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沒有過

好吧!



這是我的機會



等著看我寫出曠世鉅作登上排行榜第一名



陽明中央大學認知腦科學研究所我來了



中醫實證醫學之父!



四萬七的研究經費只不過是坨屎罷了



所以我才會這麼在意



既然沒過就放上來紀念一下好了



懶得排版





二、研究計畫內容(以10頁為限):

(一)摘要

以哲學、史學、語言學、認知心理學以及中西醫學的角度來探討「病因」的概念並藉此為醫學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台灣的醫療環境特殊,除了主流的西方醫學以外,中醫也佔了一席之地。但中西醫學兩個體系在理論上差異極大,導致民眾無所適從。更有甚者,連中西醫藥界本身兩方的研究或從業人員,都不熟悉另一方的理論體系,而存在盲目的排斥。

非但如此,台灣醫學教育體制不注重醫學史教育,中西醫皆然,導致醫學研究或從業人員無法對自己所從事的醫療體系有客觀的認識,更遑論客觀地評價自己所不熟悉的醫療領域。導致台灣充斥著許多盲目迷信中醫或西醫的人,以及盲目排斥中醫或西醫的人,造成學術研究的落後與醫療人員精力無謂的消耗。

中西醫學主要在理論體系、治療方法、藥物型態、療效評估上存在差異,也因此多數學者們認為「中西結合」甚至「中西合作」在實行上有困難。

從表面上來看,中西醫學在「理論體系」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對於「病因」的認知上。例如對於感染性疾病,西醫主要以「微生物」為病因,中醫則以「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為主要病因。本計畫研究者認為,前述病因上的差異,只是表面上的認知,若能從「哲學」、「史學」、「語言學」、「認知心裡學」的角度來剖析,便能突破中西醫表面的差異,為中西醫結合開下方便之門,使中醫為現代醫學的瓶頸提供解套的方法,最終達到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提升醫學理論的水平、保障台灣甚至於全球人民的健康的目的。



關鍵字:病因 哲學 史學 語言學 中醫 西醫 流行病學 六淫 認知心理學



(二)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一、現代醫學在「治療」上面臨的瓶頸(陸廣莘,2001):

1.「消除病因」的抗生物代謝的化學療法,很快出現耐藥甚至是「多元抗藥」,它加速藥物淘汰而增加新藥研製的難度和費用,更由於它加速了病原的變異而在製造新的病原和新的疾病。

2.「糾正病理」的受體或通道阻滯劑的廣泛應用,以期糾正病理亢進,卻出現「受體超敏」,加重對藥物的依賴,減藥停藥病情就反跳;加重內環境的振盪,使慢性病變和復發增加。

3.「清除病灶」的針對靶點的化學藥物長驅直入,加劇體內化學污染,使抗原負荷過重而免疫應答錯誤、免疫超敏和自身免疫病增多。

4.外源性直接補充導致內源性抑制,反之,外源性直接對抗帶來內源性的激發作

用。

總而言之,現代醫學基本上以「疾病」為主要研究目標,並且由於科學研究的需要,有意無意地忽視臨床上病人的主觀感受。



二、在「理論」方面,現代醫學的缺陷主要有兩點:

1.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現代醫學過於強調以「微生物感染原」為病因。這點雖然在公共衛生上,對於傳染病的防治有重大貢獻,卻也造成了西醫在治療感染性疾病上,有意無意忽略了氣候、體質以及人體自愈能力的影響。而這點正好是中醫所長。

2.在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多病因」慢性病方面,現代醫學無法完整說明整個疾病機制,直接導致西醫在慢性病的治療上易於見樹不見林,而顧此失彼。

