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窗》中出現了好多次Ellery Queen推理雜誌封面,真是令我興奮。
{###_elleryhuang/7/1024032495.jpg_###}
鬥陣俱樂部、秘窗、靈異23、黑暗騎士,
這四部片裡面都有精神病患,前三部的主角都是精神分裂。
昨天下午逛興農的時候,買了一部29塊的飲食男女,跟一部49塊的秘窗。
我挑電影最在意的就是演員,而在看到秘窗幾乎是強尼戴普一個人獨挑大樑之後,
便毫不猶豫地在對於劇情毫無概念的情況下買了回家。
回到家後,看了前一陣子呂彥璋推薦的鬥陣俱樂部。
很可惜已經被呂彥璋破了哏,
害我在電影的後半段主角發現布萊德比特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時候沒有多大驚奇。
不過要是事先不知道這個哏,很可能我在前半段就耐不住性子看下去,而錯失了精彩的後半段。
接著又看了秘窗。
因為先偷偷看了電影版關於秘窗的文章,
只不過看到了「結局很老哏」這句話,而沒有看到其他的雷文,
就讓我不幸在一開始就認定Mr. Shooter一定是強尼戴普幻想出來的人物了,
後來也很不幸的果然是這樣。
這兩部片都有著一個基本的架構:
主角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束縛、悲痛、震驚,因而想要做出不符合人類道德標準的行為,
因此產生幻覺,創造出另一個角色,於是就開始大開殺戒!
大開殺戒就大開殺戒,為什麼要先幻想出另一個人?
早上在看史蒂芬平克的《心智探奇》,
剛好看到了《火爆浪子》這個章節,
從賽局理論之中,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湯瑪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 )的「嚇阻」理論,
以及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人類產生情緒、表達情緒的原因以及好處。
原來我們會陷入某種情緒之中,並且表現出這種情緒狀態,
是一種很合理的不理性行為。
這種行為,就是要告訴別人以及自己:我已經進入不理性狀態了。
而這種狀態,正是一種在搏弈上有利的威脅裝置。
這讓我想到了黑暗騎士中的小丑,
只要想想小丑那副置他人以及自己的生死於度外的表現,
再看到蝙蝠俠以及警察拿他沒輒的結果,
就不難瞭解陷入精神病並且詔告天下自己進入精神病狀態,對於進行搞破壞藝術是多麼大的優勢地位。
前幾天合記書局寄來的新書書單,有一本演化精神病學,
想當然爾這麼新穎的學術著作連大陸都還沒有翻譯本了台灣是不可能會有的。
不然實在是很想買回來看。
至於靈異23,由於我已經忘記劇情了,
只是覺得金凱瑞的演技實在很棒,
希望下一集的蝙蝠俠小丑不是金凱瑞就是強尼戴普來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