!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在辯論說中醫到底要不要學西醫,



一方說當然要,因為姑且不論學西醫是否會加強中醫的實力,



畢竟台灣還是西醫在掌權,民眾也都在吃西藥,在台灣的中醫師應該知道病人是怎樣被西醫搞過的,



所以應該學西醫。



另外一方說當然不要,因為西醫的觀念會擾亂中醫的觀念,而使中醫學不好。



對於我來說,這點是不成立的,



也就是說我覺得我的中醫學得好不好就只跟我有沒有認真學中醫或是學中醫的方法對不對有關。



而學西醫的觀念並不會影響我學習中醫的觀念,



反而可能加深我對中醫的體悟。



但是,學西醫還是會讓我中醫學不好!



為什麼?



我一天只有24個小時啊!!



這麼簡單的原因,為什麼都沒有人看出來呢?



就好像某某人說英文很重要,教育部就加長英文的上課時數,



某某人說國文很重要,教育部就加長國文的上課時數,



是怎樣?不要上數學物理了是不是?!



我幹麻大一參加醫藥史社,接著參加中思社,大二的寒假暑假又都在念中醫,



然後整個大三都在上西醫的課唸西醫的課本考西醫的科目啊?



不覺得反過來了嗎?



我們是中醫系啊!



唸西醫對我們有幫助,我百分之兩百贊同啊!



可是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吧!



再者,唸西醫對中醫有幫助,可是我也覺得唸物理對中醫有幫助耶!



而且幫助可能更大!



還有練氣功啊!唸漢語史稿啊!唸中國哲學思想啊!唸印度醫學啊!唸西藏醫學阿!



為什麼要用一個制度限制大家除了中醫之外只能唸西醫呢?



我還是要舉哈佛大學一個禮拜只有十二個小時上課的例子,



雖然他們不是醫學系,不過他們這個作法絕對有道理!



如果我是單修的同學,學校沒有給我必修西醫,我一定會去選修西醫科目的嘛!



我說不定還會去學個芳香療法,或是印度醫學咧!



阿你說如果其他很混的人不選怎麼辦,讓他們毫無西醫知識就出來當中醫嗎?



我說那些混混你強迫他學西醫又怎樣!



強迫學習絕對是最差的方法!



人家都對西醫沒興趣了你還強迫他學,他壓力太大心理異常出社會之後保證娶總統的女兒又A錢!



我說個故事:



如果你今天要買即溶咖啡,有兩個選擇,兩個都是500公克,一百元,



不過一個有附贈牙刷一支,一個沒有,那你要買哪個?



我想正常人都會買有送牙刷的。



但是這種情形也是只有我亂掰的故事裡才會出現的啊!



根據市場原則,這兩樣商品一定不會是同一個廠商在同一個時期所出的



(不然誰要買沒贈品的?)



而如果這兩樣商品是不同的廠商所出,沒有贈品的產品,



很可能品質就比較高(不然誰要買沒贈品的?)



如果品質一模一樣,那沒贈品的商品一定會降價或是增量。



所以,現在選擇變成了:一個500公克100塊錢有附贈牙刷的即溶咖啡,



跟一個超過500公克100塊錢(或是500公克比100塊便宜),



你要買哪個?



我想我會買後者。



我講這個故事幹麻?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學中醫又學西醫的我,跟只學中醫的我,如果他們的中醫實力一樣的話,



那肯定是學中醫又學西醫的我比較強。



不過這個中醫實力一樣強的前提根本是幌子。



沒道理我不學西醫,就一定要把學西醫的那些時間拿來吃飯睡覺聊天打屁浪費生命吧?



我把那些時間那來唸中醫不是中醫會更強嗎?



就算我真的沒有把那些時間拿來唸中醫,我也可以拿來學習其他的東西吧!



這個世界上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事物太多了!



誰能保證就一定比學習西醫對於中醫沒用呢?



好啦!就算我真的沒有把那些時間拿來學習,而是拿來浪費,



那至少我的壓力也會比較小嘛!



我不會壓力大到人格有問題而娶總統的女兒A錢啊!

20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中醫必讀經典!

奧修的靜心與健康from meditation to medication by osho

他真的沒學過中醫嗎?!

http://www.osho.tw/ebook/book26_00.htm

http://www.osho.tw/ebook/book26_000.htm



神奇的人物所寫的中醫理論,部分與奧修所說的契合。

http://blog.sina.com.tw/jt_station/index.php?pbgid=24734



今天上了陳建仲老師的中醫內科學,又更加深了我的某個觀念:

研究中醫學,或是一些社會科學,果然都要有道家的無名觀念啊!

