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昔有一人。入山學道得五通仙。
天眼徹視能見地中一切伏藏種種珍寶。國王聞之。
心大歡喜便語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國不餘處去。
使我藏中得多珍寶。有一愚臣輒便往至。挑仙人雙眼持來白王。
臣以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國。王語臣言。所以貪得仙人住者。
能見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毀眼何所復任。世間之人亦復如是。
見他頭陀苦行山林曠野塚間樹下。修四意止及不淨觀。
便強將來於其家中種種供養。毀他善法使道果不成。
喪其道眼已失其利空無所獲。如彼愚臣唐毀他目也」
這個寓言很有趣。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一群聰明絕頂的科學家,
雖然打從心底不承認中醫的效用,
但在看到中醫確實有療效的時候,
就把某某中藥萃取出所謂有效成分,
把中藥當西藥來用。
結果會是怎樣呢?
不用我說了吧!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所謂粹取有效成分
找水的呆子
《百喻經》過去有人,痴無智慧,機渴須水,見熱時燄,
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頭河。既至河所,對視不飲。
旁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
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機多,俱不可盡,
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譬如外道,
僻取于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
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所以我常常抱持著"半途而廢"的態度在處世。
孔子說過"功虧一簣"的故事,勉勵大家做事情不要失敗在那一簀土。
但是他忘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之前努力的幾千幾萬簀土,
並沒有因為差這一簀而消失啊!
之所以完成不了最後一簀土,一定是因為這最後一步很困難,
但是仔細想想,完成了這簀土,也就只多了一簀土的高度而已,
跟一開始輕輕鬆鬆放上去的一簀土是一樣的。
我讀書也是一樣,很多書都只讀了半本,就不讀下去了。
這可能是因為我讀書習慣使用跟李敖一樣的水獺式讀書法吧!
也就是一次讀一個主題,一次讀很多本書。
當然我也不是故意說一本書讀了半本就絕對不能再讀了,
大部分的書我也是讀完整本的,
而是我真的讀不下去了。
有些人就會一定要把整本書讀完,
雖然他自己也覺得後面那半本讀起來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要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讀了半本就有讀了半本的收穫,
並不會因為你沒有讀完而不見。
而讀後半本的時間,我可能又再讀另外一本書的半本了。
另外我想把我的讀書方法跟這則寓言結合,
他們都提示了我們,應該要活在當下。
我們只能活在現在,不可能活在過去,也不可能活在未來。
所謂過去只是以前的現在,未來只是以後的現在。
一件事情,現在該怎麼去面對,該怎麼去行動,
就是現在的你在做決定。
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英語啊!
最近才慢慢覺得,英語真的很重要。
我以前從來不覺得英語很重要,
國中的時候,更是絕對不背課本上沒有的單字。
但是,我還是不贊成現在一窩蜂的提倡學英文。
我也不後悔我當初沒有好好學英文。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子,
你強迫我做我不喜歡做的事情,
就算後來證明這是對我好的,
我還是不會高興。
我當初不好好學英文是我自己選擇的,
是因為我當初不喜歡學英文所做出來的決定,
而我現在雖然了解到英文很重要了,
還是不能改變當初我討厭英文的事實,
因此我不後悔當初沒好好學英文。
至於英文重要,我們就要一窩蜂的提倡英文嗎?
一個禮拜要幾小時的課才夠呢?
這邊徐薇在說英文重要,那邊余光中在說中文重要,
我們要聽誰的呢?
兩個都聽?
那我看一個禮拜只能上一節數學課了!
現在的政客就是這樣,聽誰說什麼比較重要,
就忽然重視什麼,完全不曉得什麼叫排擠效應。
沒錯,英文對於我來說的確很重要,
但是不是對於每一個台灣人都很重要呢?
現在幾乎沒個企業都沒頭腦的在徵才的時候很重視英文能力,
那是不是一個英文比較好的廚師比一個煮菜比較好的廚師更適合當廚師呢?
雙主修也是一樣,
不是說一個醫生能精通中醫跟西醫不好,
而是我們不需要"每個"中醫都精通中醫西醫。
當然我希望我中醫超強西醫也超強啊!
但是莊子早就說過了,學海無涯啊!
這句話現在好像變成勉勵人們向學的,
可是莊子本來是叫我們不要向學的。
這不重要,我在這裡是想跟大家說,
學海無涯,一個人想要什麼都精通是不行的。
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
我想就是自由吧!
上面的人不要想限制下面的人怎麼學習,
畢竟真正在學習的,是下面的人,不是上面的人啊!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每個禮拜才十二個學分的關係,
而且外國人也沒在補習的。
就連迎新也是一樣,
我當然是覺得過程的快樂比結果很華麗來得重要,
但是如果你不這麼覺得,我只能說你很笨而已,
但是在你的眼中笨的可能是我,這種事情很難說誰對誰錯。
重點還是,不同立場的人能站在同樣的立足點,
讓大家去選擇。
我以前從來不覺得英語很重要,
國中的時候,更是絕對不背課本上沒有的單字。
但是,我還是不贊成現在一窩蜂的提倡學英文。
我也不後悔我當初沒有好好學英文。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子,
你強迫我做我不喜歡做的事情,
就算後來證明這是對我好的,
我還是不會高興。
我當初不好好學英文是我自己選擇的,
是因為我當初不喜歡學英文所做出來的決定,
而我現在雖然了解到英文很重要了,
還是不能改變當初我討厭英文的事實,
因此我不後悔當初沒好好學英文。
至於英文重要,我們就要一窩蜂的提倡英文嗎?
一個禮拜要幾小時的課才夠呢?
這邊徐薇在說英文重要,那邊余光中在說中文重要,
我們要聽誰的呢?
兩個都聽?
那我看一個禮拜只能上一節數學課了!
現在的政客就是這樣,聽誰說什麼比較重要,
就忽然重視什麼,完全不曉得什麼叫排擠效應。
沒錯,英文對於我來說的確很重要,
但是不是對於每一個台灣人都很重要呢?
現在幾乎沒個企業都沒頭腦的在徵才的時候很重視英文能力,
那是不是一個英文比較好的廚師比一個煮菜比較好的廚師更適合當廚師呢?
雙主修也是一樣,
不是說一個醫生能精通中醫跟西醫不好,
而是我們不需要"每個"中醫都精通中醫西醫。
當然我希望我中醫超強西醫也超強啊!
但是莊子早就說過了,學海無涯啊!
這句話現在好像變成勉勵人們向學的,
可是莊子本來是叫我們不要向學的。
這不重要,我在這裡是想跟大家說,
學海無涯,一個人想要什麼都精通是不行的。
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
我想就是自由吧!
上面的人不要想限制下面的人怎麼學習,
畢竟真正在學習的,是下面的人,不是上面的人啊!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每個禮拜才十二個學分的關係,
而且外國人也沒在補習的。
就連迎新也是一樣,
我當然是覺得過程的快樂比結果很華麗來得重要,
但是如果你不這麼覺得,我只能說你很笨而已,
但是在你的眼中笨的可能是我,這種事情很難說誰對誰錯。
重點還是,不同立場的人能站在同樣的立足點,
讓大家去選擇。
台語啊!
在此要先聲明,台語不是我的母語,我的母語是國語。
我不會像政客一樣,欺騙大家,也欺騙自己。
關於母語,有很多定義。
我覺得最恰當的應該是:思考跟溝通的第一語言。
再來還有:媽媽跟自己溝通的語言。
或是:媽媽說的語言。
無論如何,我的母語都是國語,不是台語,我不會像政客一樣欺騙自己。
但是,我熱愛台語,並且深深的覺得,我的母語應該要是台語。
而如今我的母語不是台語,就讓我有一種權利被剝奪的感覺。
雖然我爺爺奶奶都是浙江人,外公河南人,外婆才是台灣人,
但是,我生長在台灣,環境中也很多人講台語,也很喜歡台語的文化,
因此我覺得我的母語應該要是台語。
但是,依照目前的情勢來看,台語可能撐不到一百年就沒幾個人台灣人在講了。
或許大家覺得語言死亡就死亡,有這種想法的人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語言的死亡
Language Death
作者:大衛.克里斯托/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6864
目前社會上還是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觀念。
例如說台語沒有字。
台語跟廣東話,北京話,客家話一樣,都是屬於漢藏語系的語言。
就像德語,英語,義大利語,都是屬於印歐語系一樣。
而台語與北京話的差異可能比德語和英語的差異還大。
只不過因為都是使用漢字的關係,大家的觀念還是停留在"台語是漢語的方言"上。
楊秉杰跟我說他看不懂廣東話的字,我就說看不懂全部,但是看得懂八成吧?
仔細想一想這是很神奇的,不會英語只會德語的人看英文可能只看得懂不到一成,
但是不會廣東話只會國語的人看廣東話卻可以看得懂八成。
而且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我們把那些我們看不懂的廣東話用詞跟國語比對一下,
然後叫孔子或是韓愈來看,他們一定是兩個都看不懂的。
這道理何在呢?
這就要講講整個漢語系的發生過程了。
我們漢人老祖宗在發明漢字之後,漢語系還是面臨著必然的分化過程。
就像是英國的英語跟美國的英語一樣,不但是腔調不一樣,
一些用字也不一樣,不過他們還不至於到不可溝通的地步。
我們知道語言一定是一直在演變的,
光是你跟你阿公的腔調跟用詞就差很多了。
而不同地區的不同演變,就造成了語言的分化,
慢慢地不可互相溝通,而形成不同的語言。
我們現在就分"發音","用詞","文法"等語言三大要素來談論漢語的演變。
我們知道發音是很容易改變的,而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改變。
例如"日"在國語台語廣東話就唸起來不一樣,
但是在使用漢字的人他是很難察覺他的發音跟古時候不一樣的,
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發音的改變,我就不用"日"這個字了。
所以就算發音一樣,大家還是用同樣的漢字,
那怎麼說台語沒有字了呢?
