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5日 星期一

我話《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其二3

這裡還有個有趣的問題:

古人到底是先將體表分為六經等六個區域,再為通過此六個區域的經絡命名,

還是先命名六條經絡,再利用六條經絡的所屬區域來劃分體表?

周學海所引用的《素問‧陰陽離合論》,描述的是古人利用天人合一的概念,

為人體的前側後陰陽分為六個部分的情形。

周學海將此解讀為古人將人體體表分為六個部位的過程,再推論古人藉此而命名經絡。

事實上,這段文字,同樣可以解讀為古人直接為經絡命名的過程。

就好像我指著某個方向說:「那邊是北」,我指的可能是北方的一大塊區域,也可能指的是北極點。

總之,之所以要討論這個問題,其實是要說明,爭論六經是經絡還是分部,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為說不定古人自己也沒分那麼清楚。

說來說去又是語言學的問題。

上面這段講得好爛。

接著我們看
《素問‧皮部論》說:「

黃帝問曰:余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歧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

這裡描述的是古人怎麼將皮膚分區的。

是根據體表所過之經絡來命名所過之區域的。

但是,這是由這裡所得到的結論,我不會把這個結論套到《素問‧陰陽離合論》上,然後說《素問‧陰陽離合論》所描述的就一定是古人為經絡命名,而不是體表區域命名的過程。



接著繼續看《素問‧皮部論》:「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

傳入於,留而不去,傳入於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毛也,泝然起毫毛,

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

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稛破,毛直而敗。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歧伯曰: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帝曰善。」



由此,我們來講講邪氣是怎麼侵犯人的。

為了方便討論,這裡用寒邪作例子。



寒邪侵犯體表皮毛,接著由腠理入侵絡脈,再來是經脈。

這個階段,我們叫作表寒證。

表寒證,因為寒氣侵犯人體,人體便會惡寒。

而人體在體表負責保衛的陽氣,也就是衛氣,便亢奮起來,以對抗寒氣,表現為脈浮。

衛氣平常也具有溫暖體表的功能,現在忙於對抗寒氣,本身受損,人體也會因而惡寒。

接著,因為衛氣亢奮且受損,不能平靜,導致某些人產生肌肉疏鬆的反應,因而脈緩,也就是脈不緊,以及汗出,

這我們叫作表寒虛證,用桂枝湯治療。

又有些人,肌表被寒邪凍得緊縮,因而脈緊無汗,骨節疼痛,這我們叫作表寒實證,用麻黃湯治療。

衛氣,也就是體表的陽氣,因為對抗寒氣而漸漸消耗,人體當然要從體內運出更多的陽氣來支援。

如果人體的先天陽氣不足,也就是表寒裡陽虛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於是有些人的腸胃系統便過度亢奮,以協助外在陽氣對抗寒邪,產生裡熱證或裡實熱證,我們分別用白虎湯承氣湯來治療。

有些人的腸胃太虛,裡面的氣一往外面去支援衛氣時,便產生了裡虛寒的理中湯證。

如果陽氣從體內運輸到體外的過程出現了問題,我們叫作半表半裡證,用小柴胡湯治療。



講了那麼多,都不是在講素問。



素問桂枝湯麻黃湯的,常見的是針刺療法。

而針刺療法是怎麼治病的呢?

基本上是「經之所過,病之所治」

也就是說,哪條經絡上的症狀,就針刺那條經絡。

所以,只知道表寒證還不夠。

於是,便出現了用經絡分病的情形。



重點是:怎麼分。



我們已經看過前面張景岳的文章了,現在就自己來分析一下。



寒邪侵犯臉部或身前,表寒的症狀出現在臉部或身前,「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於是臉紅,「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於是眼眶痛,「中於面,則下陽明」,「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
」。這裡要注意的是,為了方便起見,我用寒邪舉例,但事實上《素問‧熱論》所講的症狀不一定都是寒邪引起的,但也不是說沒有寒邪引起的。總之,我們先把《素問‧熱論》裡面所說的症狀視而不見。

寒邪入侵陽明經絡怎麼辦?

