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連同精神科以及我們學校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人一起聽了我們黃榮村校長的演講
內容是討論情緒與理性在決策所扮演的角色的議題
一個是以後我想走的科
一個是以後我想讀的研究所
所講的又是我這半年左右潛心研究的議題
我應該是會感到收穫良多......
黃校長從囚犯的兩難,接著透過一些實驗
試圖介紹這幾十年來經濟學、心理學界對於人類決策機制的範式的演變:
古典的經濟學認為,理性的人為了最符合自己(當下)的利益而做決策→
John nash賽局理論提出了nash equilibrium,揭示了原來最符合自己當下利益所做出來的決策反而不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
Kahneman以及Tversky等心理學家透過實驗發現人在做策的時候並不像是經濟學家所說的,為了符合自己當下的利益而做出理性的行為,而是常常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而做出不符合自己當下利益的行為→
經濟學家湯馬士謝林以及研究合作行為的生物學家們發現,原來人類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而做出不符合當下利益的行為,從長遠合作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利益的。
最後,黃校長提出了一個說法:
人類的情緒是secondary於primary的理性的,secondary的情緒反應,事實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是理性的行為」。
不過,黃校長接著又提出: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人類理性以及情緒的神經機制並不相容,因此這種人類的情緒其實是理性的說法是有問題的!
聽了很是讓我驚訝。
其實,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情緒反應其實是理性的行為這個說法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因為就如同我前面所介紹的,美麗境界的男主角john nash所發現的理性行為並不會為自己帶來最大的利益,
於是演化的過程就讓我們人類產生了非理性的機制例如情緒,而我們人類受情緒影響所做出來的決策,反而能達到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的最大利益。
要瞭解演化心理學的概念,可以從下面的例子來瞭解:
電視台舉辦「狗狗百米賽跑」,冠軍獎金一萬元。小明為了那獎金一萬元,於是帶著他的狗狗小黑去參加。
但是小黑並不知道什麼是百米賽跑,因此,門開了不會馬上出發,也不會照著跑道跑,更不會全力衝刺。
因此,小明就站到終點去,拿著一塊牛排來引誘小黑,結果,小黑果然得到了冠軍,拿到了獎金一萬元。
那麼,小黑在百米賽跑比賽中全力奔向終點,到底要說是為了那塊牛排,還是要說為了得到冠軍呢?
為了得到牛排的「食慾」,為了得到獎金一萬元的「理性思考」,究竟哪一個才是小黑全力奔跑的「機制」呢?
我們當然會認為,小黑在奔跑的那個當下,完全是「為了」滿足食慾的,因此,「食慾」才是小黑全力奔跑的「機制」,就如同「情緒」是人類做出非理性行為的機制一樣。
但是,假設小黑在比賽完之後,忽然得到了無比的智慧,小黑瞭解到了,原來比賽得到冠軍,可以得到一萬塊的獎金。
於是小黑就想:「我在比賽中全力奔跑的行為,還滿理性的嘛!」
這就好像人類在經過上萬年的演化之後,終於發展出了演化心理學,瞭解到:原來人類那些乍看之下受到情緒等非理性因素影響而做出來的決策,從長遠的角度看來,其實是理性的!
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縱使小黑瞭解了自己的行為其實滿理性的,在下一次的百米賽跑,
小黑依然還是會為了那一塊牛排,而不是得到獎金一萬塊而努力;
食慾還是小黑的機制,而不是理性
非理性其實是理性的!
怎麼會這樣?
其實,這需要從語言哲學的角度來分析。
熊貓是黑的也是白的,這句話矛盾嗎?
嚴格來說並不能說這句話矛盾,而應該說「用詞不精確」罷了。
熊貓本來就有部分的毛是黑的,部分的毛是白的,
因此熊貓是黑的也是白的。
這句話不過是一種文學上追求表面上矛盾形式而達到修辭效果的句子,
我也很愛用這種修辭形式,
事實上也沒有人會不瞭解「熊貓是黑的也是白的」這句話的意思,因為大家都知道熊貓長什麼樣子。
這句話之中,「黑的」所描述的是熊貓身上的黑色的毛,而不是整隻熊貓;
「白的」所描述的是熊貓身上白色的毛,而不是整隻熊貓。
兩者描述的根本是不同的對象,而不是針對整隻熊貓,因此,這句話完全沒有矛盾。
而這句話之所以看起來矛盾,完全是因為為了達到修辭效果而用詞不精確的結果,
而不是因為什麼「白色的毛與黑色的毛的生長機制並不相容,因此熊貓不可能是黑的也是白的」。
「做決策時,人的情緒反應,其實長遠看來是理性的」,這句話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句話之中的「情緒」所指示的的,是人類在做出決策行為時,腦中所產生的一種「決策機制」,
這種決策機制完全是「情緒性的」,一點都不理性。
而所謂「長遠來看是理性的」,之中的「理性」,並不是在描述做「決策的人」腦中的決策機制,
而是去形容這個決策做完之後,所帶來的有利結果,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是很理性的。
事實上,「理性」這個詞,原本是形容做出符合當下利益的決策的人腦中的機制的。
這也就是真正相對於「情緒」、與「情緒」矛盾、與「情緒」神經生理機制不相容的所謂「理性」。
但是在「做決策時,人的情緒反應,其實長遠看來是理性的」這句話裡,
「理性」的用法,如上所述,描述的並不是腦中與情緒相對的機制,
而是對於旁觀者從長遠的角度分析而得到的結果,
所做的一種「隱喻」。
因此,認為「因為情緒與理性的腦神經生理機制不同,所以上述經濟學家以及演化心理學家所做出的有關人類決策行為既情緒又理性是錯的」,
這種想法完全是不瞭解「隱喻」在日常語言所扮演的角色的關係。
這就完全像是「自私的基因」理論所遭受到的誤解一樣
自私的基因理論認為基因是「自私」的,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讓人方便理解的隱喻,畢竟自私本來是用來描述「人類」行為的用詞,至於「基因」,怎麼可能會自私呢?基因有大腦嗎?
但是人們卻誤解這個理論,以為原來「人類」所有的行為追根究底都是自私的。
甚至有些人還拿自私的基因理論,作為自己做出「真正意義上的自私行為」的藉口。
人類本來就是自私的啊!我的自私行為很合理,
人類本來並不自私,自私的是基因。
我們生活中常常充滿了這種隱喻行為。
舉個例,我們說母螳螂(還是蜘蛛?我忘了)交配之後馬上把公蜘蛛吃掉,
是一種很「殘忍」的行為。
這種說法,就是一種隱喻。
事實上,「殘忍」這個詞,本來是「人類」拿來形容「人類」所做出的某些讓「人類」無法忍受的行為,
在螳螂(或蜘蛛)的心中,是完全不會有這種感覺的,
否則他們也不會這麼做了。
而說不定他們在他們的心中,還會感覺這種行為是「愉悅的」認為這種行為是「道德的」
(注意這裡的「愉悅」以及「道德」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所做出的隱喻)。
隱喻會造成邏輯上的矛盾,但是沒有隱喻,人類甚至不能瞭解任何事情。
所以,哲學這門學問看似在打嘴砲,解決不了什麼大問題,
但是沒有哲學的思維,卻會平白無故產生許多假問題,以及回答這些假問題的可笑答案。
你的文章越來越像科普叢書了,有趣又有深度喔
回覆刪除ㄎㄎ
回覆刪除多回一點這類文字
我才有動力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