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的新加坡導演在其「錢不夠用」中,
有這麼一句經典的對話:「你跟我說什麼馬票中獎
機率?我跟你說,買馬票只有中跟不中兩個選擇,
所以機率是百分之五十啦!」
當然我們的理性從上過國中數學課開始,都會告訴
我們上述說法是錯的,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
樣,心中還是有股被壓抑的衝動,想要贊同上述說
法呢?
其實這是正常的。
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卡尼曼的經典實驗(我家應
該有三十本以上的書提到這個實驗,你說經不經典?):
琳达31岁,单身,性格外向,哲学毕业。在学校其
间关心歧视和社会公正问题,参加过反核武器抗议
示威活动。那么,她可能是:
1. 她既是银行职员又是个女权主义者。
2. 她是个银行职员。
請問琳达更有可能是哪一种人?
如果你跟大部分的受試者一樣,你會覺得琳達應該
既是個銀行職員又是個女權主義者。但答案其實是
2。
為什麼?因為無論琳達是個怎麼樣的人,她是個銀
行職員的「機率」絕對比她是個銀行職員「又」是
女權主義者的機率還大。國中生都知道的道理,為
什麼我們內心總是有股衝動要答錯?
關鍵就在於「機率」的概念,根本才發展了幾百年
而已,人類的大腦根本還沒有演化出理解機率的直
觀機制。
後來又有個心理學家出了很像的題目,但改成問說
「假設有一百個琳達,那麼其中是圖書館員的琳達
或者是圖書館員又是女權主義者的琳達比較多?」
(原始版本應該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剛剛花了一個
小時,都找不到我到底是在哪一本書看到的,所以
只好憑印象引用)
這次,大部分的人都答對了。
這兩個實驗說明了,人們真的很難直觀理解像是
30%這樣的機率概念,但卻可以理解「一百個
人裡面有三十個人會怎樣」這樣的描述。
其實,機率的概念本來就是從對過去的樣本所做的
統計而得到的數據應用在對未來事件的預測上,是
一種隱喻的認知方式。
因此,像是「相對於安慰劑組,服用小續命湯的
中風患者死亡率可以從30%降低到20%」這樣的
統計框架語句是非常難以直觀理解的。人類的大腦
天生就是喜歡線性的因果解釋,因此如果吃了小續
命湯之後死亡,無可避免會歸咎於小續命湯。
但是,我們人類還有理性思考,因此發展出了統計
學。因此可以不被表象蒙蔽,藉由統計的方法找出
對人類有真實益處的東西。
根據以上心理學實驗的啟發,我們可以這麼說:
「一百個中風患者如果吃了安慰劑,會死三十個。
一百個中風患者如果吃了小續命湯,只會死二十個
。因此,只要我們給一百個中風患者吃小續命湯,
就是就了十條人命。」當然,若是針對單一個體,
我們無法百分之百肯定活下來的人一定是小續命湯
救的,因為本來就是會有七十個人就算不吃小續命
湯也會活,也就是說活下來的人也只有八分之一的
機率是小續命湯救活的。
但是,如果我們因為無法在針對單一病人的思考層
次上確定小續命湯的效果,而忽視「小續命湯一百
個人裡面確定可以救十個人」這樣確定的事實,那
就真的愧對我們的智慧了。
因此,不確定性是確定存在的,但卻可以透過大數
法則而趨於確定。如果我們都能學會大數法則的思
考方式,將有助於我們在面對單一個體的不確定性
時做決策。
例如投資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
(為了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在寫網誌上,今後我盡量
不引經據典,就算要引用也是憑印象引用,因此可
能會有錯誤,還請各位朋友海涵)
(這篇文章從頭到尾寫起來都卡卡的很不流暢,
讓各位讀者看得辛苦真是不好意思,希望之後能
改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