現代醫學在疾病病因的探討上,注重「機制」的闡述。如Hennekens and Buring(1987)所提出的,「一個因果假說是否成立的主要決定因素在於,它是否伴有一個可信的潛在機制」。但是在機制的描述上,依循著西方科學傳統還原論的線性規則,如James Gleick(1991)所說的,「傳統治療這種『最不穩定、最變化多端、高深莫測的機器』(腦)所用的手法,一直延續線性、化約的路線。『基本典範如下:基因決定peptide決定酵素決定神經傳導物決定傳導物受體決定動物行為決定臨床症狀決定藥物決定臨床評估表。所有精神藥物學的研究、治療幾乎如法炮製。腦袋包括超過五十個傳導體,數千種細胞類型,複雜的電磁現象,從蛋白質到腦波,不同程度的自主活動,造成毫無間斷的不穩定──然而仍然有人將腦子視作一種排列整齊的化學交換機。』凡是經過非線性動力洗禮過的人來看,只能反應:好天真喔!」

英國醫生Skrabanek和McCormick更是暗諷:「單是冠狀心臟疾病,研究人員就宣稱已發現大約有三百種影響因素和習慣會成為致病危險因子。」醫生們認為的危險根源主要有高膽固醇、高血壓、抽菸、過重、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膽固醇)太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膽固醇)過高、硒、酒精、缺乏運動、沒睡午覺、魚吃太少、住在蘇格蘭、母語是英文、強烈恐懼症、過度準時、沒吃魚肝油以及打鼾(Jörg Blech,2004)。

可見,目前人們對於「病因」的意涵及其所該扮演的角色,依舊是感到無所適從。這也是本研究想探討病因的動機。



三、傳統醫學在「治療」方面的缺陷:

雖然臨床從業人員以及廣大民眾對於其療效有所肯定,但卻缺乏有系統的實驗模式,來證明其療效。同時因為傳統醫學在療效評估上重視病人的主觀感受,也導致其療效難以用現代醫學的標準來評估。



四、傳統醫學在「理論」方面,則存在非常大的問題:

1.缺乏中醫醫學史的教育以及專業術語的規範,導致中醫在診斷以及病因病機的描述上存在著極大的歧異,也間接導致了用藥上的隨意性,影響了療效。

2.相對於現代醫學,中醫理論缺少對微生物的認識及描述。

3.在病因方面的描述過於簡陋以及隨意,根本上脫離了病因的涵義,導致病因論述成為事後諸葛,可有可無,甚至容易使人產生誤會。

4.在病因病機的解釋方面,所使用的詞彙過於抽象,且不在現代科學的體制之下,使得受現代科學教育的民眾難以接受,甚至產生誤解。



綜上所述,中醫及西醫分別在治療以及理論上有著不完善處,但相對的,也各有所長。因此,如何吸取兩家之長,彌補對方的缺陷,便成為了本研究的最主要動機。

而本研究主要著重在探討中西醫理論之中「病因」的涵義以及其被提出的目的,並比較中西醫在病因概念上的優缺點,以期能為未來醫學理論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三)文獻回顧與探討

要探討「病因」,首先得探討何謂「因」,相對地需要瞭解何謂「因果關係」。

現代醫學主要是使用西方自然科學還原論的方法,對疾病進行研究。而自然科學的前身則是自然哲學,是與西方哲學一脈相承的思想體系。

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1776)認為:

大多數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它在那之後而來,故必然是從此而來)。休謨在《人性論》以及後來的《人類理解論》一書中反駁了這個理論,他指出雖然我們能觀察到一件事物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我們並不能觀察到任何兩件事物之間的關聯。而依據他懷疑論的知識論,我們只能夠相信那些依據我們觀察所得到的知識。休謨主張我們對於因果的概念只不過是我們期待一件事物伴隨另一件事物而來的想法罷了。「我們無從得知因果之間的關係,只能得知某些事物總是會連結在一起,而這些事物在過去的經驗裡又是從不曾分開過的。我們並不能看透連結這些事物背後的理性為何,我們只能觀察到這些事物的本身,並且發現這些事物總是透過一種經常的連結而被我們在想像中歸類。」(Hume, 1740: 93)也因此我們不能說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關連。休謨在這裡提出了「經常連結」(constant conjunction)這個詞,經常連結代表當我們看到某件事物總是「造成」另一事物時,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一件事物總是與另一件事物「經常連結」。因此,我們並沒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確造成另一件事物,兩件事物在未來也不一定會一直「互相連結」(Popkin & Stroll, 1993: 268)。我們之所以相信因果關係並非因為因果關係是自然的本質,而是因為我們所養成的心理習慣和人性所造成的(Popkin & Stroll, 1993: 272)。

