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于丹給中醫界的啟示3

任繼愈、楊波、方克立、鐘肇鵬等專家呼吁:重視儒家經典詮釋 保護優秀傳統文化

     2006-09-25 來源: 光明日報

面對國學熱而出現的一些錯誤注釋儒家經典書籍出版的現象,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國際儒聯常務副會長楊波,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方克立,清華大學教授錢遜,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周桂鈿,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鐘肇鵬、郭沂,上海師大教授李申,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李存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單純,北京大學教授張學智,中國哲學史學會秘書長張利民,國際儒聯秘書長曹鳳泉、副秘書長金美華等專家,9月17日在國家圖書館參加由任繼愈先生提議,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哲學史學會、中華孔子學會和北京市哲學會主辦的“儒家經典詮釋問題學術座談會”上呼吁,重視儒家經典詮釋,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專家們說,目前社會上出版了一些有嚴重問題的儒家經典注釋本。其表現為:一是沒有讀懂古文,望文生義,誤解古人。二是缺乏深入研究,掌握資料不全面,輕易否定前人的說法,自以為創新。三是用現代觀點簡單否定古人思想,或者說現代的成果“古已有之”。四是有人借儒學熱謀取私利,如拉一些名人包裝自己,嚇唬別人。以上情況,第一二類需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第三類則需要學習理論,提高思維水平。最難辦的是第四類,這些人把學術“戲說”、“惡搞”,並盜用一些官員和知名學者名義為自己撐腰,欺世盜名。



專家們指出,中國自古就有“我注六經”和“六經注我”兩種治學路子。“我注六經”,是根據其他典籍的內容來注經書,力求弄明白經文的意思,這是學者的基本功。有的學者不停止在這個階段,繼續深入研究,結合其他學說,根據自己的理論研究,借用經書上的文字,加以引申、發揮,提出創新觀點,這叫“六經注我”。漢代、宋代、明代,都有這兩種注經的方式。現代當然也可以用這些方式來注釋經書。可是,“六經注我”是有思想根據的,不是隨意亂注的。方克立認為,對于政治導向錯誤、學術規范出格的典型,學者有責任出來說話,表示自己的態度,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應該保持沉默。任繼愈先生語重心長地說:當今儒學走向世界,“孔子形象”周遊天下,我們有責任給世界提供真實的孔子形象和真實的儒學思想。大家讚同李申提出的“守土有責”觀點,即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一旦發現比較嚴重的政治問題、學術規范問題及各種假冒偽劣的精神產品,學者有責任加以糾正與批評,為學術的聖潔發揮自己的作用。(李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