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出一本書,書名叫做__《你想變成趙建銘嗎?__給大學生及教育者》。
今天在圖書館苦讀胚胎的時候,一直心不在焉。
因為,看著眼前的胚胎共筆,實在覺得,每一句話,都像是,「冷知識」。
所謂冷知識,就是某件事情,你不知道也不會死;知道了,最多是嘴角輕輕上揚三度,
你的人生不會因此冷知識而更有意義。
當然,我現在只是個學生,我未來可能會變醫生,但還不是。
所以,現在我說念這些東西以後沒用,也不代表真的就一點用都沒有。
那麼,姑且先說「念這些東西,我現在覺得以後會沒用」好了。
正所謂「以古鑑今」,以前的我,又是怎麼想的呢?
以前的我,認為念歷史有什麼用嘛!背這些1832年、5566年的,
我就能像歷史課本前言所說的一樣,「以古鑑今」嗎?
那麼,現在呢?歷史有用嗎?
有!
歷史太好玩了!
最近買了《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萬古江河》(寫中國歷史的書),
發現歷史真的很好玩,於是,我開始回憶,小學、國中、高中,
學了哪些歷史呢?
令人驚異地,發現我擠不出任何東西!
雖然以前討厭歷史,但也不得不念,升高中的考試,成績也能讓我上建中,
升大學的考試,社會科基測也有十二級分。
但是,這些都是屁嘛!我所認真記憶的歷史課本,在我的記憶史中,
卻泛黃、發黴得比國中讀的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大帝》還嚴重。
以前的我,認為念英文有什麼用嘛!
於是,國中時期,除了課本上的單字,我絕對不多背。
那麼,現在呢?英文有用嗎?
有!
英文超有用的!
上個暑假去香港開「美其名為亞洲醫學生會議,實際上為亞洲醫學生聯誼會」,
回來之後又接待交換學生,真的覺得,會英文真的太好玩了!
那麼,我後悔嗎?我後悔當時沒有更認真學英文嗎?
不,我不後悔!
當時,有人告訴我,用英文跟外國人交談是那麼爽的事情嗎?
沒有!
於是,當時我不喜歡英文,而理所當然的不認真學英文。
因為,不喜歡學還認真學,很痛苦。
現在,喜歡學而學,很快樂。
正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原本好像是鼓勵我們平時多讀書的。
但是,紫薇大師張盛舒卻解釋為「書到用時方恨少,恨少方需多讀書,才是真諦」。
正所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既然如此,我們不去追求自己有興趣的知識,
卻追求考試能得到高分的知識,
然後等著考完試之後忘記,殆已!呆矣!
賴聲川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中認為,古人追隨孔子是求智慧的,
現代人上大學卻只是求知識。
我一直覺得,有些大學老師很可憐。
例如教大體解剖的、教普通化學的、教生物化學的......。
看他們在台上教書,真不知道該叫他們「老師」,
或者是「原文課本的中文翻譯機」。
在大學,好像很難覓得「教導智慧」的老師,至少在我的大學。
王文華在《史丹佛的銀色子彈》中提到,史丹佛的學生,
如果認為老師上得不好,那他們寧可蹺課去圖書館自習,
而不是浪費時間在課堂上。
那麼,什麼叫上得好?
在台灣,至少在我的大學,
當一個上課上得好的老師,好像還挺容易的,
因為,「上得好」,等於「認真教學」。
(關於所謂教學認真的老師,正是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題)
曾經聽黃安說過一個故事:
德國的軍人,又勤奮又聰明的,當然位階最高,再來才是又懶又聰明的,
接著,又懶惰又笨的的,只能當大頭兵。那麼,又勤奮又笨的人呢?
抓去槍斃!
這個故事其實很有啟發性,尤其是對台灣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勤奮踏實、「食苦打拚」造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台灣人,好像很推崇「勤儉努力」。
不管面對什麼情況,都是「忍一忍,很快就過去了」。
這有什麼不好的呢?
我終於要呼應主題了,趙建銘,或許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我們「不問課本帶給了我們什麼,只問自己為課本作了什麼」,
也就是,不去想「我讀這些有個屁用阿?」,
只會「咬著牙,拼過期末考,等著下一個期末考再咬牙」,
那麼,或許地球會毀在你手上。
你知道,世界上的核武,可以毀滅地球幾次嗎?
一次就夠了阿!事實上卻是好幾十次。
你知道,新聞上的食人魔,到處受人指責,
但是,美國的商人卻餵牛吃牛肉嗎?
你知道,當我們還在為了藍色綠色而爭吵時,
天空已經被工廠廢氣污染得不再蔚藍,
熱帶雨林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而不再鮮綠嗎?
你可能會指責那些人,那些破壞大自然的人,
但是,當你終於通過重重的考試,得到了一張張的文憑,
爬上了高高在上的地位時,你又能做出任何有益於大眾,
卻違反你個人利益的決定嗎?
如果你現在就不問你學胚胎學對你以後當醫生有多少好處,
只因為老師要你念,不念就把你當掉,所以你十分努力地念,
那麼,我不相信,以後老闆叫你壓榨外勞,
不然就fire你的時候,你會勇敢地說不。
以後公司叫你研發生化武器的時候,你又會勇敢地說不?
以後國家叫你做不人道的人體實驗的時候,你又會勇敢地說不?
或許,你可以把這篇文章,當作一個未來想當中醫師,
卻讀胚胎讀到「起痟」的人,所發的夢囈吧!
其實胚胎....很有趣啦
回覆刪除對我而言
一開始很厭惡 念久了 還蠻有趣的
有沒有用處的話
至少讓我了解一些可能用不到卻會想知道的事
是阿~
回覆刪除我念大體課本還有那個網站的時候也是覺得很有趣阿~
可是我也不能因為自己的感覺就對醫學教育做出不客觀的評論,
畢竟就算是要我背圓周率背三十位數好了,
雖然我一開始會覺得很無聊,
但是被到後來一定是會有成就感跟一種爽感的,
我卻不能因為我的爽感而逼大家都背圓周率三十位數。
不過你能讀胚胎讀到有趣還真不簡單...
一開始主要是覺得很厚 語句敘述感覺又不太順暢
回覆刪除一大堆名詞又沒聽過 所以會厭惡
可是後來家教時的空檔 看醫生的空檔 都帶在身邊看
看久了習慣之後 就覺得 胚胎真是神奇
而且配合大體一起看 更神奇
不單單只是爽感 而是知道了人體結構的前因後果
所以才覺得有趣吧
若要說是冷知識的話
其實很多都是冷知識
專業科目不都是這樣嗎
只是學習科目間一定都會有關連性
只是看你能不能從中找到神奇之處囉
(生理實驗除外-﹍-)
神解其實也很有趣
好啦 算了 我知道你討厭西醫
只是我兩個都能接受就是了
我沒有討厭西醫啦
回覆刪除像生理就很有趣阿
而且西醫也討厭大體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