而哲學家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同樣認為因果關係只不過是人類的妄想。

即便如此,人類還是廣泛的使用「因果」概念。因此,只有實地研究人類使用「因果」概念的情形,才能獲得實用的知識,而不是淪於過度的虛無主義。

而現代研究人類如何使用因果概念的學問,主要是認知心理學。例如認知心理學家Patricia W. Chengn關於人們如何從概率信息中推斷因果強度(causal powers)的強度PC理論(Power PC theory)認為,當科學家,和其他人推斷事件的原因時,使用因果強度的直覺概念來解釋觀察到的相關。她根據概率對照(probabilistic contrasts)描述相關(協變)的特徵:有原因的結果比無原因的結果發生概率大多少。結果e與可能的原因c之間的關係可用以下方程描述:(Paul Thagard,2007)



而語言學當中的語境理論(the theory of context)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因果關係的使用。

另外,流行病學也對病因的概念提出了許多描述,並且有許多爭論。最著名的就是統計學家費雪(Sir Ronald Aylmer Fisher, FRS,1890-1962)對於吸煙導致肺癌的爭論(David Salsburg,2001)。而Susser(1981)所撰《流行病學的概念與策略:因果關係的邏輯》,也相當程度地探討了流行病學的因果概念。

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中醫的病因概念,例如馬梅青在《試論中醫病因學說及其發展》一文中所論述:

病因學說的形成:

中醫學認為,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為病因。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病因學說已具備了雛形,《左傳•昭西元年》記有醫和給晉侯診病時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提出了六淫致病。《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病因學說的基礎,首先將複雜的致病因素分為陰陽兩大類,《素問•調經論》曰:“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並根據天人相應的思想,運用五行學說將六淫、七情、飲食勞倦與人體之間建立了廣泛的聯繫,指出其致病特點。東漢時期,張仲景《金匱要略》對病因進行了重新分類,“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這三條儘管指的是六淫邪氣和房室蟲獸所傷二種,但較《黃帝內經》陰陽分類方法前進了一步,而為《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的三因分類法奠定了基礎。到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提出了著名的“三因論”,其云:“凡治病,先須識因,不知其因,病源無目。其因有三:曰內,曰外,曰不內外。內則七情,外則六淫,不內不外,乃背經常。”六淫者,寒、暑、燥、濕、風、熱是也;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也;如飲食饑飽,叫呼傷氣,蟲毒金瘡,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在傳變途徑上,六淫為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七情乃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鬱發,外形於肢體,為內所因;其不從邪氣情志所生者,為不內外因。同時,還認識到各種致病因素之間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常常相互間雜致病。可以說,“三因論”標誌著中醫學病因理論的成熟。宋代以後,中醫病因學說理論又經過了補充和發展,如吳又可的“戾氣論”,認為“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之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補充了陳氏對六淫認識的不足。隨著時代的發展,中醫病因學說也在不斷地發展。(馬梅青,2003)

在中醫的病因論述上,最被大家視為特色,並且認為是優於西方醫學的觀念的,就是「陰陽平衡的概念」。不過事實上,「平衡」的概念,一直是西方「體液學說」的重心:「希氏(Hippocrates)文集對疾病提供了多種多樣(常常是相互衝突的)解釋,認為健康與疾病是某種型式的平衡與不平衡造成的。有時這是某種元素(組成人體和宇宙的基本單位)的平衡,有時是液體(或體液)的平衡,有時是『能量』(熱和冷、甜和酸)的平衡,有時是流動的平衡。」(Roy Portey,2007)而希波克拉底大約與中國的孔子同時期。雖然西方醫學早已不使用「體液學說」之中的平衡這一哲學概念來指導臨床,但事實上,本研究認為,現代中醫對於「陰陽平衡」概念的應用,也近似於一種哲學概念上的事後諸葛,而並不是像一般人認為的是實在的病因概念。