《康平本傷寒論》:「


1.陽明病,中風,脈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無餘證者,與麻黃湯



2.@@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3.@@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4.@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燥、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康平本傷寒論有個好處,就是後人的註解跟張仲景原文沒有混在一起,像上面2.3.兩條有空兩格的部分,應該是後人的註解,而不是張仲景原文。而像第4.條那樣空一格的,姑且也可以當作張仲景的原文。


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陽明病可以用桂枝湯麻黃湯,甚至是小柴胡湯?

要問這個問題之前,一定有個前提,那就是你覺得陽明病不能用桂枝湯麻黃湯,

可是為什麼不能?好像你又答不出來。

什麼時候該用桂枝湯麻黃湯?

很簡單,表寒證的時候。

所以我為什麼認為讀中醫的書要有邏輯概念,而不是在那邊嘴炮自HIGH。

就是因為自HIGH的結果你會產生很多問題,一些原本並不存在的庸人自擾的問題。

總之,這裡的條文,就是我一開始認為傷寒論的六經就是經絡的原因。



寒邪侵犯腦後或身後,表寒的症狀出現在腦後或身後,「中於項,則下太陽」,「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寒邪侵犯頭兩側或身兩側,表寒的症狀出現在頭兩側或身兩側,「中於頰,則下少陽」,「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可是人體不只有頭跟軀幹。



寒邪也會侵犯人體四肢阿!我就有一次穿無袖的衣服睡在窗戶旁,一直被涼風吹,

睡醒之後,手臂就超痠痛的。

那麼寒邪侵犯四肢怎麼分經呢?

難道我們手痠痛,會只有手太陰經在痠痛嗎?

不是說不會喔,但是一般的狀況,我們並不容易在四肢的地方分得很細。

而在《素問‧熱論》裡面,並沒有寫出四肢的症狀,

因此,「足六經也就夠了!」



那麼在傷寒論裡呢?

根據《康平本傷寒論》:「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

有使用桂枝湯或麻黃湯的條文,六經理面只有太陽病,陽明病,太陰病而已

這條條文,很可能就是因為出現了四肢痠痛的症狀,才歸類在太陰病裡的。

因為頭面跟軀幹體表,並沒有太陰經阿!

那麼你說,四肢又不是只有太陰經,難道症狀出現在其他經的病,也歸類為太陰病表寒證嗎?

我只能說,從這個條文看不出來。

可是我們可以看一個《康平本傷寒論》裡沒有的條文: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濇而長者,為欲愈。」

這個條文只給大家參考參考,因為康平本裡沒有,所以可能是後來人的註解。

不過這個條文至少可以告訴我們,寫這個條文的人是怎麼想的。

至於為什麼四肢的症狀都歸在太陰病,

根據郝萬山的說法,因為脾主四肢。



好,我們再回到主題。

帝曰:願聞其狀。歧伯曰:傷寒

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藏不通,則死矣。




我們目前所討論到的,其實只有這裡的三陽病而已。

這裡的三陰病還沒討論。

另外,這裡的一日二日三日......,又該如何理解呢。

且待下回分曉。



另外附上《靈樞‧百病始生》,也可以參考一下:「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在經之時,洒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在輸之時,六氣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麋。留而不出,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2 則留言:

  1. 無名的進階編輯器真的很難搞...

    回覆刪除
  2. 如果我沒記創的話…

    古人的一日和我們的一日定義是不同的吧…



    另外,對於傷寒的一些條文,可能我還要再想一想

    有些東西我覺得還是有點不理解

    照理講…肌表受風寒入侵,應該還是太陽病吧

    那為什麼四肢痠痛又會變成太陰病?

    有點難懂…

    中間那段邪氣犯人的變化我了解

    但四肢這一個比較難想…

    難道真的就只是脾主四肢這樣子而已嗎?

    會不會和衛氣有關?

    想一想…





    無名的進階編輯器哦…

    我是只有把我無名個人版的文章直接轉到網誌啦…

    編輯器我是只有修文而已XD



    對了,我的版名是P_Jaecolin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