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錢買不到的東西》的第三個啟示:為何日本演唱會的門票不訂在市場價格,而要抽籤決定誰才能入場?

第三個重點,也是這本書的結尾:「在這個貧富益發不均的時代,把所有的東西都市場化,意味著富裕之人與收入不豐之人漸漸過著隔離開來的生活」。


 


第二點跟第三點是相互關連的,把所有的東西都市場化,也就讓整體社會而非只是某些領域形成了一個贏家通吃的悲慘狀態。


 


火車便當、巧克力、衣服、打火機、哀鳳……等東西,沒有人會反對這些東西的價格應該交由自由市場來決定。但腎臟、薪資、豪宅、醫療費、領養的小孩、醫師指定費……等議題,是否該由自由市場來決定價格,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了。


 


除了「物品本身是否適合以出價的高低來決定誰該享用」的這個問題以外,《錢買不到的東西》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當市場化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整個社會也就成了一個贏家通吃的社會;當一個社會成了一個贏家通吃的社會的時候,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必定失敗,因為成績輸給同儕的代價太大了;當一個社會成了贏家通吃的社會,貪污必定層出不窮,因為有錢沒錢真的能決定一切;當一個社會成了贏家通吃的社會,縱使那些真正努力又有天賦的人獲得了(超出合理的)回報,我們也必須眼睜睜怒視著那些投機取巧或者單純只是運氣好的人過著比你我都還奢侈許多的生活;當一個社會成了贏家通吃的社會,縱使那些懶惰不努力的人真的如市場至上主義者所願的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但同樣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的人可能只是基因不如人,或者只是運氣不好。


 


在電影《神鬼戰士》所描述的羅馬競技場上,打不贏對手的戰士的下場就是被老虎給吃掉。根據市場至上主義者的論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場上的輸家也應該要被老虎給吃掉才對,這樣選手才會更努力,比賽才會更精彩。


 


同樣的道理,台灣政府也不該發給只拿到倫敦奧運跆拳道銅牌的曾櫟騁國光獎金,因為如果銅牌沒有獎金的話,她就會更努力比賽,她就會幫台灣拿到金牌了。


 

眼看著台灣目前貧富差距這麼慘烈的現況,許多人會認為這是必然的。但千萬別忘了,古羅馬競技的場邊,不論是為了落敗者被老虎給吃掉而喝采的觀眾,還是覺得落敗者被老虎吃掉很殘忍又不合理的觀眾,都無法想像在二十一世紀的奧運場上,沒有拿金牌的選手是不會被老虎吃掉的。

《錢買不到的東西》的第二個啟示:「魔球」讓美國職棒更精彩?

《錢買不到的東西》第二個重點:當美國職棒所有的球隊都開始採用「魔球」策略,也就是利用統計學的數據來指導戰術之後,專門靠保送上壘的球員變多了,盜壘變少了,整體而言,所有的球隊贏球的理論機率都增加了,但冠軍永遠只有一個,而比賽內容不但沒有更好看,反倒是更難看了。


 


這點跟我在《贏家通吃的社會》裡學到的觀念一樣。激勵會促進績效,這點道理三歲小孩都知道。於是許多三十歲的人就會說:「累進稅率是不對的,越有錢繳越多稅,會讓人沒有賺錢的動機。」(意思就是說,給你一億元,但是要繳八千萬的稅,會讓你不想要這一億元了,呵呵);或者是說:「失業補助是不對的,這樣是在鼓勵人們失業,讓失業的人懶得找工作。」(意思就是說,你爸爸失業了,但是因為他可以領失業補助金,所以他就懶得找工作了,呵呵。)


 


以上的說法,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心理學家葉爾基斯(Robert Yerkes)以及道森(John Dodson)就利用老鼠實驗,證明了隨著激勵強度的提升,績效開始會提高,但在達到一個高峰值之後,績效便會隨著激勵強度的提升而下降。接著一百年當中,許多心理實驗在人類身上也證實了這種現象。


 


如果美國職棒所有球員的薪水都一樣,且贏球也沒有獎金或獎盃,則比賽的精彩度絕對會不如當今。但如果世界大賽的冠軍隊伍每個人可以得到一兆美金的獎金,季賽排名最後一名的隊伍每個人都要被抓去牢裡關一輩子(像北韓的國家運動選手一樣),想也知道比賽不但不會比現在更精彩,還會有更多為了贏球而不則手段的卑鄙伎倆出現。


 

舉個現實世界的例子,這個月紐約時報有篇報導,指出了學術界論文作假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學術界越來越傾向贏家通吃的文化。不論是憑藉運氣還是實力,只要你成了贏家,你就能獲得無法想像的報酬,而其他研究人員(如果你是研究圈的你就知道,這些人大部分都只是運氣而非實力不好)只能喝西北風。

從《錢買不到的東西》得到的第一個啟示看「醫界的第三個悖論」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提過我發現台灣醫界存在兩個悖論,第一是「希望後輩不要畏懼環境的艱辛而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卻同時希望後輩不要踏入環境糟糕的醫界」悖論;第二則是「認為健保給付不合理,卻同時又認為健保應該要倒掉」的悖論。


 


最近看了《錢買不到的東西》,裡面有三個重點讓我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藉此來談談我觀察到的台灣醫界所存在的第三個悖論。


 


第一個重點:「通常市場動機會侵蝕或排擠非市場動機。一項對以色列某些托兒所所做的研究,就證明了這種情況的確可能發生。這些托兒所都面臨一個常見的問題,那就是家長有時候會太晚來接小孩。在這些姍姍來遲的家長出現之前,一定要有老師留下來陪孩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托兒所對遲到的家長收取罰款。你猜後來怎麼樣?遲到接小孩的家長竟然不減反增……採取付錢措施改變了基準。以前,遲到的家長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他們給老師添了麻煩。但是現在,家長會認為逾時接小孩是一種服務,而他們願意支付這項服務所發生的費用。他們把這筆罰款視為一種費用。他們現在不再認為遲到是強加在老師身上的不便,而認為這不過就是支付給老師的加班費。」


 


這個研究我之前在《住在大腦裡的八個騙子》看過,但這次看到才讓我聯想到這個台灣醫界的第三個悖論,也就是「認為醫病關係逐漸惡化的原因是健保讓民眾看病只要付少少的錢,因此覺得醫療很廉價,所以對醫護人員的態度就很差」,以上也是沈富雄的觀點。但抱持以上想法的人之中,有許多卻也同時認為,「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越來越差,是因為病人把醫院當百貨公司,把自己當消費者來消費醫護人員的關係」。


 


真是奇怪,到底是看病沒付錢或只付少少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態度比較差,還是看病要付大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態度比較差?


 


從以上的心理學實驗看來,沈富雄是錯的。看病不用付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比較好;看病付很多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比較差。(其實你根本不用知道這個心理實驗,你難道沒有照顧過VIP病房的病人?)


 


但這麼說並不代表我就支持看病應該不用付錢,因為看病不付錢,醫護人員會餓死,我不想餓死。


 


我要說的是,有一百萬個理由看病應該付錢,但就是不包括「沈富雄觀點」的那個錯誤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