另外最為中醫界驕傲的,還有吳又可(1582-1652)的「戾氣論」,一般認為近似於現代微生物感染源的概念,而感到自豪。事實上,在16世紀,「義大利的外科醫生,伏拉卡斯托羅(Girolamo Fracastoro)第一次引進了疾病的『傳染理論』:他在《論梅毒或法蘭西》(Syphillis, Sive Morbus Gallicus, 1530)中提到,梅毒的傳播是通過人接觸傳播『種子』來進行的」(Roy Portey,2007)

本研究並不是要貶低吳又可的理論價值,相反的,吳又可的「戾氣論」,可以說是對於疾病傳染現象所提出的一個天才性的理論假說。而本研究也會藉著探討吳又可「戾氣論」在中醫理論中的地位,來發現中醫治療以及病因學說的本質特色。

另外,關於中醫病因學說的內涵和本質,馬梅青說:

中醫對病因的認識,並不注重其客觀實在,而主要是根據病證的臨床表現,通過分析疾病的症狀、體征來推求病因,即所謂“辨證求因”,再據其推求之“因”,來“審因論治”。如六淫學說,是根據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把人體疾病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結合自然現象屬性,進行廣泛的比較、聯系,來推求病因。並非研究自然界六種不同氣候對人體的影響,而是研究由於氣候因素而導致機體作出類似自然現象的病理反應,再據其病理反應與自然現象相互類比,進而得出的一種模擬“病因”。如患者所患發熱惡風、頭痛、汗出、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緩,其證與自然界“風”的屬性相類,因此,辨證求因,得出病因為“風邪”。七情學說亦是將疾病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病理反應,與人類七種情志變化進行類比、聯系,或直接將表現出的某一情志變化稱之為某一情志病因。如患者易怒、煩躁、兩脅脹痛、頭脹痛,其因稱之為“怒”。這種病因,實質上是“怒則氣逆”的一種病理反應。痰飲、瘀血更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性代謝產物,是疾病某一階段的病理本質的高度概括,亦為辨證求因所求得的一種象徵性病因。疫癘之氣、飲食勞逸、蟲毒所傷雖不像六淫七情那樣明顯,但亦是多由病證推導所致。這種模擬病因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原始病因,它早已超越了自然因素的範疇,超越了病因學說的範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病理本質的一種高度概括,具有病因和病機的雙重含義。

這種以機體反應為核心的病因學說,其優勢在於綜合性、整體性和動態性。同時,也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一是混淆了病因病機之間的界限。以臨床症狀為依據,以病因為結論,病因已經具備了病機的意義。二是推導方法存在缺陷和不足。立足於臨床症狀和體征推導模擬病因,導致了沒有推導不出的病因,同時推導出的象徵性病因用於指導用藥有一定的意義,但不能有效地用於預防疾病。三是無法客觀驗證或證偽。這種病因與客觀存在的致病因素不能簡單地對等,具有較大的遊移性和模糊性,既不能進行證實亦不能證偽。(馬梅青,2003)

以上論述,基本上反映了本研究的部分內涵,但卻缺少認知機轉的描述,以及古籍文獻的語言學分析,最終導致得出了「中醫對病因的認識,並不注重其客觀實在」這樣的論述。事實上,與其說是中醫「不注重」,不如說是「無法注重」客觀實在的病因。但這點基本並不影響中醫的臨床治療,甚至陰錯陽差的導致中醫在臨床治療上的卓越療效,關於此點,本計畫也會詳細探討。

另外,中國醫學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也對其病因理論進行了思辯與革命,產生了在病因方面追求極簡的「古方派」。例如後藤艮山(1659—1733)捨棄傳統病因論,認為「一氣滯留」是引起所有疾病的原因。而吉益東洞(1702-1773)之「萬病一毒論」,即言所有疾病「皆由一毒」所致。東洞對陰陽五行、運氣病因等,皆視為臆說,故其論病,強調據臨床實際,隨證用藥,「不拘病因」。(張國霞,肖照岑,2003)

而研究日本漢方醫學史最中肯詳盡的專著,首推廖育群所著之《遠眺皇漢醫學─認識日本傳統醫學》,本研究也會就日本漢方醫學的歷史,進行其病因觀點的研究。另外,廖育群所著《阿輸吠陀︰印度的傳統醫學》,也是本研究參考的對象。