或是說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但是這是結果,這是一種心態,

要達成這種結果,我們反而或許必須抱持著名家的心態來詭辯。

也就是說陶淵明的不求甚解並不是方法而是結果。

在一開始就對名進行發生學的探討,反而會有道家無為而治的相對效果出現,

而達到無名的境界。

2006年9月25日 星期一

沒有國際觀就算了英文發音還不標準的台灣所謂學者

台語拼音 分通用.台羅拼音2系



教育部即將在月底,公佈〔台語標準拼音法〕,今天有學者呼籲,教育部應該採用以〔英語拼音〕為基礎的〔通用台語〕,但是也有學者強調,由十九世紀來台傳教士研發的〔台羅拼音〕,也有它可取的地方記者會上,支持英語通用台語系統的學者拿出海報,要大家念念看,究竟吃飽的ㄅ,要念成b還是p,而害怕的ㄆ,要念成p還是ph。所謂的〔台羅〕或者是〔教羅〕台語拼音,是19世紀來台傳教士研發的台語拼音法,因為採取拉丁文發音,因此ㄊ會變成th,而ㄎ會變成kh。也有老師拿起台語課本,表示學英語的孩子,用英語拼音的〔通用台語〕拼音他們會,但是變成了羅馬拼音,孩子的嘴巴就打結了。不過也有學者,持保留的態度。教育部已經委託中研院的學者進行研究,將在二十九號公佈台語拼音的標準版本,而選出的拼音法,也將以最多數人學習方便為考量。(民視新聞徐承群黃信儒台北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924/11/4frz.html



之所以說台灣人沒國際觀,新加坡泰國等地,用的都是羅馬拼音,



不然泰國怎麼會叫Thailand呢?邱先生怎麼會叫Mr. Khoo呢?



台灣人不只沒有國際觀,還沒有語言學常識,更有一種英語帝國主義,



以為全世界就只有英語最了不起,而不知道英語原本也是從德語的方言演變而來的。



以為abcd只是"英文字母",而不知道大部分的歐洲人也是把p,k,t發成不送氣的ㄅㄎㄉ。



更好笑的是,具有英文帝國主義的台灣人,英文發音居然並不標準。



b,g,d根本就不是發清音ㄅㄍㄉ,而是濁音,不過哪個台灣人管這個呢?



畢竟什麼都不懂的人話最多嘛!

2006年9月20日 星期三

我很生氣!I'm angry

我氣我!

I'm angry about me.

我氣我在"讓我生氣的事件發生的那個當下"並沒有生氣,

I'm angry about that I wasn't angry at the moment the thing let me angry happened.

但事實上是有生氣,否則後來不會那麼氣,

But in fact I was angry then, or I wouldn't be angry later.

而我在那當下卻以為我沒生氣,

While I thought I'm not angry at the moment,

壓抑了我的生氣,

and depress my anger.

卻在幾個小時後的那個"並沒有使我生氣的事件存在的當下"生氣。

But I was angry hours later at the moment there's nothing let me angry.

我很遜!
I'm inferior

2006年9月9日 星期六

失控的群眾masses uncontrolable

九月九號,群眾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

倒扁。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been demonstrating

in Taiwan to demand the resignation of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over corruption allegations on 9/9.

一件小插曲,卻暗示著群眾失控的風險。

an interlude hint that masses maybe uncontrolable.

主持人不小心說出了台灣國三個字,馬上被群眾逼著道歉。

The host said "Republic of Taiwan" mindlessly, and suddenly be forced by masses to apologize.

說我們是台灣國的確有點奇怪,

It's really a little bit strange to call out country "Republic of Taiwan".

但是我並不排斥這個名字,

But I don't reject this name.

而且我們本來就是台灣。

And we are Taiwan unquestionably.

美國人說王建民郭泓志來自台灣,日本人也說姜建銘來自台灣。

American say Wang ChienMing comes from Taiwan, while Japanese say Chiang ChienMing comes from Taiwan.

他們認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是台灣的國旗,

They think the blue sky white sun red ground flag is Taiwan's national flag.

因為球場上那面旗旁邊總是寫著We are from Taiwan。

Because that flag is always beside the sentence "We are from Taiwan".

說中華民國誰知道呢?

Who knows Republic of China?

這不就對了嗎?

That's right!

為什麼不能說自己的國家是台灣呢?

Why can't I call my country Taiwan?

(當然我還是要說如果說"台灣國"的話聽起來就真的怪怪的,不過我並不排斥)

(Of cource I have to say that it's really strange to say "Republic of Taiwan", but I don't reject it.)

但是重點來了,為什麼很多人會對台灣兩個字那麼排斥呢?

And the point comes:why do so many Taiwanese reject the word "Taiwan"?

都是因為搞台獨的人的關係;

That's all because people doing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而為什麼有人要搞台獨?