再來從"用詞"來講。
用詞的差異就更明顯了,不要說你跟你的上一代,
就連你跟別的學校的同學的用詞就會有一些差異。
這裡我舉一些例子:
台語 廣東話 國語
飲 飲 喝
食 食 吃
領 件 件
面 面 臉
我舉的一些例子都挺有趣的,
因為像"喝"啦"吃"啦,我好像都沒有在古文裡看過,
至於我看完了整本三國演義,都沒有用"件","臉",而是用"領","面"。
我想你叫韓愈來看"喝吃件臉"四個字,他會覺得這是哪裡的火星文吧!
這樣居然還要說廣東話的文字是火星文,太沒天理了。
這樣居然要說台語沒有文字,太沒天理了。
再來講"文法"。
"文法"比較難講,因為文法常常離不開用詞。
例如國語說"什麼",台語說"啥物",廣東話說"乜0野"
這就很難截然劃分說是文法的差異還是用詞的差異。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三個辭韓愈都看不懂,
對他來說都是火星文。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漢語還沒有推行白話文,
大家寫的大部分都還是文言文,
所以使用的文法是整個漢語系都通用的,
卻不單單屬於任何一個漢語系的語言的。
這就是文言文厲害的地方。
直到現在我還是對於白話文運動存有疑慮。
我當然該鼓勵用白話文寫作,因為這樣才有利於保存各個漢語系的語言。
但是如果把普通話的白話文當作文言文般的統一全漢語系來使用,
又加速了各漢語系語言的滅亡。
再來講講文言文的特性。
文言文就像剛剛講的,他的文法是通用於整個漢語系的。
當然其中或許還是會參雜少量的專屬於某種漢語語言的文法,
例如屈原的文章出現的"將"。
至於用詞方面,文言文則是包容整個漢語系各種語言的用詞,
只要你寫得出來,就可以在文言文裡面用。
例如傷寒論裡面出現的"了了","差","熬"等等。
這也是文言文難學的地方,因為他同樣的意思會有很多不同的用詞,
這其實是不同地方的用法,不過都搞到文言文裡面了,
但是這也讓文言文很豐富。
至於發音方面,文言文根本就不重要。
你講廣東話,我講台語,他講北京話,
我們寫出來的文言文可能一模一樣。
這樣還要說台語沒有文字嗎?
到了近代,胡適等人推行白話文運動。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他推動的病不是整個漢語的白話文運動,
而只是我們拿來當普通話的北京話的白話文運動而已。
我們還要注意,雖然是五四才推行白話文,
但其實各個漢語系語言的白話文早就存在了。
也就是說,古時候雖然沒有推行白話文,
而是使用文言文作為整個漢語區的通行文體。
但是,各個漢語系的語言卻自然而然的發展出自己的白話文,
後來甚至慢慢的也利用白話文來做文學創作。
例如水滸傳就是用不是北京話的白話文的作品。
另外像紅樓夢,大家一定以為他是北京話的白話文作品,
事實上它是山西方言的白話文作品。
有趣的是,紅樓夢裡面不講"太陽",講"日頭"呢!
曹雪芹看到現代人寫說"太陽很大",
搞不好會以為你在說什麼足太陽膀胱經咧!
而台語也有他自己的白話文作品(好像叫荔枝記的樣子)
下面我引用馬森的文章"跨世紀台灣小說成績單─下"中的一段:
"語言,一向是小說是否可讀,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我國古典小說的時代,
從只流傳在文人士子之間的文言小說到說書人口中的白話小說,
是小說走向大眾化的必經過程。白話小說如果不經說書人之口,
而是手抄或木板印製,讀者仍然需要具有讀書辨字的能力始可接近。
但是白話小說一出,因其合於口語、親切、易讀的優點,
文言小說無法與之抗衡,幾乎完全消形匿跡了。
異乎戲曲、詩及散文,
小說是遠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以前就已使用白話文的文類,
而且所使用的白話多半為各地的方言,
例如《水滸傳》、《金瓶梅》之使用山東方言,
《紅樓夢》、《兒女英雄傳》之使用北京方言,
《海上花列傳》之使用蘇州方言等。
不過,各種方言的地位並不相同,
有本身已經成為通用語言的北京話,有接近通用語言的方言,
例如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東北、蘇北、安徽、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方言,
都可以互通。但有些特殊的方言,
例如蘇州、上海、寧波、福建、廣東等地的方言,
一離開使用的地區,無人能懂。
這就是為什麼《紅樓夢》、《水滸傳》和《海上花列傳》所獲得的效果大為不同。
五四以後在第一度西潮的影響下,小說既然趨向寫實的美學,
競相表現地方色彩,按理說方言之進入小說,
應該是無可避免的事。然而,正如五四以後的新劇(話劇),
為了讀者市場的方便,在語言上無法完成寫實美學的要求。
魯迅的小說沒有用紹興話,茅盾寫上海的《子夜》不用上海話,
巴金的小說沒有用四川話,王統照的小說沒用山東話,
許地山的小說也不用閩南話,所以說早期的新小說,
反不像古典白話小說那麼勇於使用方言,
不論作者自己所操是何種方言,一旦行之於文字,
總勉力用國語(普通話)來表達,
雖符合胡適所提倡的「國語文學」的要求,但從寫實的美學觀之,
毋寧是一種缺憾。這可能正是台灣當代幾位有志於寫實主義的小說家有意識地予以補救的地方。
朱西甯有些小說用了山東方言,
特別是在本大系所選的《華太平家傳》中更用了大量的山東方言。
我曾說:「朱西甯所以甘冒帶給台灣讀者困擾的風險,
除了對寫實主義的美學追求之外,
大概也自恃山東方言在我國的小說中本就有一個長遠的傳統。」
台灣的方言在中國文學傳統中過去雖沒有實例,
但由於本土熱的催動,在當代台灣小說中使用方言的卻屢見不鮮。
有分寸的使用而無礙其可讀性的最成功的小說家,
首推黃春明與王禎和,台灣的閩南方言與國語適度地夾雜,
使他們的作品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與鄉土氣息,
當然遠不符有些本土主義者所企圖達到的「台灣話文」的標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r/25/life/article-1.htm
所以我真的覺得五四運動有點做過頭了。
本來整個漢語區都是使用文言文當書面語溝通。
而各個漢語系的語言都會發展自己的白話文。
但五四之後,大家似乎就以為白話文只有普通話,
就以為廣東話的白話文是火星文,
就不讓台語白話化。
現在普通話的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在漢語區的溝通地位,
可是我們還是要學文言文,
而且因為我們平時並不使用文言文,
還讓我們學習文言文時遭遇到更大的困難。
而現代,除了普通話之外只有廣東話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白話文化。
廣東話比起台語最大的優勢在於,
他們講"飲"的時候不會寫成"喝",而台語會。
他們講"行"的時候不會寫成"走",而台語會。
我想台語要能夠保存下去,當務之急,
就是先能發展出自己的白話文。
(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的"發明出台語的文字"啊!)
我在最後再強調一下,
國語跟廣東話的差異甚至比英語跟德語的差異還大,
但是只會英語不會德語的人可能只看得懂不到一成的德語文字;
只會國語不會廣東話的人卻可以看得懂八成以上的廣東話白話文。
而廣東話之所以容易學習,正是因為他們有他們的白話文。
要是"乜","0既","0地"這些字都不存在,
我還真不知該怎麼學好廣東話呢!
順帶一提,"什麼","的","們",這些字,韓愈大概也看不懂,
覺得是火星文。
所以台語發展自己的白話文,絕對是優勢而不是障礙。
我不會像政客一樣,欺騙大家,也欺騙自己。
關於母語,有很多定義。
我覺得最恰當的應該是:思考跟溝通的第一語言。
再來還有:媽媽跟自己溝通的語言。
或是:媽媽說的語言。
無論如何,我的母語都是國語,不是台語,我不會像政客一樣欺騙自己。
但是,我熱愛台語,並且深深的覺得,我的母語應該要是台語。
而如今我的母語不是台語,就讓我有一種權利被剝奪的感覺。
雖然我爺爺奶奶都是浙江人,外公河南人,外婆才是台灣人,
但是,我生長在台灣,環境中也很多人講台語,也很喜歡台語的文化,
因此我覺得我的母語應該要是台語。
但是,依照目前的情勢來看,台語可能撐不到一百年就沒幾個人台灣人在講了。
或許大家覺得語言死亡就死亡,有這種想法的人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語言的死亡
Language Death
作者:大衛.克里斯托/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6864
目前社會上還是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觀念。
例如說台語沒有字。
台語跟廣東話,北京話,客家話一樣,都是屬於漢藏語系的語言。
就像德語,英語,義大利語,都是屬於印歐語系一樣。
而台語與北京話的差異可能比德語和英語的差異還大。
只不過因為都是使用漢字的關係,大家的觀念還是停留在"台語是漢語的方言"上。
楊秉杰跟我說他看不懂廣東話的字,我就說看不懂全部,但是看得懂八成吧?
仔細想一想這是很神奇的,不會英語只會德語的人看英文可能只看得懂不到一成,
但是不會廣東話只會國語的人看廣東話卻可以看得懂八成。
而且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我們把那些我們看不懂的廣東話用詞跟國語比對一下,
然後叫孔子或是韓愈來看,他們一定是兩個都看不懂的。
這道理何在呢?
