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7日 星期三

人生感觸之別為了民主而犧牲了自由!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

台灣自詡為一民主又自由之國家,

但是,人們似乎漸漸忘了「民主」與「自由」的區別。



民主,並不能無限上綱的,而且,大部分的時候,民主其實是獨裁。

有看過美麗境界的人,應該知道片中主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

他的理論,簡單的說就是可以讓我們做出最大利益的決策。

但是,這個理論如果大家都懂,

那他就不會拿諾貝爾獎了。

我們想像一下,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如果班上要投票表決__例如考試時間,

或者是像我們系上一樣,決定未來的課程。

表決的結果,會是最好的嗎?

先假設他贊成的選項是最好的__當然這個可能性很高,

其他的同學會跟他的想法一樣嗎?

如果會的話,大家都可以得諾貝爾獎了。



再來想像一下,台灣人很喜歡公投,

假設今天要公投台灣要不要被大陸統一,

結果通過了,那台灣就要被大陸統一嗎?

為什麼會通過呢?

原來,有三百萬的台灣人是大陸早在三十年前就慢慢滲透進來的間諜阿!

當然這只是個想像的情形,但是,這不值得我們思考嗎?



另外,有一句話說,「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

中醫系想要改課程制度,把42屆以後單修的總學分數大幅減少__

西醫的也減少,中醫的也減少,通識課程稍稍增多。

先來講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當然是贊成總學分數大幅減少的,

原因我已經講過不下千萬遍了,

揠苗助長的故事大家也從小聽到大,

可是卻只是聽過就忘,依然的揠苗助長。

哈佛大學必修學分超少,卻有目不暇給的、

各式各樣的講座可以提供課程外的學習。

再來,通識課程稍稍增多,「理論上」我是應該贊成的,

不過實際上卻不贊成。

因為,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

我們學校的通識課程是什麼東西阿?

數位資訊?人際關係?

我們的師資夠嗎?質夠嗎?量夠嗎?

再來,如果所謂通識課程,還不給學生依照自己興趣選擇

(或是表面上給學生選擇,事實上所有的選項都很爛),

那通識課程有何意義?

還不如給學生多點時間,

自己去涉獵相關書籍,甚至去外面找老師,都不錯。

「表面上給了學生很多東西,事實上連最基本的『時間』都沒給!」

以上是我對於改課程制度的想法。

總體來說,我是贊成的,甚至我還半開玩笑的說:

「我好想降級去念新制度的課程呢?」

不過,我後來發現,

這麼好的制度,我的同學們卻不贊成。

為什麼呢?

簡單的來說,「他們想讓學校逼著唸書」。

在他們的觀念裡,「學分數減少」,就等於「學習的量變少」,

吃虧了,不划算了!

事實上,怎麼會是這樣子的呢?

學習就只有在課堂裡嗎?

龍應台在「幼稚園大學生」裡也說了,一個小時的課,

事實上是需要好幾倍課外的時間預習複習的!

先不要說預習複習,因為假如上課的內容很無意義的話,

預習複習也同樣無意義。

一走出教室,就不學習了嗎?

大錯特錯阿!

最近在讀阿姜查的書,書裡提到,

每當和尚們為了準備經典考試而埋首讀書時,

卻常常因此疏於修行。



表面上,當我們的學生「自動自發地」,不希望學分數減少,

好像是一件好事,天哪!作學生的居然主動希望多上一點課耶!

這不該高興嗎?

事實上卻不然。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呢?

我仔細想想,他們不這麼想才奇怪呢!

想想看,台灣有多少國中生補習?有多少高中生補習?

我從小到大,除了試聽過一個暑假升國中的補習以外,都沒補過習。

或許,在台灣,我才是怪胎呢!

補習班是什麼?就是逼你讀書,讓你考高分的地方阿!

我們的大學要淪為補習班嗎?

大家一定都會說不要。

但是,當我們的學生,都希望大學淪為補習班的時候,

大學能不淪為補習班嗎?



我昨天貼的一篇文章裡,張忠謀也說:

「當我回顧這幾十年的工作生涯,我發現只有在工作前五年,

用得到過去在大學、研究院所學的20-30%,

之後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部分幾乎等於零。」

那麼,我們現在學了那麼多學分,又有什麼意義呢?



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馬桶阿!

沒有自主的大學生,就不要奢望有真正的大學阿!

所以說大學生只不過是屁股?大學只不過是馬桶?

好吧!就犧牲我這個尖屁股,以成全大家的屁股,

讓全台灣的馬桶都是免治馬桶吧!

讓全台灣的大學都變成補習班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