But why do poeple want to do the movement?

就是因為中共要統一台灣的關係。

That's becaus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nts to unify Taiwan.

這真是奇妙有趣卻正常的現象啊!

What a marvelous but normal phenomenon!

所以老子才說要為無為啊!

Therefore LauTsih said "do nothing".

那為什麼要搞台獨呢?

But why do poeple want to do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都說了外國人都叫我們台灣,

Yet foreigners call us Taiwan.

也只知道我們是台灣而不知道我們是中華民國,

And they just know us as Taiwan but not Republic of China,

我們卻還要無聊強調我們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

we still want to emphasize that we are Taiwan but not Republic of China senseless.

所為何事?

For what?

最常聽到的理由就是:因為中共很可惡一直打壓我們啊!

The reason most heard is tha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very hateful for oppressing Taiwan.

這個理由就好笑了,

This reason is ridiculous.

中共打壓我們是因為他們很賤的關係,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ppresses us for the reason that they are despicable,

又不是因為我們不搞台獨的關係,

not for that we don't do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反而還因為我們搞台獨而更打壓我們,

Instead, they oprress us for that we do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反而還因為我們搞台獨而更打壓我們而導致有些人討厭搞台獨而那些討厭搞台獨的人反而想要被中共統一。

And because of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somebody hating the people doing that movement want to be unifi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又是神奇的老子理論啊!

Again, the magical LauTsih theory.

Nana & Jamie Oliver's scool dinners

今天看完郭泓志贏球後,看了Nana。

After watching Kou HungChih's pitching, I watched Nana.

7:00,9/9郭泓志,道奇對大都會;17:00,9/9姜建銘,巨人對養樂多;4:30,10/9王建民,洋基對金鶯。

7:00,9/9Kou HungChih, Dodgers&NYM;17:00,9/9Chiang ChienMing, Giant&Yakult;4:30,10/9Wang ChienMing, NYY&Orioles

真是一個台灣投手之光之週末啊!

What a Taiwanese pitcher's weekend!



Nana,一開始就用主角的口白倒敘,讓人以為最後會是個悲傷的結局。

Nana, at the first, it uses the aside of the lead to flashback, and let me thought that would be a sad ending.

結果不是。

Turned out to be not.

結局我很喜歡,平淡得出乎意料。

I like the ending, ordinary unexpectedly

不論是古早的歡喜大結局,還是現下流行的悲情大遺憾,都有點譁眾取寵的感覺。

No matter the happy ending in old times, or the sad ending popular now, they're all pander to poeple.

反而這種平淡的結局,會有淡淡的感動。

Instead the ordinary touches me slightly.



接著看了Travel&Living的Jamie Oliver's scool dinners。

Then I watched Jamie Oliver's scool dinners on Travel&Living.

前一陣子才開始愛看他的作菜節目。

I've loved his cooking show recently.

雖然我爸說他做的菜都很粗糙,但是英國料理有時候也挺有趣的,

Although my dad said his dishes are coarse, but English cooking is sometimes interesting.

而且我喜歡他的英國腔。

And I like his English accent.

這個節目在紀錄他試圖努力讓小學生吃"人吃的食物"的過程。

This show recorded the process he tried hard to let students eat the food human should eat.

真沒想到英國的小朋友都是吃那些垃圾長大的,

To my surprise, kids in England eat junk like that.

青菜完全不吃就算了,連草莓跟雞肉都不敢吃。

Besides they don't eat vegetable, they even don't dare to eat strawberry and chicken.

有兩個畫面讓我感觸良多。

There are two scenes that let me think a lot.

一個除了麵包熱狗炸雞塊麵條薯條之外什麼都不吃的小朋友,

First, a kid eats noting else except bread, hot dog, fried chicken nugget, noddles, French fries

吃了烤胡蘿蔔之後,看起來就覺得好吃得合不攏嘴,

ate a roasted carrot and looked like it was delicious.

卻還是硬要說不好吃。

But he said it was unpalatable.

我想人生就是要嘗試新的東西啊!

I think life is to try something new!

一定要去泰國吃炸昆蟲!

I'm sure to eat fried incects in Thailand!

不過炸蟑螂還是算了...

Except cockroach...

另外一個就是一群打死離不開垃圾的小朋友,

Second, a crowd of kids, that can't leave junk,

舉起牌子遊行抗議,要Oliver滾出學校。

hold the sign to parade and protest "Jamie Oliver go away"

我想不管是什麼運動,永遠都是會有守舊份子吧!

I think whatever the movement, there's always old schools.



http://www.jamieoliver.com/schooldinners/

2006年9月8日 星期五

Tamshui, Yangmign Mt. with Ulrike, Heidi, Paul n Harina

約在捷運台北車站一號出口。

We arranged at the entrance No.1 of Taipei main station.

