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

我話《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其二2

帝曰:願聞其狀。歧伯曰:傷寒

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


這裡使用的文字還滿簡單的,只有幾處需要說明一下。


「少陽主膽」,這句話聽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我們看《太素》、《甲乙經》、《病源》都是寫作「少陽主骨」,

就值得我們探究了。

綜觀整篇文章,

前面說「陽明主肉」,不是說「陽明主胃」。

說「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

再者,《靈樞‧經脈》說:「膽足少陽之脈......是主骨所生病者」。

不過我們再看《靈樞‧經脈》還說:「

肺手太陰之脈......是主肺所生病者......

大腸手陽明之脈......是主津液所生病者......

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

脾足太陰之脈......是主脾所生病者......

心手少陰之脈......是主心所生病者......

小腸手太陽之脈......是主液所生病者......

膀胱足太陽之脈......是主筋所生病者......

腎足少陰之脈......是主腎所生病者......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是主脈所生病者......

三焦手少陽之脈......是主氣所生病者......

肝足厥陰之脈......是主肝所生病者。」


首先五藏經脈是主自己的臟腑所生病者,沒問題。

不過我們看到「胃足陽明」卻是「主血所生病者」,

「足太陽之脈」卻是「主筋所生病者」,

這不是和這裡所說的「陽明主肉」、

「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矛盾嗎?

矛盾就矛盾,古人寫書不是為了不矛盾而寫的。

根據《內經素靈考》一書,《靈樞》跟《素問》其實是兩本書,

而甚至《靈樞》的各個篇章是分散於先秦兩漢之間完成的,

其中《靈樞‧經脈》作於東漢末西漢初,

《素問》的各個篇章則大都晚於《靈樞》形成。

所以,這裡「少陽主骨」的理論可能來自於《靈樞‧經脈》,

或是《靈樞‧經脈》跟《素問‧熱論》的理論來源部分相同。

(根據《內經素靈考》,《靈樞‧經脈》理論來源於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以及《陰陽十一脈灸經》,《素問‧熱論》理論來源則是《陰陽十一脈灸經》)


好,接著回來談本文。

這裡出現了巨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六經,是什麼?

就像我上一篇文章講的,要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要能不答錯問題。

所以我們先來看清楚題目。

我要問的是,「這裡出現的六經是什麼?」

要回答「這裡出現的六經是什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這篇文章找答案,

否則就算答案再完美,也是枉然。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們看看文章裡說:「

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

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

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很明顯的,這裡的六經是指經絡,而且是足六經而不是手六經。

好了,我們解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真正困難的問題來了。

「為什麼是足六經,而沒有手六經?」

也就是因為這裡,後世才有「傷寒傳足不傳手」的概念,

然後又將這個概念套用在傷寒論身上。

我說過了,傷寒論先不要進來攪局,我們再回到素問。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個偉大的醫家已經回答地很好了,

張景岳在《質疑錄˙論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中說:「

傷寒傳變,止言足經,不言手經,原本《內經》熱病論中六節之文也。自草窗劉氏不明其理,創論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誕妄欺人,莫此為甚。人之金、火兩臟,不過以五行為分屬,豈有真金、真火, 故不能傷乎?至陶節庵易之以傷足不傷手。夫既不傷手,何手六經之見症,亦變見于傷寒症中也?再觀本經云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手經亦在其中矣。故仲景有心、肝、肺、脾、腎五臟之絕症。顧本經不言手經者,以傷寒表邪也,欲求外症,但當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盡之,手經無能遍也。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而手經即在其中。此本經止言足者,為察周身之表証也。疑義至今,皆惑于劉氏之妄言耳﹗況人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裡,經絡為表。在表者手足各有六經,是為十二經脈。以十二經脈分陰陽,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裡。以十二經脈分手足,則足經之脈長而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經之脈短而近,皆出入于足經之間, 故凡診傷寒者,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 」

這裡講得多麼的清楚啊!