這就要講講整個漢語系的發生過程了。
我們漢人老祖宗在發明漢字之後,漢語系還是面臨著必然的分化過程。
就像是英國的英語跟美國的英語一樣,不但是腔調不一樣,
一些用字也不一樣,不過他們還不至於到不可溝通的地步。
我們知道語言一定是一直在演變的,
光是你跟你阿公的腔調跟用詞就差很多了。
而不同地區的不同演變,就造成了語言的分化,
慢慢地不可互相溝通,而形成不同的語言。
我們現在就分"發音","用詞","文法"等語言三大要素來談論漢語的演變。
我們知道發音是很容易改變的,而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改變。
例如"日"在國語台語廣東話就唸起來不一樣,
但是在使用漢字的人他是很難察覺他的發音跟古時候不一樣的,
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發音的改變,我就不用"日"這個字了。
所以就算發音一樣,大家還是用同樣的漢字,
那怎麼說台語沒有字了呢?
再來從"用詞"來講。
用詞的差異就更明顯了,不要說你跟你的上一代,
就連你跟別的學校的同學的用詞就會有一些差異。
這裡我舉一些例子:
台語 廣東話 國語
飲 飲 喝
食 食 吃
領 件 件
面 面 臉
我舉的一些例子都挺有趣的,
因為像"喝"啦"吃"啦,我好像都沒有在古文裡看過,
至於我看完了整本三國演義,都沒有用"件","臉",而是用"領","面"。
我想你叫韓愈來看"喝吃件臉"四個字,他會覺得這是哪裡的火星文吧!
這樣居然還要說廣東話的文字是火星文,太沒天理了。
這樣居然要說台語沒有文字,太沒天理了。
再來講"文法"。
"文法"比較難講,因為文法常常離不開用詞。
例如國語說"什麼",台語說"啥物",廣東話說"乜0野"
這就很難截然劃分說是文法的差異還是用詞的差異。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三個辭韓愈都看不懂,
對他來說都是火星文。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漢語還沒有推行白話文,
大家寫的大部分都還是文言文,
所以使用的文法是整個漢語系都通用的,
卻不單單屬於任何一個漢語系的語言的。
這就是文言文厲害的地方。
直到現在我還是對於白話文運動存有疑慮。
我當然該鼓勵用白話文寫作,因為這樣才有利於保存各個漢語系的語言。
但是如果把普通話的白話文當作文言文般的統一全漢語系來使用,
又加速了各漢語系語言的滅亡。
再來講講文言文的特性。
文言文就像剛剛講的,他的文法是通用於整個漢語系的。
當然其中或許還是會參雜少量的專屬於某種漢語語言的文法,
例如屈原的文章出現的"將"。
至於用詞方面,文言文則是包容整個漢語系各種語言的用詞,
只要你寫得出來,就可以在文言文裡面用。
例如傷寒論裡面出現的"了了","差","熬"等等。
這也是文言文難學的地方,因為他同樣的意思會有很多不同的用詞,
這其實是不同地方的用法,不過都搞到文言文裡面了,
但是這也讓文言文很豐富。
至於發音方面,文言文根本就不重要。
你講廣東話,我講台語,他講北京話,
我們寫出來的文言文可能一模一樣。
這樣還要說台語沒有文字嗎?
到了近代,胡適等人推行白話文運動。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他推動的病不是整個漢語的白話文運動,
而只是我們拿來當普通話的北京話的白話文運動而已。
我們還要注意,雖然是五四才推行白話文,
但其實各個漢語系語言的白話文早就存在了。
也就是說,古時候雖然沒有推行白話文,
而是使用文言文作為整個漢語區的通行文體。
但是,各個漢語系的語言卻自然而然的發展出自己的白話文,
後來甚至慢慢的也利用白話文來做文學創作。
例如水滸傳就是用不是北京話的白話文的作品。
另外像紅樓夢,大家一定以為他是北京話的白話文作品,
事實上它是山西方言的白話文作品。
有趣的是,紅樓夢裡面不講"太陽",講"日頭"呢!
曹雪芹看到現代人寫說"太陽很大",
搞不好會以為你在說什麼足太陽膀胱經咧!
而台語也有他自己的白話文作品(好像叫荔枝記的樣子)
下面我引用馬森的文章"跨世紀台灣小說成績單─下"中的一段:
"語言,一向是小說是否可讀,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我國古典小說的時代,
從只流傳在文人士子之間的文言小說到說書人口中的白話小說,
是小說走向大眾化的必經過程。白話小說如果不經說書人之口,
而是手抄或木板印製,讀者仍然需要具有讀書辨字的能力始可接近。
但是白話小說一出,因其合於口語、親切、易讀的優點,
文言小說無法與之抗衡,幾乎完全消形匿跡了。
異乎戲曲、詩及散文,
小說是遠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以前就已使用白話文的文類,
而且所使用的白話多半為各地的方言,
例如《水滸傳》、《金瓶梅》之使用山東方言,
《紅樓夢》、《兒女英雄傳》之使用北京方言,
《海上花列傳》之使用蘇州方言等。
不過,各種方言的地位並不相同,
有本身已經成為通用語言的北京話,有接近通用語言的方言,
例如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東北、蘇北、安徽、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方言,
都可以互通。但有些特殊的方言,
例如蘇州、上海、寧波、福建、廣東等地的方言,
一離開使用的地區,無人能懂。
這就是為什麼《紅樓夢》、《水滸傳》和《海上花列傳》所獲得的效果大為不同。
五四以後在第一度西潮的影響下,小說既然趨向寫實的美學,
競相表現地方色彩,按理說方言之進入小說,
應該是無可避免的事。然而,正如五四以後的新劇(話劇),
為了讀者市場的方便,在語言上無法完成寫實美學的要求。
魯迅的小說沒有用紹興話,茅盾寫上海的《子夜》不用上海話,
巴金的小說沒有用四川話,王統照的小說沒用山東話,
許地山的小說也不用閩南話,所以說早期的新小說,
反不像古典白話小說那麼勇於使用方言,
不論作者自己所操是何種方言,一旦行之於文字,
總勉力用國語(普通話)來表達,
雖符合胡適所提倡的「國語文學」的要求,但從寫實的美學觀之,
毋寧是一種缺憾。這可能正是台灣當代幾位有志於寫實主義的小說家有意識地予以補救的地方。
朱西甯有些小說用了山東方言,
特別是在本大系所選的《華太平家傳》中更用了大量的山東方言。
我曾說:「朱西甯所以甘冒帶給台灣讀者困擾的風險,
除了對寫實主義的美學追求之外,
大概也自恃山東方言在我國的小說中本就有一個長遠的傳統。」
台灣的方言在中國文學傳統中過去雖沒有實例,
但由於本土熱的催動,在當代台灣小說中使用方言的卻屢見不鮮。
有分寸的使用而無礙其可讀性的最成功的小說家,
首推黃春明與王禎和,台灣的閩南方言與國語適度地夾雜,
使他們的作品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與鄉土氣息,
當然遠不符有些本土主義者所企圖達到的「台灣話文」的標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r/25/life/article-1.htm
所以我真的覺得五四運動有點做過頭了。
本來整個漢語區都是使用文言文當書面語溝通。
而各個漢語系的語言都會發展自己的白話文。
但五四之後,大家似乎就以為白話文只有普通話,
就以為廣東話的白話文是火星文,
就不讓台語白話化。
現在普通話的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在漢語區的溝通地位,
可是我們還是要學文言文,
而且因為我們平時並不使用文言文,
還讓我們學習文言文時遭遇到更大的困難。
而現代,除了普通話之外只有廣東話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白話文化。
廣東話比起台語最大的優勢在於,
他們講"飲"的時候不會寫成"喝",而台語會。
他們講"行"的時候不會寫成"走",而台語會。
我想台語要能夠保存下去,當務之急,
就是先能發展出自己的白話文。
(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的"發明出台語的文字"啊!)
我在最後再強調一下,
國語跟廣東話的差異甚至比英語跟德語的差異還大,
但是只會英語不會德語的人可能只看得懂不到一成的德語文字;
只會國語不會廣東話的人卻可以看得懂八成以上的廣東話白話文。
而廣東話之所以容易學習,正是因為他們有他們的白話文。
要是"乜","0既","0地"這些字都不存在,
我還真不知該怎麼學好廣東話呢!
順帶一提,"什麼","的","們",這些字,韓愈大概也看不懂,
覺得是火星文。
所以台語發展自己的白話文,絕對是優勢而不是障礙。
2006年8月12日 星期六
注音文
我對於注音文的看法
我聊MSN的時候會用注音文,因為注音文讓我的打字速度比較快。
如果你的打字速度很慢,還在那邊給我不用注音文,又選字選半天的話,
我會希望你用注音文,而且不一定要選字。
為什麼?
其實注音文就是適應MSN的出現而自然演變出來的一種文體。
所以我們也不能用舊有的標準去衡量它的是非。
MSN雖然是用打字的,但使用起來就像是兩個人在面對面聊天。
而聊天的時候,我們只會聽到對方的聲音(還有他的動作嘴形),
並不會看到有字從他的嘴巴裡跑出來,除非是你在跟KERORO小隊的人共鳴的時候。
而且聊天的時候,如果對方講的你聽不明白,可以馬上叫對方解釋給你聽。
所以說聊MSN的時候用注音文而且不選字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因為這完全是模擬真人聊天時的狀態。
那如果是PO在網路上的文章呢?
我就不會用注音文,而且會選字了。
但是我不會故意去禁止注音文跟不選字的人。
因為使用注音文跟不選字的話,
會讓文章很難看得懂。
沒錯,語言就是這樣,你講得越輕鬆,人家就聽得越費力;你寫得越輕鬆,人家就讀得越費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簡體字完全沒佔到便宜(尤其現在又電腦化了,繁體字反而佔便宜)。
會很難看得懂用注音文跟不選字的人寫的文章,這根本不是禁不禁注音文跟選不選字的關係。
就算他不用注音文又有選字,他也可以不經大腦思考的寫出文句不順沒有邏輯很難看得懂的文章。
至於手寫的正式文章或是電腦打的報告,那更是神經病才會用注音文。
總之,語言就是這樣,你講得越輕鬆,人家就聽得越費力;你寫得越輕鬆,人家就讀得越費力。
我們應該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合適的文體,而不是一味地禁止。
我聊MSN的時候會用注音文,因為注音文讓我的打字速度比較快。
如果你的打字速度很慢,還在那邊給我不用注音文,又選字選半天的話,
我會希望你用注音文,而且不一定要選字。
為什麼?