是的,一號出口。

Sure, entrance No.1.

大驚!怎麼會有兩個一號出口?

Astonished!how come there were two entrances No.1?

台鐵北一門,市民大道,到底哪個才是啊?

Taipei railway station the North gate No.1, Citizen Road, which one?

還好有約呂筱涵一起出來,

It's lucky that I called Harina to come together,

不然我就要一直待在市民大道的一號出口,

or I had to stay at Citizen Road entrance No.1,

讓Ulrike跟Heidi在台鐵北一門的一號出口暗自罵我爽約了!

and let Ulrike and Heidi wait at

the Taipei railway station the North gate No.1 entrance No.1,

and blamed on me for not coming.

我的的確確住台北的說。

I do live in Taipei!



先去淡水。實在是太棒了,這次不是假日,人超少的啊!

We went to Tamshui first. That's great because it was not a holiday so the crowd is not much,

不像上次跟Ellisabetha還有史子來的時候人多到爆!

unlike that time I came here with Ellisabetha and Fumiko.



接著去了小油坑,居然下雨了!TT,與就跟TT一樣大啊!

Then we went to HsiaoYouKheng, but it was raining!TT, it rained TTly.

不過雖然霧霧的啥都看不到,

Although the fog is too thick that we can't see anything,

但是有種置身雲中仙境的感覺,也是不賴啦!

it's like that we were in the cloud on the heaven, not bad.

到大樹下吃野菜。

Then we went to eat wild vegetable for dinner.

痾...山蘇,川七,英文怎麼說咧?

ahmmmmm, how to say 山蘇,川七 in English?

阿災?管他的好吃就好啦!

Whatever, it was delicious!

還真是好吃,不過缺點就是沒有地瓜湯啦!

The only thing defective was that there was no sweet potato soup!



再來當然是去文化大學看夜景。

Of cource, then we went to Chinese Culture U. to see the night view.

停雨過後的台北盆地,清晰動人得好似灑上了一層油。

Taipei, after raining, was as clear as being sprayed oil.

可惜馬上又下雨了。

But it was raining again.

路邊淋雨的情侶看起來還真是浪漫啊!

The couples getting wet in the rain are so romantic.



台北車站,與之離別。

走了,都走了,一個也不留了。

希望台灣能留給外國朋友們美好的回憶,

因為他們也在我心中,

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Taipei main station

farewell Austrian

leaving, leaving

without staying

hope wonderful memory be on their minds

they are wonderful memory on the mind of mine





山蘇Asplenium nidus L

a kind of ferns

the picture:

http://preserve.coa.gov.tw/species/vascular/1/245.htm



川七Anredera cordifilia Moq.

the picture:

http://www.ttvs.cy.edu.tw/kcc/93kp7/k7.htm



地瓜葉Ipomoea batatas(L.)Lam

the leaves of sweet potato

the picture:

http://mdsesd.mds.com.tw/~kinmatsu/flowers/Ipomoea.batatas.html

2006年9月5日 星期二

香港中大建議:病人手術前兩星期停用中藥

香港中大建議:病人手術前兩星期停用中藥

更新日期:2006/09/05 11:30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調查顯示,病人進行手術及麻醉前,如果曾經服用中藥,有可能增加手術風險。

中大醫學院在2003至2004年間訪問了600名將接受外科手術的病人,其中八成曾經服用非處方藥材湯、草藥茶或中藥,結果發現:有服用中藥的病人比沒有服用的病人,出現手術前不良事故的機率高出一倍,包括出血時間延長和血鉀過低。

因此中大建議,病人在手術前兩個星期停止服用中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905/1/30zb.html



中西醫還是要屏除成見合作才行。

西醫覺得需要手術的病人,本來大多中醫會開些活血化瘀的藥。

那些藥也不是為了手術而開的,是為了治病而開的。

如果西醫能接受病人吃中藥,而不讓病人自己偷偷吃;

中醫能知道病人即將接受手術,而停用活血化瘀的藥,

甚至開一些防止手術出血,幫助手術癒合的藥,

不是很好嗎?

總之這篇報導又是在玩數字遊戲,騙一些不會思考的人。

2006年9月3日 星期日

Perform magic on the train

昨天去火車上表演魔術。

I performed magic on the train yesterday.



不知道是什麼公司的員工旅遊,包了整台十幾節的火車自強號。

A trip of the company that I don't know, it booked the whole train.

前一晚在旅館太興奮了,根本睡不著。

I can't sleep at all prior to that day coz I was too excited.

不過當天還是興奮得很有精神,哈哈!

Nevertheless, I was excited that I was vital that day.