瞭解了張景岳的解釋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素問》的姊妹作《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的一段內容:「

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黃帝曰:其中於陰,奈何。歧伯答曰:中於陰者,當從臂胻始,夫臂與胻,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黃帝曰:此故傷其藏乎。歧伯答曰: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藏,故邪入於陰經,則其藏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府,故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府。」

這裡清楚的表明了古代的人體模型理論。

我再補充周學海在《讀醫隨筆》裡的一段,來更好地說明內經的人體模型。

「三陰三陽者,天之六氣也,而人身之血氣應焉。然血氣之行于身也,周流而無定;而三陰三陽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分,則何也?人身三陰三陽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氣血之殊性以取義也。《素問》之敘陰陽離合也,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太陰之后,名曰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由此觀之,三陰三陽以人身之部位而定名也,不昭昭乎?部位既定,由是經絡血氣之行于太陽之部者,命曰太陽經;行于少陽、陽明之部者,命曰少陽、陽明經;行于三陰之部者,命曰太陰、少陰、厥陰經。故膀胱為寒水之經,水,陰也,而曰太陽,以其行于太陽之部也;而小腸之為太陽無論矣。心為君火之經,火,陽也,而曰少陰 ,以其行于少陰之部也;而腎之為少陰可知矣。若血氣之行于經脈者,則三陽之血氣,亦營運于三陰;三陰之血氣,亦運行于三陽,豈有陰陽截然畫界者哉?是故經絡之三陰三陽,以定人身前后、左右、表裡部分之名者也,而血氣之陰陽,仍各從其臟腑之本氣求之。不得因其經之行于三陰,遂謂其臟之本氣皆陰也;因其經之行于三陽,遂謂其腑之本氣皆陽也。」

就像彭子益在《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中說的,人體就像一個橘子,

有裡面的果肉,以及外面的皮。

人體的五臟六腑在內,經脈絡脈皮膚在表,而又根據非醫學原因的命名原則,將體表的經絡分別命名為手足六經。

但是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五藏(陰藏)的經絡剛好在人體的陰面(手足不被太陽照到的地方,而軀幹部分不分佈於體表)?為什麼六府(陽藏)的經絡剛好在人體的陽面(手足被太陽照到的地方,而軀幹部分則分佈於前側後三表面)?」

我提出了幾種假設:

1.古人先將經絡依照體表的分佈而分為陰經陽經,再將陰經所屬臟腑歸類為五藏(陰藏),陽經所屬臟腑歸類為六府(陽藏)。

從這個假設我們可以推導?幾個結論以及疑問:

第一,古人勢必直接能「覺知」到體表的經絡與內在臟腑的所屬關係。

第二,如果說五藏與六府是因其所屬經絡在體表所在位置而劃分的,

那麼為何剛剛好五藏(主藏精、主五神......)六府(主消化為主、中空)又如此地不同?這些不同與經絡在體表的為置有關嗎?

2.古人先依照內在臟腑的特性,而歸類為五藏(陰藏)及六府(陽藏),

再將體表屬陰的經絡分配給五藏,屬陽的經絡分配給六府。

這麼說,臟腑與經絡的相配是又是怎麼決定的呢?

(事實上,根據出土文獻,最早的經脈敘述真的沒有與臟腑相配)


無論如何,上面所討論的,多少有點涉入概念問題,

我們盡量直觀的討論實象,即便討論的本身就不直觀了。


直觀的結論是:體表被太陽照射到的經絡,內在會連屬到主要是行消化功能的臟腑上。反之則否。當然這要先有個前提,就是目前認為的經絡與臟腑連屬關係是正確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忘記在哪裡看過一種說法:

消化功能需要許多能量,因此六府的經絡才會分佈在體表的陽部,

以吸收太陽的能量。

這是一個不錯的講法,大家參考參考。

2 則留言:

  1. 所以說,為何傳足不傳手是指說犯於表嗎?

    而陽經是因為它路徑長,遍於週身才有這個特性對吧?

    其實手經的病也包含在足經是吧?



    另外啊…

    讀醫隨筆這一段有點不太好懂

    我覺得還是要用圖解比較好懂XD

    回覆刪除
  2. 所以說,為何傳足不傳手是指說犯於表嗎?

    而陽經是因為它路徑長,遍於週身才有這個特性對吧?

    其實手經的病也包含在足經是吧?



    嗯嗯沒錯沒錯



    我後面會講得更詳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