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0日 星期六

醫療制度與社會公義淺議

要設計一個美好的醫療制度,好難阿!



經濟制度也同樣難。

從最早的封建制度「貧富差距大,有權者有錢」,

到共產制度「想要人人都有錢,卻是人人都沒錢」,

到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大,有錢者有權,加速消費地球」,

似乎又回到了原點,而且更糟。

人類看來還沒找到最理想的經濟制度。



之前看一篇社論,

提到某個人所認為最好的政治制度,

就是假設有個「身份抽獎機」,

當你設計完這個政治制度後,

你必須從中抽出一個身份,

而任何一種社會上的身分被抽到的的機率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假如你設計完台灣的政治制度後,

你有兩千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會成為陳水扁,

也有兩千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會成為某位拾荒老人。

政治家,必須抱持著這種心態,來治理國家。



我想醫療制度,也該如此。



公平、好品質、低價格,

表片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

實行起來卻是處處衝突,處處矛盾。



現今的醫療制度,

生病的人越多,醫生賺的錢越多,

如此,醫生怎麼會希望人們都不生病呢?



奧修在《靜心與健康》一書裡說:

孔子認為,良好的醫療制度,應該每個醫生有自己負責的病人,

醫生有基本的薪水,假如病人生病了,

醫生就要扣薪水。

我是完全沒有在其他地方聽說孔子說過這樣的話啦,

不過這個制度的確不錯,

相對的,真的要實行也有困難。

要怎麼分配醫生的病人呢?

不過,總之,使病人的利益(健康)與醫生的利益(薪水)

導向相同,的確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醫療,是為了人民的健康。

但是,什麼又是健康呢?

肚子痛,藥吃下去,馬上就不痛了,

病人馬上會覺得你「醫術高明」

也不管這個藥是否會付出更大的健康代價。

如此,有哪個醫生,願意認真找出病因,

拔除病根,而不是快速地治標不治本呢?

瀕臨死亡的病人,你能把他救活,並且延長他生命,

而不論是否活得痛苦,活得有意義,

病人的家屬就會感動萬分,覺得你是「華陀再世」。

如此,有哪個醫生,願意提早截斷病勢呢?



更甚的是,病患意識抬頭,動不動就告醫生醫療疏失,

好像想搾乾醫生,

於是,越來越多怕一個不小心被告而見死不救的醫生。



曾經看過探討醫療疏失的節目,節目提到:

五十年前的機師不會比現在的機師更大意而不小心,

但現今的飛機失事率卻降低許多,

除了科技的進步之外,

重要的還是制度如何去防止疏失所造成的傷害。

因為,機師也是人,人都會犯錯,無可避免。

該如何減低錯誤所造成的傷害,才是重點。



而醫生也是人,「醫生不是天使」。



再者,健保制度,固然照顧了弱勢族群,

但問題也的確不少。

每個病人只補助低廉的藥費,

又有哪個醫生願意開較貴卻較有療效的藥呢?

利用點數來決定收入,利用病人數來決定點數,

於是病人在醫生眼中,真的變成一點一點,走進診療室。

於是醫生只會集郵般地累計點數,

而縮短問診時間。



另外,健保費用便宜,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

更便宜的價格,

沒道理品質會更好。



某些醫學影像檢驗,

健保規定,檢查出來有問題的話,

健保才補助,

檢查出來是正常的話,

健保不補助。

你是病人,你要怎麼決定該不該做檢查呢?

真矛盾阿!



要設計一個美好的醫療制度,好難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