一開始我就和薄迎配合演出整人的魔術,

假裝摸到火車會有火花。

At first I and PuoIng performed the trick to pretend that it'll be sparkle when you touch the train.

哈哈!好像魔星高照的劉謙跟楊傑(我當然要當劉謙!)

Haha~it's just like LiouChien and YangChie in the TV show( of cource i wanna be LiouChien)

一開始還滿順利的。

At first it was smooth going,

不過到了第七車廂,也就是董事長跟高級主管的車廂......

but untill the 7th train, that the board chairman and chieves sat there.

主管們果然都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啊!

Chieves were just as expected very arrogant!

看魔術不像是看表演,好像一副要把你拆穿顯示自己很聰明的樣子......

They watched magic show not as a perform, but as a challenge that if they expose the mystery, they will be felt clever.

不過當然是沒被拆穿。

But absolutely, they didn't find the mystery.

還是那個外國人比較有水準,

The forerigner was more high level.

一整個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觀眾。

He's a spectators just like af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so he's on the train...)



整部火車變完,實在是累到翻了!

Ater that day, I was exausted!

雖然是滿好賺的,可是每天要幹這行也實在是夠累了!

Although I got the money not a few, it'll be exausted to do this every.

但是實在是很好玩啦!

Yet it's amusing!

2006年8月29日 星期二

cool website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chinese_radio/guangzhou.htm



You can listen to Mandarin, Cantonese, Minnam, Teochew, Hakka radio there.

Cool~

I think the situation that a man speaks Mainland China Minnam, and a man speaks Taiwanese Minnam,
and a man speaks Singapore Minnam talk to each other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Teochew

Teochew is the language Thita's father speaks.

But I don't know what it is,

so maybe I'll ask someone someday.



Finally, I found what Teochew is na~

Teochew is 潮州話.

Cool!

Teochew is just like the mixment of Cantonese and Taiwanese(Fu-gian, Min Nam,hok-kien)



Language information Search:



Translation Chinese, Min Nan

Chinese, Min Nan









Total number of people using the Language in all countries 49,000,000



Alternate language variants Min Nam, Min Nan, Minnan, Southern Min



Dialects Amoy, Chaochow, Chao-shan, Chaozhou, Fujian, Fukienese, Hainan, Hainanese, Hokkien, Leizhou, Longdu, Shantou, Teochew, Xiamen, Zhenan Min



Alternate dialect variants Amoy, Chaochow, Chaozhou, Choushan, Formosan, Fujian, Fujianese, Fukien, Fukienese, Hainanese, Hokkien, Lei Hua, Li Hua, Qiongwen Hua, Swatow, Taechew, Taiwanese, Techu, Teochew, Teochow, Tiu Chiu, Tiuchiu, Wenchang, Xiamen



Language is spoken in Brunei, China, Indonesia, Malaysia, Philippines, Singapore, Thailand, Taiwan, United States



潮語簡介
潮語(潮州話、潮州方言)屬於漢語中的南閩南語分支,是廣東東南部潮汕地區的一種方言。潮汕地區包括潮安、揭陽、澄海、饒平、潮陽、普寧、惠來、南澳、豐順九縣及汕頭市和南山管理局。在潮汕地區的潮語人口約有一千萬人,在海外則約有二至五百萬人。

現代的潮語係由古閩南語所演化而成。在9至15世紀之間,一群閩南人,相信是由於福建人口過度擠迫,而從福建南下,遷移到廣東東部的沿海地區,亦即現在的潮汕。由於與福建在地理上的隔離,以及受到粵語與客家話的影響,潮語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語言。

在18至20世紀間,潮汕地區是中國人往東南亞移民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潮語成為了在外地最多人說的漢語方言之一。尤其在泰國、柬埔寨及新加坡,潮語都是當地最大的漢語社群;而在香港、越南、馬來西亞及印尼,亦有一定大小的潮語社群。此外,由於潮汕的直接移民和東南亞的再移民,在澳洲、紐西蘭、北美及歐洲也有潮語人口。

潮語跟其他閩南語分支中的方言,尤其廈門語和台灣語,都是可以互相溝通的。不同地區的潮語在語音及詞彙上有著一定的分別,但大體上在彼此的溝通上並不產生障礙。

2006年8月23日 星期三

Farewell party!

我只能說,

I can just say

兩年多沒游泳了,

It' been more than 2 years since the last time I swam.

這次超想游泳的。

I do wanna swim this time.

就算下雨,

Even it was raining,

我還是去買了泳鏡跟泳帽。

I still went to buy goggles and a hat for swimming.

結果快累死了!

In the event I was exausted!

以前可以一口氣游一整趟的

I can swim the whole distance without breathing before,

現在連一半都不到!

while now I can't do it even half the distance!

不過哈哈!

But haha!