其實注音文就是適應MSN的出現而自然演變出來的一種文體。
所以我們也不能用舊有的標準去衡量它的是非。
MSN雖然是用打字的,但使用起來就像是兩個人在面對面聊天。
而聊天的時候,我們只會聽到對方的聲音(還有他的動作嘴形),
並不會看到有字從他的嘴巴裡跑出來,除非是你在跟KERORO小隊的人共鳴的時候。
而且聊天的時候,如果對方講的你聽不明白,可以馬上叫對方解釋給你聽。
所以說聊MSN的時候用注音文而且不選字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因為這完全是模擬真人聊天時的狀態。
那如果是PO在網路上的文章呢?
我就不會用注音文,而且會選字了。
但是我不會故意去禁止注音文跟不選字的人。
因為使用注音文跟不選字的話,
會讓文章很難看得懂。
沒錯,語言就是這樣,你講得越輕鬆,人家就聽得越費力;你寫得越輕鬆,人家就讀得越費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簡體字完全沒佔到便宜(尤其現在又電腦化了,繁體字反而佔便宜)。
會很難看得懂用注音文跟不選字的人寫的文章,這根本不是禁不禁注音文跟選不選字的關係。
就算他不用注音文又有選字,他也可以不經大腦思考的寫出文句不順沒有邏輯很難看得懂的文章。
至於手寫的正式文章或是電腦打的報告,那更是神經病才會用注音文。
總之,語言就是這樣,你講得越輕鬆,人家就聽得越費力;你寫得越輕鬆,人家就讀得越費力。
我們應該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合適的文體,而不是一味地禁止。
思考問題的方法之一
正名
我之所以會打這篇文章,是因為發現許多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
常常會因為搞不清楚名詞的涵義而跳入了誤區。
例如台語閩南語之爭啦,台灣人中國人之爭啦,傷寒溫病之爭啦,六經之爭啦之類的。
在思考任何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清楚了解我們在使用的名詞真正的涵義。
而所謂真正的涵義,包括了這整個名詞的歷史,也就是他的發展與生長過程,簡稱"發生過程"。
一個名詞的涵義,我們就只能從他的涵義上找他的涵義。
換句話說,名詞是拿來使用的,要了解它的涵義,就只能試圖去了解人們是怎麼使用它的。
當然一個符號會代表一個涵義是有它的原因的,符號跟涵義之間一定有某種關聯存在。
但是,這個關聯一定會隨著名詞的使用而演變。
因此,我們就不能只是解釋這個符號的原始涵義而已。
而這正是大部分的中國知識份子會犯的錯誤。
例如常常有人要解釋某個名詞的涵義的時候,就開始引用說文解字了,
什麼xx者,XX也;oo者,OO也。xxoo者,ooxx也。
當然,如果能把一個名詞從他的原始涵義,一直了解到他的真正涵義,
也就是了解一個字的發生過程,那是最好的。
所以我才會買了一本漢字源流字典。
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把符號的原始意義講出來,而不去講他的演變,
那那些解釋只不過是嘴砲,
也就是極統跟極獨份子跟思考中醫的作者劉力紅等人最喜歡使用的一種砲彈。
我為什麼不能說我是中國人?
在中共沒成立之前我說我是中國人沒人敢反對,怎麼中共成立之後就不行了呢?
這個中國人其實指的是繼承了漢文化的人的意思,如果漢文化不是我的根,那難道我要去跳山地舞嗎?
當然,說我繼承了漢文化,會比說我是中國人聽起來沒那麼刺耳,
我也不想人家誤以為我是中華人民共合國的人。
但是一個名詞的意義還是要從人們怎麼使用它來決定的,
或許幾十年之後中國人的涵義會自然改變,但那不該是經過政客的操弄的。
為什麼我說我說的是閩南語,你就說我們是台灣人啊!怎麼會是"閩南語"。
我說住在台灣的人就不能說閩南語嗎?
住在美國的人也不能說他們講的是英語嗎?
住在香港的人也不能說他們講的是廣東話嗎?
住在新加坡的人就要說他們說的是新加坡語嗎?
為什麼我說我說的是台語,你就說台灣人又不只說台語啊!還有原住民語啊!
客家語啊!這些都是台語啊!
我說台語就一定是每個台灣人在說的,能夠代表台灣,而顯得不尊重其他語言嗎?
馬來西亞人都說馬來西亞語嗎?
住在台灣的英國人講英語也要說他講的是台語嗎?
為什麼本國歷史不包括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就是中國歷史,
過去的歷史會因為現在我們的領土只剩下台灣而改變嗎?
為什麼本國地理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我們統治得到中國大陸嗎?
思考中醫的作者更是厲害,在解釋太陽病的時候,從文字學的角度講了半天太陽,
接者又講了膀胱,又講了小腸......。重點是講了半天我還是不知道太陽病是什麼,
這嘴砲也實在打得厲害了點。
最近在讀郝萬山的講稿,他在解釋說太陽為什麼主表的時候,
也是講了一大堆根本不能推論出太陽主表的東西之後(但是他說的這些都是對的),
說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太陽主表。
不過雖然它也會犯這種邏輯的錯誤,但他還是很強,書還是很好看。
不過雖然我說,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能夠搞清楚名詞的涵義,
但是我們卻常常也必須抱著一種不被名詞涵義拘泥的不求甚解的心態。
心經有云: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是說我們要能直接直心體驗世間萬物的本質,
而不是將一見事物的外在當作它的核心本質。
老子也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是說一個事物的本質在我們使用語言來詮釋之後,就不是它的本質了。
所以,我們要抱著不拘泥文字的心態去拘泥文字,
抱著不追根究底文字的心態去追根究底文字,這就到達一種禪的境界了。
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符號(包含他的聲音)
↓
涵義
語言是什麼?就是使用符號(不一定有文字)去對應所代表的涵義。
而這個對應的產生,常常是有它符合人性的道理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當一個符號對應到它的寒義的時候,它就是那個涵義了。
我們要了解那個涵義,就只能直接去了解那個涵義。
當然我們如果能夠了解那個符號對應到涵義的發生過程,會更能讓我們了解那個涵義。
不過我們要了解的是那個過程,而不是只追究那個符號的本義。
另外,有許多時候,那個符號對應到涵義的過程只是巧合,我們就不該穿鑿附會,
講得頭頭是道。
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在文字出現前,語言已經是有相當的成熟度了",
這不管是任何的語言都一樣。
但是,我們對於古人為何會把某種聲音符號對應到相對的涵義上,並不能了解的很清楚,
所以我們只能討論文字出現之後的情況;但是我們在討論的時候,還是要時時記得,
文字是出現在語言之後。
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討論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那就是關於形聲字的議題。
我們都知道,形聲字通常具有一個形符一個聲符,而形符代表意義,聲符代表聲音。
但是,許多時候,聲符也可以代表這個字的意義,例如"粉"。如果說這是巧合的話,
那巧合未免也太多了(當然有許多的確是巧合,我們就要承認他是巧合,不要穿鑿附會)。
這時,歷史上大部分研究漢字的學者都會開始自顧自的分析,
說這個聲符的確也能代表意義,這就是老祖宗造字的智慧啊!
例如說所謂"粉",就是把米給分裂分開而成的米粉。
這些解釋,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現實中會有這種造字情形出現嗎?
不要忘了我剛剛強調的"文字是出現在語言之後"(目前想到的例外只有化學元素)
古人一定是先用"粉"這個字的讀音去稱呼"粉"這個概念一段時間之後,
才去造出"粉"這個字的。
不管是三千年前的人,還是三千年後的人,只要是人,他考慮的事情都差不多,差的只是知識基礎而已。
今天我們會新造一個字,一定是舊有的字不夠用,而舊有的字不夠用,是因為新的觀念不斷的出現。
我這裡說的"字",不是指漢字,而是不管是用聲音符號來表達意涵的一個概念。
當我們今天有一個新的概念出現,在語言基礎還不大的時候,
我們不了解他們是為了什麼而把一個聲音對應到一個意涵的。
例如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把"日"的發音對應到那個白天會出現的紅紅的東西。
當然那時候還沒有文字,而且那時候的"日"既不是唸ㄖˋ,也不是唸jit(台語),也不是唸yat(廣東話),
至於是怎麼唸的可以參考王力的漢語史搞。
那我們來討論漢字出現之後的情形。
在面對一個新概念的出現的時候,古人就把某個聲音對應到那個新的涵義,
然後再造出一個字去代表這個聲音,而這個字又常常經過不斷的演變才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字。
而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可以用近代人的角度來思考看看。
在我們用一個聲音去代表一個涵義的時候,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利用舊有文字涵義的衍申。
這時這個聲音已經有它的文字了,而且也有它舊有的涵義,這時,為了區別新舊的涵義。
我們常常會對這個文字加以改造,而改造後的文字常常是用來代表新的涵義,
當然有時候也會用來代表舊的涵義。
而改造文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增加義符,也就是讓它變成形聲字。
當然人們也常常會用其他的造字法來新創一個字。
在這裡事情已經很明朗了,之所以形聲字的聲符會代表它的意義,正是因為上面提到的兩點:
1.新的涵義往往是利用舊的文字的涵義的衍生。
2.為了區別新舊涵義,人們會在舊有的字上加義符。
要注意的是,第一步驟並不是一定會發生,也就是說一個形聲字可以這樣憑空被造出來了。
我之所以會打這篇文章,是因為發現許多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
常常會因為搞不清楚名詞的涵義而跳入了誤區。
例如台語閩南語之爭啦,台灣人中國人之爭啦,傷寒溫病之爭啦,六經之爭啦之類的。
在思考任何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應該清楚了解我們在使用的名詞真正的涵義。
而所謂真正的涵義,包括了這整個名詞的歷史,也就是他的發展與生長過程,簡稱"發生過程"。
一個名詞的涵義,我們就只能從他的涵義上找他的涵義。
換句話說,名詞是拿來使用的,要了解它的涵義,就只能試圖去了解人們是怎麼使用它的。
當然一個符號會代表一個涵義是有它的原因的,符號跟涵義之間一定有某種關聯存在。
但是,這個關聯一定會隨著名詞的使用而演變。
因此,我們就不能只是解釋這個符號的原始涵義而已。
而這正是大部分的中國知識份子會犯的錯誤。
例如常常有人要解釋某個名詞的涵義的時候,就開始引用說文解字了,
什麼xx者,XX也;oo者,OO也。xxoo者,ooxx也。
當然,如果能把一個名詞從他的原始涵義,一直了解到他的真正涵義,
也就是了解一個字的發生過程,那是最好的。
所以我才會買了一本漢字源流字典。
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把符號的原始意義講出來,而不去講他的演變,
那那些解釋只不過是嘴砲,
也就是極統跟極獨份子跟思考中醫的作者劉力紅等人最喜歡使用的一種砲彈。
我為什麼不能說我是中國人?