(四)研究方法及步驟

1.哲學方法:

本研究首先進行哲學方面的思辯,探討「因果關係」的內涵。

2. 語言學、史學、認知心裡學方法:

使用語言學及認知心裡學方法,分別探討中西醫學史、日本漢方醫學史及印度傳統醫學史在病因方面的論述。

3.流行病學方法:

研究現代流行病學對於病因的概念。

5.中西醫比較方法:

最後比較中西醫在病因概念上的異同以及優缺點,並對中西結合提出建議。

(五)預期結果

本研究透過語言學及認知心裡學的方法,研究中西醫學病因的歷史,以及流行病學病因的概念,最終將能釐清以往在中西醫這兩種差異極大的理論體系下,對於病因的模糊觀念。並且能夠藉此突破中醫西理論術語的障礙,便於提取中西醫各自的優點,以進行中西醫合作,甚至中西醫結合。最終將為現代醫學的進展帶來啟發,以矯正現代醫學以「疾病」為『醫學科學』的研究目標,達成以「健康」為『科學醫學』的研究目標之人本醫學。



(六)參考文獻

David Salsburg著,葉偉文譯(2001),統計,改變了世界,第1版,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The lady tasting tea: how statistics revolutionized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ennekens, C. H., and Buring, J. E. (1987). Epidemiology in medicine. Boston: Little, Brown.

Hume, D. (1740),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967,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es Gleick著,林和譯(1991),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第1版,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381。Chaos

Jörg Blech著,張志成譯(2004),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學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第1版,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Paul Thagard著,劉學禮譯(2007),病因何在──科學家如何解釋疾病,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27. 137。How Scientists Explain Disease

Popkin, R. & Stroll, A. (1993) Philosophy. Oxford: Reed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Ltd.

Roy Portey著,張大慶主譯(2007),劍橋插圖醫學史,第1版,濟南:山東書報出版社,35. 63。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Medicin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cine(2006)

Susser, Mervy著,江東亮,陳建仁合譯(1981),流行病學的概念與策略:因果關係的邏輯,第1版,臺北市:省公共衛生實驗院

陸廣莘(2001),「中西醫結合需要從醫學模式上突破」,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2001年5月,164

馬梅青(2003),「試論中醫病因學說及其發展」,山東中醫雜誌,第22卷,第8期,2003年8月,451-452

張國霞,肖照岑(2003),「日本漢方醫學古方派的崛起與發展」,天津中醫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3年3月,30-31

廖育群(2007),遠眺皇漢醫學─認識日本傳統醫學,第1版,台北:東大出版社

廖育群(2002),阿輸吠陀︰印度的傳統醫學,第1版,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七)需要指導教授指導內容

定期與指導教授討論本研究的進度,並希望教授能從中指導,彌補學生在中西醫專業上,以及流行病學、公共衛生上學識的不足,並在研究論文的繕寫上,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2 則留言:

  1. 同是天涯淪落人2012年5月28日 上午10:50

    加油

    回覆刪除
  2. 我本身是哲學系的



    看到你的專題研究



    頗感興趣



    畢竟 西醫與中醫



    確實著實有著



    致命而自己卻不知其短的弊病



    而你也提出休謨跟羅素



    欲破除人為或



    人們視之理所當然的連結



    來支持因果連結是虛無的論點



    但他們同樣被後代批判



    終究 有些連結



    特別是當今自然科學如此興盛



    即是因為物質.物理



    如此確鑿的因果性



    導致此種理論無法被推翻的原因



    許多西醫堅信



    只要把表象的徵狀解決



    一切交給自己的恢復力



    然而 根治性的解決



    反而是依賴直觀而成



    中醫的治療



    這些確實是很棒很棒的研究



    但我說實話



    或許致命的一點



    在於開頭



    您在開頭的口吻



    或許惹惱了一些人



    而且 你說因果連結那邊



    說實話 中途有些許脈絡模糊



    導致我無法細看



    他們需要審核的資料甚多



    儘管我也肯定您的研究



    也可能流於淺俗的看法



    導致不看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