原來以前游的25公尺,

It turned out that the distance is 25M before,

今天游的是50公尺啊!

while 50M today!

難怪彼岸如此遠!

No wonder the other side was so far away!

Farewell!

離別的一天還是到了,

The day to say farewell finally has to be today,

還是到了離別的這天了。

today is eventually the day to say farewell.

安雅說:台灣還真是小!

Annya said "Taiwan is so small!

在日月潭遇到認識的朋友;

met friends in Sun Moon Lake,

在台北再次遇到朋友是認識的。

met again friends in Taipei.

所以台灣真是小。

therefore, Taiwan is so small.

的確台灣真是小;

Indeed Taiwan is so small,

世界真是大。

and the world is so large.

而這麼大的世界卻讓我認識你們,

however, I met all of you in such a great world.

我只能說"Das ist die stunde der warheit!"

The only words I can say is "Das ist die stunde der warheit!"

康尼教我的,當時我並不太清楚這句話的意思。

Conny taught me while I didn't know the actual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而今我能意會了

Nevertheless, I can perceive spontaneously.

能意會這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

can perceive spontaneously this what you can just perceive spontaneously but can't perceive by words.

"Das ist die stunde der warheit!"

"Das ist die stunde der warheit!"

2006年8月22日 星期二

Leisure day

今天在家裡悠閒了一天,

Todya I have a leisurely and carefree time at home.

這邊看看這本書,那邊看看那本書。

Read that book there, and read this book here.



一大早(?)九點多就被陳姐的電話吵醒,

In the early(?)morning about 9, I was woken up by sister Chen's call.

叫我跟交換學生講說要清空櫃子明天要裝鎖。

She asked me to tell the exchanged students to clean the drawer empty for installing a lock tommorow.

感謝陳姊啊!讓我今天多了兩三個小時沒有浪費在睡覺上。

Thanks a lot, sister Chen!You made me have more 2-3 hours that didn't be wasted on bed,



然後就是悠閒的下午,

Then it was a leisure afternoon,

看書看電影聽音樂。

Read, saw, and listened to music,

還寫了八副春聯準備明天送給可愛的交換學生,

and I drew 8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for lovely exchangec students.

希望他們會喜歡。

Hope they'll love it!

晚上載鈞皓去坐車,

I took ChunHau to take the train,

吃飯的時候居然遇到秉杰跟怡芬,

and when I was eating I met PiengChie and YiFen.

實在是太棒了可以好好跟他們聊天。

It's so nice that I could chat with them.



接著就跟怡芬去找交換學生,

Then YiFeng and me went to seek the exchanged student.

沒想到快到宿舍的時候就遇到了Heidi。

It's surprised that we met Heidi when we just get the dormitary.

順利地告訴他裝鎖的事情後

Ater I told her things about installing a lock,

(還好我事先查了抽屜的單字),

fortunately, I consulted a dictionary for "drawer".

又跟Heidi聊了一會兒。

And I chatted whih Heidi for a while.

上次他說在奧地利吃一餐要四百塊,

Last time she told me that it costs about 400 NTDs to have a meal in Austria.

是在是讓人難以想像。

It's so hard to image that.

今天他說原來奧地利的大學生幾乎都是自己煮的。

Today she said almost every Austria university student cooks by themself.

只有假日或是節日才會偶而上館子。

They go to restraunt occasionally judt on holiday.

看來我似乎也滿適合住奧地利的,

It seems that it's fit for me to live in Austria~

哈~!

Haha~!

click

預告片是在幹麻啊?

What's the preview of Click doing?

害我以為是搞笑片。

It made me thought it's a comedy!

朋友又說不好笑,

And my friends told me it's unlaughable,

那誰會想去看啊?

so which one will want to see it?



好險keroro說很好看,

Fortunately, Keroro said it's what a touching movie,

我就抓來看了;

so I downloaded it.

好險我是抓來看的,

Fortunately, the way I see the movie was to download,

才可以哭得那麼痛快,

then I could cry so heartily.

應該是這輩子哭最慘的一部電影。

It must be the most tragic crying when I watch a movie.



從回去看他最後一次見到他爸的時候,

Since he went to the time he met his dad lastly,

一整個哭到整部片結束。

I cryed untill the movie was over.

最後全家人圍在他身邊的時候還得按暫停來擦眼淚

I have to even click the pause to wipe my tears.

(哈哈我也有萬能遙控器)

Haha!I have a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too!



雖然這部片想表達的理念我在看之前就大概知道了,

Although I've known the concept this movie wants to express,

而且我本來也就是抱持這種理念的,

and I always have faith in this concept

不過看完電影之後,

still, when I finished this movie,

還是能更加深我的體悟。

it impresses on me the concept,

總之ㄋ

Anyway,

這真是一部不看不可的非搞笑片啊!