在中共沒成立之前我說我是中國人沒人敢反對,怎麼中共成立之後就不行了呢?
這個中國人其實指的是繼承了漢文化的人的意思,如果漢文化不是我的根,那難道我要去跳山地舞嗎?
當然,說我繼承了漢文化,會比說我是中國人聽起來沒那麼刺耳,
我也不想人家誤以為我是中華人民共合國的人。
但是一個名詞的意義還是要從人們怎麼使用它來決定的,
或許幾十年之後中國人的涵義會自然改變,但那不該是經過政客的操弄的。
為什麼我說我說的是閩南語,你就說我們是台灣人啊!怎麼會是"閩南語"。
我說住在台灣的人就不能說閩南語嗎?
住在美國的人也不能說他們講的是英語嗎?
住在香港的人也不能說他們講的是廣東話嗎?
住在新加坡的人就要說他們說的是新加坡語嗎?
為什麼我說我說的是台語,你就說台灣人又不只說台語啊!還有原住民語啊!
客家語啊!這些都是台語啊!
我說台語就一定是每個台灣人在說的,能夠代表台灣,而顯得不尊重其他語言嗎?
馬來西亞人都說馬來西亞語嗎?
住在台灣的英國人講英語也要說他講的是台語嗎?
為什麼本國歷史不包括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就是中國歷史,
過去的歷史會因為現在我們的領土只剩下台灣而改變嗎?
為什麼本國地理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我們統治得到中國大陸嗎?
思考中醫的作者更是厲害,在解釋太陽病的時候,從文字學的角度講了半天太陽,
接者又講了膀胱,又講了小腸......。重點是講了半天我還是不知道太陽病是什麼,
這嘴砲也實在打得厲害了點。
最近在讀郝萬山的講稿,他在解釋說太陽為什麼主表的時候,
也是講了一大堆根本不能推論出太陽主表的東西之後(但是他說的這些都是對的),
說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太陽主表。
不過雖然它也會犯這種邏輯的錯誤,但他還是很強,書還是很好看。
不過雖然我說,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能夠搞清楚名詞的涵義,
但是我們卻常常也必須抱著一種不被名詞涵義拘泥的不求甚解的心態。
心經有云: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是說我們要能直接直心體驗世間萬物的本質,
而不是將一見事物的外在當作它的核心本質。
老子也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是說一個事物的本質在我們使用語言來詮釋之後,就不是它的本質了。
所以,我們要抱著不拘泥文字的心態去拘泥文字,
抱著不追根究底文字的心態去追根究底文字,這就到達一種禪的境界了。
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符號(包含他的聲音)
↓
涵義
語言是什麼?就是使用符號(不一定有文字)去對應所代表的涵義。
而這個對應的產生,常常是有它符合人性的道理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當一個符號對應到它的寒義的時候,它就是那個涵義了。
我們要了解那個涵義,就只能直接去了解那個涵義。
當然我們如果能夠了解那個符號對應到涵義的發生過程,會更能讓我們了解那個涵義。
不過我們要了解的是那個過程,而不是只追究那個符號的本義。
另外,有許多時候,那個符號對應到涵義的過程只是巧合,我們就不該穿鑿附會,
講得頭頭是道。
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在文字出現前,語言已經是有相當的成熟度了",
這不管是任何的語言都一樣。
但是,我們對於古人為何會把某種聲音符號對應到相對的涵義上,並不能了解的很清楚,
所以我們只能討論文字出現之後的情況;但是我們在討論的時候,還是要時時記得,
文字是出現在語言之後。
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討論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那就是關於形聲字的議題。
我們都知道,形聲字通常具有一個形符一個聲符,而形符代表意義,聲符代表聲音。
但是,許多時候,聲符也可以代表這個字的意義,例如"粉"。如果說這是巧合的話,
那巧合未免也太多了(當然有許多的確是巧合,我們就要承認他是巧合,不要穿鑿附會)。
這時,歷史上大部分研究漢字的學者都會開始自顧自的分析,
說這個聲符的確也能代表意義,這就是老祖宗造字的智慧啊!
例如說所謂"粉",就是把米給分裂分開而成的米粉。
這些解釋,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現實中會有這種造字情形出現嗎?
不要忘了我剛剛強調的"文字是出現在語言之後"(目前想到的例外只有化學元素)
古人一定是先用"粉"這個字的讀音去稱呼"粉"這個概念一段時間之後,
才去造出"粉"這個字的。
不管是三千年前的人,還是三千年後的人,只要是人,他考慮的事情都差不多,差的只是知識基礎而已。
今天我們會新造一個字,一定是舊有的字不夠用,而舊有的字不夠用,是因為新的觀念不斷的出現。
我這裡說的"字",不是指漢字,而是不管是用聲音符號來表達意涵的一個概念。
當我們今天有一個新的概念出現,在語言基礎還不大的時候,
我們不了解他們是為了什麼而把一個聲音對應到一個意涵的。
例如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把"日"的發音對應到那個白天會出現的紅紅的東西。
當然那時候還沒有文字,而且那時候的"日"既不是唸ㄖˋ,也不是唸jit(台語),也不是唸yat(廣東話),
至於是怎麼唸的可以參考王力的漢語史搞。
那我們來討論漢字出現之後的情形。
在面對一個新概念的出現的時候,古人就把某個聲音對應到那個新的涵義,
然後再造出一個字去代表這個聲音,而這個字又常常經過不斷的演變才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字。
而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可以用近代人的角度來思考看看。
在我們用一個聲音去代表一個涵義的時候,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利用舊有文字涵義的衍申。
這時這個聲音已經有它的文字了,而且也有它舊有的涵義,這時,為了區別新舊的涵義。
我們常常會對這個文字加以改造,而改造後的文字常常是用來代表新的涵義,
當然有時候也會用來代表舊的涵義。
而改造文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增加義符,也就是讓它變成形聲字。
當然人們也常常會用其他的造字法來新創一個字。
在這裡事情已經很明朗了,之所以形聲字的聲符會代表它的意義,正是因為上面提到的兩點:
1.新的涵義往往是利用舊的文字的涵義的衍生。
2.為了區別新舊涵義,人們會在舊有的字上加義符。
要注意的是,第一步驟並不是一定會發生,也就是說一個形聲字可以這樣憑空被造出來了。
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To evrey one of Gp18!
Hilson:
I tell you why we always focus on you.
That’s because you are so nice and so cute!
你真係好靚仔啊!
Eric:
你好似我0既大哥哥啊!
但係你歲數居然細過我!
你不但係一個專業0既GM,
仲係一個有性感0既唇0既男人啊!
Coral栢芝:
偷吻你真係對唔住,希望你唔要對此生氣。
但係,如果時光重來一遍,我仍然都會吻你!
Yennie嘉欣:
你真係好成熟ˋ好酷ˋ好high-class啊!
你唔會同佢0地三個一樣細過我吧?
如果係咁,我會”大驚”啊!
Michael:
很高興能在香港認識你,
希望我以後也能去馬來西亞實習,
我會練好我的馬來西亞腔的!
Kiew Ing:
以後當我在吃阿Q桶麵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你的。
還有當我聽到”搞笑”兩個字的時候,我也會想起你。
還有中秋節的時候也是。
Kevin:
You are so cute!
I’ve decided that Thailand will be the next country I go to!
Fang:
You are the cutest girl I’ve ever seen!
It’s a pity that I’m not a Thai.
Good luck to your exam of philosophy history!
紘毅:
anata wa kawai tesu!
I’ll watch Japanese drama more and more!
And be sure to come to Taiwan to drift!
Ayu:
You are so crazy!And I like it!
Our group will be boring without you.
Be sure to come to Taiwan to drift with hiroki!
Sunny:
You are so Korean and so like 대장금!
I wish you to be a good doctor just like 대장금!
Madison:
You are so placid.
And your performance is great although I didn’t see your face!
Jacky:
Yes!
I’ll send you the photo of our Pre. Chian.
Agnes:
Thank you for your poem!
I’ll visit your blog often.
Madi:
It’s nice to be your roommate!
And I’ll treasure the coins you gave me.
Sherla:
Oh~We have talken to each other rarely.
Still, nice to meet you.
