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裡,我提過我發現台灣醫界存在兩個悖論,第一是「希望後輩不要畏懼環境的艱辛而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卻同時希望後輩不要踏入環境糟糕的醫界」悖論;第二則是「認為健保給付不合理,卻同時又認為健保應該要倒掉」的悖論。
最近看了《錢買不到的東西》,裡面有三個重點讓我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藉此來談談我觀察到的台灣醫界所存在的第三個悖論。
第一個重點:「通常市場動機會侵蝕或排擠非市場動機。一項對以色列某些托兒所所做的研究,就證明了這種情況的確可能發生。這些托兒所都面臨一個常見的問題,那就是家長有時候會太晚來接小孩。在這些姍姍來遲的家長出現之前,一定要有老師留下來陪孩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托兒所對遲到的家長收取罰款。你猜後來怎麼樣?遲到接小孩的家長竟然不減反增……採取付錢措施改變了基準。以前,遲到的家長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他們給老師添了麻煩。但是現在,家長會認為逾時接小孩是一種服務,而他們願意支付這項服務所發生的費用。他們把這筆罰款視為一種費用。他們現在不再認為遲到是強加在老師身上的不便,而認為這不過就是支付給老師的加班費。」
這個研究我之前在《住在大腦裡的八個騙子》看過,但這次看到才讓我聯想到這個台灣醫界的第三個悖論,也就是「認為醫病關係逐漸惡化的原因是健保讓民眾看病只要付少少的錢,因此覺得醫療很廉價,所以對醫護人員的態度就很差」,以上也是沈富雄的觀點。但抱持以上想法的人之中,有許多卻也同時認為,「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越來越差,是因為病人把醫院當百貨公司,把自己當消費者來消費醫護人員的關係」。
真是奇怪,到底是看病沒付錢或只付少少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態度比較差,還是看病要付大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態度比較差?
從以上的心理學實驗看來,沈富雄是錯的。看病不用付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比較好;看病付很多錢會讓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比較差。(其實你根本不用知道這個心理實驗,你難道沒有照顧過VIP病房的病人?)
但這麼說並不代表我就支持看病應該不用付錢,因為看病不付錢,醫護人員會餓死,我不想餓死。
我要說的是,有一百萬個理由看病應該付錢,但就是不包括「沈富雄觀點」的那個錯誤的理由。
沈的觀點是,常人只懂價格、不懂價值;而托兒所實驗的觀點是,我們支
回覆刪除付金錢來換取心安。很同意你的看法,後者是我個人生活中比較常感受到
的現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