What a non-comedy that you can't miss it,

以後再也不會相信預告片惹~

I will never trust any preview!

2006年8月20日 星期日

konni's birthday

今天是konni的生日,

我們去東海幫他慶生。



我煮了義大利麵,想要帶去東海野餐。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的口味,

洋蔥蕃茄是必備的,

蝦仁炒蛋是主料,

特別的是我加了一罐yogurt

還有豆腐跟皮蛋!

想說增添一點中國風味,

結果後來每餐都吃麥片的Irina居然說皮蛋很好吃!

哈哈真是高興死我也。

橄欖油用涼拌的味道果真比較好。

不過我這次買不到橄欖所以沒加,

而且忘記加cheese粉了!

不過Ulrike說konni可能喜歡不加cheese吧!

因為他吃了很多!

最高興的還是義大利的Elizabeth說很好吃啦!

還一直抱著那一大鍋吃!

希望不是因為他沒吃晚餐很餓的關係。



感謝老大跟清純開車(不過好險去東海的時候清純沒開車...)

不然我想我跟兩個奧地利人會出現四張囧臉...

(如果印尼的Ayu來台灣,我一定叫楊清純帶她去甩尾!)



多虧了老大跟清純,一路上聊得很開心呢!

老大居然沒有英文名字,

我只好叫他們直接叫他老大啦!

沒想到居然有個德國賽車手德文名字唸起來像老大,

哈!

老大還說了個超強的英文諧音笑話:

楊清純說中港路是台中的main avenue,

老大說那woman avenue呢?

哈哈哈哈哈~

Ulrike超愛這個笑話!

笑了超久的,

停了之後還有後勁又笑了幾此!



到了東海之後,本來以為是先去東海大學野餐,

沒想到是先去餐廳吃飯,

所以義大利麵都沒吃完啦!

我們去了春水堂,

服務態度挺不好的,埃~

不過整個慶生晚餐還是挺愉快的!

Heidi說他很喜歡吃天然素食,

我說我同學都覺得很貴阿!

他說不會阿,在奧地利吃一餐要四百塊呢!

嘖嘖!

我還唱了麥阿喜給Irina聽,

可是他居然說他不喜歡這首歌,

說羅馬尼亞有更多歌比這首好聽的,

也不知道爲什麼會紅。

用英文跟外國人解釋中醫理論真的有快感!

後來老大跟清純講得口沫橫飛阿!



後來去了東海大學,不過大家似乎對貝律銘的教堂沒什麼興趣。

又多認識了一個日本交換學生,史子(忘記怎麼發音了)。

不過他真的是日本人嗎?

居然不知道keroro!!!

真是令本官太生氣了是也!!!

我也懶得跟他聊日劇了。



因為Elizabeth跟史子是坐計程車來的,

所以我們順便載他們回去。

老大跟清純狂想Elizabeth坐我們的車啊!

結果Elizabeth因為要吃我的義大利麵所以就做我們的車了!

哈哈老大感謝我的義大利麵吧!

不過是怎樣啊?

史子也坐進來了,

害我只得去坐另一台車了,ㄒㄒ~



回到宿舍後,除了konni外大家都累了,

所以都回宿舍睡覺了。

我獻出了我的第一次義大利式的再見給Elizabeth。



後來老大清純跟我帶konni去公園路喝啤酒吃燒烤,

從昨天喝了兩口啤酒之後全身輕飄飄的就覺得啤酒真不錯啊!



今天真是充實難忘的一天啊!

不不不,

應該說這整個暑假根本就是超充實又超難忘的莫名其妙的暑假啊!

2006年8月16日 星期三

口愛又口恨的小盆友

今天用魔術賺了這輩子第一筆打工得來的錢。



去救國團教小朋友魔術。



整整十四個小朋友,平均八歲左右的小朋友。



小朋友阿~真是......

可愛的真的很可愛,

機車的真的挺機車啊!

從六點二十教到八點,

才六百塊。

都喊到氣虛了,

死小孩還在那邊吵。

不過到後來還是有收伏他們的感覺啦!

雖然只是代班,

不過還有點捨不得。



但是我回程居然騎到神岡鄉去了,

還好後來憑著我的絕對感覺平安回家了。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所謂粹取有效成分

《百喻經》「昔有一人。入山學道得五通仙。

天眼徹視能見地中一切伏藏種種珍寶。國王聞之。

心大歡喜便語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國不餘處去。

使我藏中得多珍寶。有一愚臣輒便往至。挑仙人雙眼持來白王。

臣以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國。王語臣言。所以貪得仙人住者。

能見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毀眼何所復任。世間之人亦復如是。

見他頭陀苦行山林曠野塚間樹下。修四意止及不淨觀。

便強將來於其家中種種供養。毀他善法使道果不成。

喪其道眼已失其利空無所獲。如彼愚臣唐毀他目也」



這個寓言很有趣。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一群聰明絕頂的科學家,

雖然打從心底不承認中醫的效用,

但在看到中醫確實有療效的時候,

就把某某中藥萃取出所謂有效成分,

把中藥當西藥來用。

結果會是怎樣呢?