史黛西小姐:
你實在是太酷了喔!
一開始一副宅女的樣子,後來才發現你那麼好玩。
穿旗袍也好靚女啊!
你不要再戴那個粗框眼鏡了啦!
後來的那支很好看阿!
愛瑞斯小姐:
從培訓營就跟你一組,你實在是陰魂不散啊!
映朱說他想不到你會參加這個活動呢!
好險你有參加啊!
這樣才能認識我啊!
ㄏㄏ
以後常來我們學校逛逛啊!
反正很小一下就逛玩了嘛!
傑瑞米先生:
一開始看你一副宅男的樣子,
後來還是宅男的樣子。
不過你看起來反應總是慢半拍,
後來玩遊戲的時候卻很厲害喔!
有空來系上找我玩吧!
不過我不會幫你做英文報告的!
To evrey one :
Welcom to Taiwan!
I tell you why we always focus on you.
That’s because you are so nice and so cute!
你真係好靚仔啊!
Eric:
你好似我0既大哥哥啊!
但係你歲數居然細過我!
你不但係一個專業0既GM,
仲係一個有性感0既唇0既男人啊!
Coral栢芝:
偷吻你真係對唔住,希望你唔要對此生氣。
但係,如果時光重來一遍,我仍然都會吻你!
Yennie嘉欣:
你真係好成熟ˋ好酷ˋ好high-class啊!
你唔會同佢0地三個一樣細過我吧?
如果係咁,我會”大驚”啊!
Michael:
很高興能在香港認識你,
希望我以後也能去馬來西亞實習,
我會練好我的馬來西亞腔的!
Kiew Ing:
以後當我在吃阿Q桶麵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你的。
還有當我聽到”搞笑”兩個字的時候,我也會想起你。
還有中秋節的時候也是。
Kevin:
You are so cute!
I’ve decided that Thailand will be the next country I go to!
Fang:
You are the cutest girl I’ve ever seen!
It’s a pity that I’m not a Thai.
Good luck to your exam of philosophy history!
紘毅:
anata wa kawai tesu!
I’ll watch Japanese drama more and more!
And be sure to come to Taiwan to drift!
Ayu:
You are so crazy!And I like it!
Our group will be boring without you.
Be sure to come to Taiwan to drift with hiroki!
Sunny:
You are so Korean and so like 대장금!
I wish you to be a good doctor just like 대장금!
Madison:
You are so placid.
And your performance is great although I didn’t see your face!
Jacky:
Yes!
I’ll send you the photo of our Pre. Chian.
Agnes:
Thank you for your poem!
I’ll visit your blog often.
Madi:
It’s nice to be your roommate!
And I’ll treasure the coins you gave me.
Sherla:
Oh~We have talken to each other rarely.
Still, nice to meet you.
史黛西小姐:
你實在是太酷了喔!
一開始一副宅女的樣子,後來才發現你那麼好玩。
穿旗袍也好靚女啊!
你不要再戴那個粗框眼鏡了啦!
後來的那支很好看阿!
愛瑞斯小姐:
從培訓營就跟你一組,你實在是陰魂不散啊!
映朱說他想不到你會參加這個活動呢!
好險你有參加啊!
這樣才能認識我啊!
ㄏㄏ
以後常來我們學校逛逛啊!
反正很小一下就逛玩了嘛!
傑瑞米先生:
一開始看你一副宅男的樣子,
後來還是宅男的樣子。
不過你看起來反應總是慢半拍,
後來玩遊戲的時候卻很厲害喔!
有空來系上找我玩吧!
不過我不會幫你做英文報告的!
To evrey one :
Welcom to Taiwan!
2006年7月31日 星期一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8
Day 8 : departure
睡了兩個小時之後,準備去check out。
陸續告別了EricˋMichaelˋ巧音ˋMadiˋFang。
跟台灣代表們一起坐巴士來到銅鑼灣,去逛時代廣場,
可是幾乎都在逛G2000,因為實在是比台灣便宜很多。
午餐又去吃了池記雲吞,鮮蝦雲吞跟菜肉雲吞實在是讚啊!
接著去美心買了杏仁酥要帶回台灣,
又去吃了之前想吃沒時間吃的義順牛奶。
雙皮燉奶還真好吃,不過吃超過一半就會開始想吐了!
到了機場,仔細看了看其他台灣代表。
因為,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看到他們了。
當然我希望,以後還能看到他們。
在機場無聊,看著大家給我的紀念品;上了飛機,看著香港越來越小。
我眼眶濕了兩次。
睡了兩個小時之後,準備去check out。
陸續告別了EricˋMichaelˋ巧音ˋMadiˋFang。
跟台灣代表們一起坐巴士來到銅鑼灣,去逛時代廣場,
可是幾乎都在逛G2000,因為實在是比台灣便宜很多。
午餐又去吃了池記雲吞,鮮蝦雲吞跟菜肉雲吞實在是讚啊!
接著去美心買了杏仁酥要帶回台灣,
又去吃了之前想吃沒時間吃的義順牛奶。
雙皮燉奶還真好吃,不過吃超過一半就會開始想吐了!
到了機場,仔細看了看其他台灣代表。
因為,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看到他們了。
當然我希望,以後還能看到他們。
在機場無聊,看著大家給我的紀念品;上了飛機,看著香港越來越小。
我眼眶濕了兩次。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7
Day 7 : group discussion & cultural night
快要到離別的日子了,今早大家都顯得有點落寞。
group discussion完之後,大家在白板上畫了group 18的每一位。
大家一起照了相,把大家畫的大家印出來給大家。
我會永遠保留的。
cultural night前,大家照例在snooker table集合。
大家穿的實在是太酷了!
全家都是瘦子的依倩穿了他媽的旗袍很美。但是我不是在罵髒話。
怡君穿了粉紅豹的旗袍酷餒!
元傑函潁你們這兩個假山地同胞,嘖嘖。
Michael巧音你們這兩個假馬來人,呵呵。
Sunny你穿得實在是太酷了啦!根本就是大長今一個!
來幫我針灸吧!
cultural night,大家交換紀念品。
謝謝Eric的孔明鎖啊!讓我在機場可以消磨一點時間,
不過我才玩一下就覺得好難就沒有玩了。呵呵!
接下來的表演,Hiroki跟Kei還有Hisayo跳舞實在是太kawai了啦!
害我照得相機電池都沒了!TT
Fang,你彈那個很像楊琴的樂器的時候實在是太好看了啦!
不過我沒電池可以照相了!
Madison,我們在台下有叫你的名字叫兩次喔!
不過台下都看不到你的臉啦!
至於台灣的超級具有代表台灣文化氣息的表演,還是忘記了會比較好。
回宿舍後,我跟Michael還有元傑去女生宿舍跟一些GM玩遊戲。
類似超級比一比的遊戲,猜的是電影或是書名或是電視劇。
天哪!怎麼會那麼好玩咧?香港大學生的高水準從玩遊戲就可以體驗出來了!
我也不會講那種感覺,反正就覺得水準很高就是了。
還有一個Group 2的GM長得一副洋人的樣子,卻會講廣東話跟普通話,
那種感覺真的超奇妙的!
玩玩遊戲之後,回到宿舍,睡了兩個小時,就準備離開可愛的香港中文大學了。
快要到離別的日子了,今早大家都顯得有點落寞。
group discussion完之後,大家在白板上畫了group 18的每一位。
大家一起照了相,把大家畫的大家印出來給大家。
我會永遠保留的。
cultural night前,大家照例在snooker table集合。
大家穿的實在是太酷了!
全家都是瘦子的依倩穿了他媽的旗袍很美。但是我不是在罵髒話。
怡君穿了粉紅豹的旗袍酷餒!
元傑函潁你們這兩個假山地同胞,嘖嘖。
Michael巧音你們這兩個假馬來人,呵呵。
Sunny你穿得實在是太酷了啦!根本就是大長今一個!
來幫我針灸吧!
cultural night,大家交換紀念品。
謝謝Eric的孔明鎖啊!讓我在機場可以消磨一點時間,
不過我才玩一下就覺得好難就沒有玩了。呵呵!
接下來的表演,Hiroki跟Kei還有Hisayo跳舞實在是太kawai了啦!
害我照得相機電池都沒了!TT
Fang,你彈那個很像楊琴的樂器的時候實在是太好看了啦!
不過我沒電池可以照相了!
Madison,我們在台下有叫你的名字叫兩次喔!
不過台下都看不到你的臉啦!
至於台灣的超級具有代表台灣文化氣息的表演,還是忘記了會比較好。
回宿舍後,我跟Michael還有元傑去女生宿舍跟一些GM玩遊戲。
類似超級比一比的遊戲,猜的是電影或是書名或是電視劇。
天哪!怎麼會那麼好玩咧?香港大學生的高水準從玩遊戲就可以體驗出來了!
我也不會講那種感覺,反正就覺得水準很高就是了。
還有一個Group 2的GM長得一副洋人的樣子,卻會講廣東話跟普通話,
那種感覺真的超奇妙的!
玩玩遊戲之後,回到宿舍,睡了兩個小時,就準備離開可愛的香港中文大學了。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6
Day 6 : cultural bazaar & social service
bazaar
n. (名詞 noun)[C]
(中東國家等的)市場;商店街
洋雜店;小工藝品商店
義賣;義賣市場
cultural bazaar,是讓我們體驗中華文化。
我被分到廣東話跟舞龍舞獅,我記得廣東話是我的第一志願,舞龍舞獅是最後一個志願。
一開始不想要去舞龍舞獅啊!不過後來就覺得好險被分配到舞龍舞獅啊!
廣東話教學有Coral呢!
Kei跟睿珊還上台互相說我愛你呢!
kukuku!
之前都覺得舞龍舞獅很難看,但是不知道是因為香港的舞獅比較強,
還是我終於懂得欣賞舞獅了,忽然覺得舞獅好好看。
而且,教我們打鼓的其中一個女生,居然長得超像阿sa!
我有給他我的名片叫他加我MSN,不過到現在都還沒有。TT
接著social service,我們在碼頭附近派反菸的傳單。
用我的破廣東話宣傳反菸還真是難啊!
而且抽煙的人看起來都很兇,反而是不抽煙的人拿到傳單還會很有禮貌的說謝謝。
我終於鼓起勇氣發傳單給一個蹲在地上看起來很兇的抽煙中年男子,
結果他果然不理我,而且後面一個中年男子居然還跟我說"癡孖根"。
我那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點點頭說喔喔喔,後來去問Eric,
Eric說那是在罵我神經病的意思!TT
之前坐小巴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說香港的小巴不能站,沒位子了就要下去。
結果司機一直罵我們,說我們一定是呆呆的大陸交換學生,花了一大堆錢來香港之類的。
真是的,這兩個老頭真是丟香港的架呢!
不過除了這兩個老頭之外,我還是愛死香港了啦!
回到New World Centre,Michael教我怎麼用那種最傳統的血壓計量血壓。
後來去上面的超市逛,居然有一區是在賣台灣特產的。
怡君說要買蝦醬,我問店員哪裡有,他居然找不到然後到台灣食品區找。
痾...就算他在台灣食品區找到了我們也不會買吧!
後來是自由時間,我們先去星光大道照了照相,還有台灣來的交響樂團在表演。
不過他們看起來很不友善,所以我們也就不理他們了。哼!
我們坐了小輪到香港島,居然跟元傑分開了。
我們只好自己先去翠華茶餐廳,後來他居然還找得到我們,實在是太強了!
一進去翠華茶餐廳,店員問我有沒有吸煙,我說沒有,
他就準備帶我們去禁菸區,結果我一進電梯,發現裡面居然有桌子椅子!
喔!原來那不是電梯,那就是禁菸區啊!是在是太屌了!
禁菸區長得跟電梯一樣!
我點了生菜雞蛋炒飯。因為這幾天實在是沒吃到什麼青菜,想說這個名字聽起來應該有很多青菜。
不過送上來之後發現,還是只有一些菜屑而已。
不過還真的是很好吃,只有菜屑跟雞蛋炒飯而已,就那麼好吃,不會像台灣的炒飯很油。
接著我們隨便走走到了傳說中的蘭桂坊,不過只在外面看看而已,沒有進去。
然後逛到了一家都是名牌的mall,不過都已經關門了,我們在地下室想說要坐電梯上去,
卻發現電梯已經在三十幾樓,而且以很快的速度繼續往上,那個場景實在很有趣。
後來坐MTR跟KCR回到了中文大學,繼續練習我們超級具有代表台灣文化氣息的超好看的表演。
bazaar
n. (名詞 noun)[C]
(中東國家等的)市場;商店街
洋雜店;小工藝品商店
義賣;義賣市場
cultural bazaar,是讓我們體驗中華文化。
我被分到廣東話跟舞龍舞獅,我記得廣東話是我的第一志願,舞龍舞獅是最後一個志願。
一開始不想要去舞龍舞獅啊!不過後來就覺得好險被分配到舞龍舞獅啊!
廣東話教學有Coral呢!
Kei跟睿珊還上台互相說我愛你呢!
kukuku!
之前都覺得舞龍舞獅很難看,但是不知道是因為香港的舞獅比較強,
還是我終於懂得欣賞舞獅了,忽然覺得舞獅好好看。
而且,教我們打鼓的其中一個女生,居然長得超像阿sa!
我有給他我的名片叫他加我MSN,不過到現在都還沒有。TT
接著social service,我們在碼頭附近派反菸的傳單。
用我的破廣東話宣傳反菸還真是難啊!
而且抽煙的人看起來都很兇,反而是不抽煙的人拿到傳單還會很有禮貌的說謝謝。
我終於鼓起勇氣發傳單給一個蹲在地上看起來很兇的抽煙中年男子,
結果他果然不理我,而且後面一個中年男子居然還跟我說"癡孖根"。
我那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點點頭說喔喔喔,後來去問Eric,
Eric說那是在罵我神經病的意思!TT
之前坐小巴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說香港的小巴不能站,沒位子了就要下去。
結果司機一直罵我們,說我們一定是呆呆的大陸交換學生,花了一大堆錢來香港之類的。
真是的,這兩個老頭真是丟香港的架呢!
不過除了這兩個老頭之外,我還是愛死香港了啦!
回到New World Centre,Michael教我怎麼用那種最傳統的血壓計量血壓。
後來去上面的超市逛,居然有一區是在賣台灣特產的。
怡君說要買蝦醬,我問店員哪裡有,他居然找不到然後到台灣食品區找。
痾...就算他在台灣食品區找到了我們也不會買吧!
後來是自由時間,我們先去星光大道照了照相,還有台灣來的交響樂團在表演。
不過他們看起來很不友善,所以我們也就不理他們了。哼!
我們坐了小輪到香港島,居然跟元傑分開了。
我們只好自己先去翠華茶餐廳,後來他居然還找得到我們,實在是太強了!
一進去翠華茶餐廳,店員問我有沒有吸煙,我說沒有,
他就準備帶我們去禁菸區,結果我一進電梯,發現裡面居然有桌子椅子!
喔!原來那不是電梯,那就是禁菸區啊!是在是太屌了!
禁菸區長得跟電梯一樣!
我點了生菜雞蛋炒飯。因為這幾天實在是沒吃到什麼青菜,想說這個名字聽起來應該有很多青菜。
不過送上來之後發現,還是只有一些菜屑而已。
不過還真的是很好吃,只有菜屑跟雞蛋炒飯而已,就那麼好吃,不會像台灣的炒飯很油。
接著我們隨便走走到了傳說中的蘭桂坊,不過只在外面看看而已,沒有進去。
然後逛到了一家都是名牌的mall,不過都已經關門了,我們在地下室想說要坐電梯上去,
卻發現電梯已經在三十幾樓,而且以很快的速度繼續往上,那個場景實在很有趣。
後來坐MTR跟KCR回到了中文大學,繼續練習我們超級具有代表台灣文化氣息的超好看的表演。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5
Day 5 : city tour
又是補眠的lecture。
參觀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圖書館,還有中醫書籍區呢!不過書跟學校的好像差不多。
但是入口做的真的很像MTR station。
午餐是火腿蛋三文治,我的天啊!怎麼會那麼好吃!
我還學料理東西軍裡面的人說umai給Hiroki看呢!
接著坐船出海看海豚。酷餒!香港的海豚居然是粉紅色的!
壓根沒想到這世界上會有粉紅色的生物!
後來Ayu教大家玩一種紙牌遊戲,很類似麻將,好好玩喔!一定要推廣給台灣人。
接著我們去旺角玩。
我又搞錯了啦!
剛剛跟Hilson聊天才發現,
原來去旺角玩是今天,不是昨天!
不過昨天晚上到底是去了哪裡?
剛剛Coral跟我說,原來昨天晚上是去沙田啊!
我真是老了啊!
又是補眠的lecture。
參觀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圖書館,還有中醫書籍區呢!不過書跟學校的好像差不多。
但是入口做的真的很像MTR station。
午餐是火腿蛋三文治,我的天啊!怎麼會那麼好吃!
我還學料理東西軍裡面的人說umai給Hiroki看呢!
接著坐船出海看海豚。酷餒!香港的海豚居然是粉紅色的!
壓根沒想到這世界上會有粉紅色的生物!
後來Ayu教大家玩一種紙牌遊戲,很類似麻將,好好玩喔!一定要推廣給台灣人。
接著我們去旺角玩。
我又搞錯了啦!
剛剛跟Hilson聊天才發現,
原來去旺角玩是今天,不是昨天!
不過昨天晚上到底是去了哪裡?
剛剛Coral跟我說,原來昨天晚上是去沙田啊!
我真是老了啊!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4
Day 4 : Interview with ex-smokers & Mong-Kok
又是補眠的lecture 2。
下午,Interview with ex-smokers。
發現我的英文聽力居然比廣東話聽力還爛,哈哈!
接著GM帶我們去旺角shopping,誰管晚上要cultural night排練呢?哈哈!
終於吃了魚蛋,還滿好吃的,超級Q,跟魚丸感覺不一樣。
去逛了類似西門町萬年的地方,買了兩個麥兜的綁頭髮的東西。
我記得好像原本是一個19蚊,我買兩個跟他殺到35蚊,也算是不無小補啦!
後來一個送給Fang了,因為他的錢包居然被偷了,不幸中的大幸是錢包有回來,相機沒被偷啊!
不過一千多蚊都被拿走了。
後來跟大家一起拍了大頭貼,螢幕上都是日文,哈哈!不用怕,我們有Kei跟Hiroki呢!
朗豪坊,雖然之前去過了,不過再去一次還是覺得很好玩。
但是去S&K找之前跟我合照的店員,居然找不到了啦!
後來又去了80M巴士買了三個模型。
最酷的是,蒐集了好多Keroro的印章啊!
晚餐在一家茶餐廳吃。
香港的餐廳菜色真是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啊!
完全不知道要點什麼,最後還是點合菜。
有個店員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事,被一個女店員罵:屌你老母!
去香港怎麼能不聽到這句話呢?
實在是太酷了!
今天又這樣快樂地結束了。
又是補眠的lecture 2。
下午,Interview with ex-smokers。
發現我的英文聽力居然比廣東話聽力還爛,哈哈!
接著GM帶我們去旺角shopping,誰管晚上要cultural night排練呢?哈哈!