不用我說了吧!

找水的呆子

《百喻經》過去有人,痴無智慧,機渴須水,見熱時燄,

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頭河。既至河所,對視不飲。

旁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

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機多,俱不可盡,

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譬如外道,

僻取于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

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所以我常常抱持著"半途而廢"的態度在處世。

孔子說過"功虧一簣"的故事,勉勵大家做事情不要失敗在那一簀土。

但是他忘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之前努力的幾千幾萬簀土,

並沒有因為差這一簀而消失啊!

之所以完成不了最後一簀土,一定是因為這最後一步很困難,

但是仔細想想,完成了這簀土,也就只多了一簀土的高度而已,

跟一開始輕輕鬆鬆放上去的一簀土是一樣的。

我讀書也是一樣,很多書都只讀了半本,就不讀下去了。

這可能是因為我讀書習慣使用跟李敖一樣的水獺式讀書法吧!

也就是一次讀一個主題,一次讀很多本書。

當然我也不是故意說一本書讀了半本就絕對不能再讀了,

大部分的書我也是讀完整本的,

而是我真的讀不下去了。

有些人就會一定要把整本書讀完,

雖然他自己也覺得後面那半本讀起來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要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讀了半本就有讀了半本的收穫,

並不會因為你沒有讀完而不見。

而讀後半本的時間,我可能又再讀另外一本書的半本了。



另外我想把我的讀書方法跟這則寓言結合,

他們都提示了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

我們只能活在現在,不可能活在過去,也不可能活在未來。

所謂過去只是以前的現在,未來只是以後的現在。

一件事情,現在該怎麼去面對,該怎麼去行動,

就是現在的你在做決定。

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做事情的方法之一

我們不管在做任何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我們的目的。

任何的方法都有它的好處與壞處,

我們常常沉醉在爭執比較每個方法的好處與壞處,

而忘了那個好處可能根本對於達到我們的目的沒有幫助。

英語啊!

最近才慢慢覺得,英語真的很重要。

我以前從來不覺得英語很重要,

國中的時候,更是絕對不背課本上沒有的單字。

但是,我還是不贊成現在一窩蜂的提倡學英文。

我也不後悔我當初沒有好好學英文。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子,

你強迫我做我不喜歡做的事情,

就算後來證明這是對我好的,

我還是不會高興。

我當初不好好學英文是我自己選擇的,

是因為我當初不喜歡學英文所做出來的決定,

而我現在雖然了解到英文很重要了,

還是不能改變當初我討厭英文的事實,

因此我不後悔當初沒好好學英文。



至於英文重要,我們就要一窩蜂的提倡英文嗎?

一個禮拜要幾小時的課才夠呢?

這邊徐薇在說英文重要,那邊余光中在說中文重要,

我們要聽誰的呢?

兩個都聽?

那我看一個禮拜只能上一節數學課了!



現在的政客就是這樣,聽誰說什麼比較重要,

就忽然重視什麼,完全不曉得什麼叫排擠效應。

沒錯,英文對於我來說的確很重要,

但是不是對於每一個台灣人都很重要呢?

現在幾乎沒個企業都沒頭腦的在徵才的時候很重視英文能力,

那是不是一個英文比較好的廚師比一個煮菜比較好的廚師更適合當廚師呢?



雙主修也是一樣,

不是說一個醫生能精通中醫跟西醫不好,

而是我們不需要"每個"中醫都精通中醫西醫。

當然我希望我中醫超強西醫也超強啊!

但是莊子早就說過了,學海無涯啊!

這句話現在好像變成勉勵人們向學的,

可是莊子本來是叫我們不要向學的。

這不重要,我在這裡是想跟大家說,

學海無涯,一個人想要什麼都精通是不行的。



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

我想就是自由吧!

上面的人不要想限制下面的人怎麼學習,

畢竟真正在學習的,是下面的人,不是上面的人啊!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每個禮拜才十二個學分的關係,

而且外國人也沒在補習的。

就連迎新也是一樣,

我當然是覺得過程的快樂比結果很華麗來得重要,

但是如果你不這麼覺得,我只能說你很笨而已,

但是在你的眼中笨的可能是我,這種事情很難說誰對誰錯。

重點還是,不同立場的人能站在同樣的立足點,

讓大家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