終於吃了魚蛋,還滿好吃的,超級Q,跟魚丸感覺不一樣。
去逛了類似西門町萬年的地方,買了兩個麥兜的綁頭髮的東西。
我記得好像原本是一個19蚊,我買兩個跟他殺到35蚊,也算是不無小補啦!
後來一個送給Fang了,因為他的錢包居然被偷了,不幸中的大幸是錢包有回來,相機沒被偷啊!
不過一千多蚊都被拿走了。
後來跟大家一起拍了大頭貼,螢幕上都是日文,哈哈!不用怕,我們有Kei跟Hiroki呢!
朗豪坊,雖然之前去過了,不過再去一次還是覺得很好玩。
但是去S&K找之前跟我合照的店員,居然找不到了啦!
後來又去了80M巴士買了三個模型。
最酷的是,蒐集了好多Keroro的印章啊!
晚餐在一家茶餐廳吃。
香港的餐廳菜色真是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啊!
完全不知道要點什麼,最後還是點合菜。
有個店員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事,被一個女店員罵:屌你老母!
去香港怎麼能不聽到這句話呢?
實在是太酷了!
今天又這樣快樂地結束了。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3
Day 3 : paper presentation & hospital visit
又是補眠的paper presentation。
參觀booth competition的時候,看到泰國的類似國防醫學院的學生在報告。
他們都穿很酷的軍服,還帶著一把刀。不過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通過海關的。
其中一個報告的女生Town,實在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優雅的女生。
走路好像用飄的,感覺有花瓣灑下來的樣子。
而且讀軍校的還很會打扮,後來看到他把金光閃閃的腰帶打在T-shirt外面,
加上很nice的牛仔褲還有紅色all-star,實在是太潮了!
接著參觀律敦治醫院。
其實還滿無聊的,哈哈!
不過有看到物理治療的玩具,居然有電流急急棒,酷餒!
接著應該是cultural night的練習,我把他記成是昨天了,所以請接到昨天看吧!
今天好像沒什麼好寫的。
又是補眠的paper presentation。
參觀booth competition的時候,看到泰國的類似國防醫學院的學生在報告。
他們都穿很酷的軍服,還帶著一把刀。不過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通過海關的。
其中一個報告的女生Town,實在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優雅的女生。
走路好像用飄的,感覺有花瓣灑下來的樣子。
而且讀軍校的還很會打扮,後來看到他把金光閃閃的腰帶打在T-shirt外面,
加上很nice的牛仔褲還有紅色all-star,實在是太潮了!
接著參觀律敦治醫院。
其實還滿無聊的,哈哈!
不過有看到物理治療的玩具,居然有電流急急棒,酷餒!
接著應該是cultural night的練習,我把他記成是昨天了,所以請接到昨天看吧!
今天好像沒什麼好寫的。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2
Day 2 : opening ceremony & the Peak
一早,穿上了帥氣到爆的西裝,前往參加開幕典禮。
會場裡,掛了各國的國旗,不過卻不包括台灣的,取而代之的是奧運旗。
我問了問馬來西亞的Michael還有其他國家的夥伴,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國旗要用那個。
不過Michael知道我們真正的國旗長得什麼樣子,真好。
我後來也跟他解釋說我們參加奧運的時候唱的也不是國歌,而是國旗歌。
接下來是讓我們補眠的Lecture 1。
Lecture完之後,進行小組討論。
香港人的英文還真不是普通的強,從他們書店賣的書就可以看出來了,一半以上都是英文的。
而且他們的母語都是廣東話,所以學校會教普通話。
不像我們自以為母語是台語,事實上學校沒有教國語的課程,卻有台語的課程。
我在機場跟燕愉聊天的時候跟他說,香港人不講廣東話我就不會想來香港了。
順帶一提,香港人也說他們講的是廣東話,但是他們還是香港人。
畢竟不是每個香港人都有香港腳,也不是有香港腳的就是香港人。
台灣的政客你不要再操弄族群意識了,沒有道理說我是台灣人我就不能說我講的是閩南語。
我跟外國人講Taiwanese他們還不知道是什麼怪語言呢!說Hokken他們才知道。
對了,後來我回台灣前在香港機場聽到不是台灣腔調的閩南語,
發現他們把"站"這個意思講成"企"的台語發音"khi"。
證明了我之前的推論,台語講"站"的時候應該跟廣東話一樣用的是"企",只不過轉音唸成"khia"。
有一天我聽到巧音講了一句"nothing la",終於親耳聽到馬來西亞腔的英語了。
我跟日本人見面就說"はじめまして",Kei居然還會講國語"謝謝"ˋ"不客氣"。
泰國話的"籤詩"ˋ"風水"ˋ"樓頂"ˋ"桌舊"唸起來跟台語差不多。
他們說單眼皮的人是"沒有樓頂"。
我跟泰國人還有香港人解釋了半天"好人卡"是什麼。
Kevin回泰國前還故意說我是個好人。哈哈!
.........
這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語言,實在是太美好的一件事情了!
接下來我們前往山頂。
我們四個活台灣人帶泰國的Kevin去吃杏花樓,
依倩跟怡君點了不是很好喝的鴛鴦,Kevin跟元傑都點了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實在是太好吃了,真後悔我沒點啊!
我問店員說為什麼叫楊枝甘露,他回答說:
因為裡面有芒果啊!西柚啊!西米露啊!
我說:是喔,原來如此啊,不過那為什麼叫楊枝甘露?
他回答說:我也不知道。
後來只剩下十分鐘,我們趕緊衝去獅子亭看風景。
不過,剛下過雨,天氣霧濛濛的,又是下午,建築物都還沒開燈,所以沒有上次來看的夜景好看。
接下來的晚餐,在美心皇宮舉行opening dinner。
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伊麵了!
香港人的筵席菜色跟台灣還真不一樣,會把炒飯炒麵擺上桌,還有好吃的炸鮮奶。
不過香港人是不是都不喜歡吃青菜阿?感覺每一餐的青菜都超少的。
在回程的車上,我唱了劉德華的按摩女郎。
之前在台灣幾乎每次唱K都會點的,這次終於派上用場啦!
在香港人面前唱廣東歌還真的有一種爽感呢!
回到中文大學宿舍後,台灣人集合練習cultural night的深深具有台灣文化氣息的超級好看的表演。
練習完之後,問我們對於這兩天的活動有什麼不滿意的。
我偷偷跟旁邊的說:除了今晚的練習以外,都超級滿意的。
一早,穿上了帥氣到爆的西裝,前往參加開幕典禮。
會場裡,掛了各國的國旗,不過卻不包括台灣的,取而代之的是奧運旗。
我問了問馬來西亞的Michael還有其他國家的夥伴,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國旗要用那個。
不過Michael知道我們真正的國旗長得什麼樣子,真好。
我後來也跟他解釋說我們參加奧運的時候唱的也不是國歌,而是國旗歌。
接下來是讓我們補眠的Lecture 1。
Lecture完之後,進行小組討論。
香港人的英文還真不是普通的強,從他們書店賣的書就可以看出來了,一半以上都是英文的。
而且他們的母語都是廣東話,所以學校會教普通話。
不像我們自以為母語是台語,事實上學校沒有教國語的課程,卻有台語的課程。
我在機場跟燕愉聊天的時候跟他說,香港人不講廣東話我就不會想來香港了。
順帶一提,香港人也說他們講的是廣東話,但是他們還是香港人。
畢竟不是每個香港人都有香港腳,也不是有香港腳的就是香港人。
台灣的政客你不要再操弄族群意識了,沒有道理說我是台灣人我就不能說我講的是閩南語。
我跟外國人講Taiwanese他們還不知道是什麼怪語言呢!說Hokken他們才知道。
對了,後來我回台灣前在香港機場聽到不是台灣腔調的閩南語,
發現他們把"站"這個意思講成"企"的台語發音"khi"。
證明了我之前的推論,台語講"站"的時候應該跟廣東話一樣用的是"企",只不過轉音唸成"khia"。
有一天我聽到巧音講了一句"nothing la",終於親耳聽到馬來西亞腔的英語了。
我跟日本人見面就說"はじめまして",Kei居然還會講國語"謝謝"ˋ"不客氣"。
泰國話的"籤詩"ˋ"風水"ˋ"樓頂"ˋ"桌舊"唸起來跟台語差不多。
他們說單眼皮的人是"沒有樓頂"。
我跟泰國人還有香港人解釋了半天"好人卡"是什麼。
Kevin回泰國前還故意說我是個好人。哈哈!
.........
這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語言,實在是太美好的一件事情了!
接下來我們前往山頂。
我們四個活台灣人帶泰國的Kevin去吃杏花樓,
依倩跟怡君點了不是很好喝的鴛鴦,Kevin跟元傑都點了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實在是太好吃了,真後悔我沒點啊!
我問店員說為什麼叫楊枝甘露,他回答說:
因為裡面有芒果啊!西柚啊!西米露啊!
我說:是喔,原來如此啊,不過那為什麼叫楊枝甘露?
他回答說:我也不知道。
後來只剩下十分鐘,我們趕緊衝去獅子亭看風景。
不過,剛下過雨,天氣霧濛濛的,又是下午,建築物都還沒開燈,所以沒有上次來看的夜景好看。
接下來的晚餐,在美心皇宮舉行opening dinner。
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伊麵了!
香港人的筵席菜色跟台灣還真不一樣,會把炒飯炒麵擺上桌,還有好吃的炸鮮奶。
不過香港人是不是都不喜歡吃青菜阿?感覺每一餐的青菜都超少的。
在回程的車上,我唱了劉德華的按摩女郎。
之前在台灣幾乎每次唱K都會點的,這次終於派上用場啦!
在香港人面前唱廣東歌還真的有一種爽感呢!
回到中文大學宿舍後,台灣人集合練習cultural night的深深具有台灣文化氣息的超級好看的表演。
練習完之後,問我們對於這兩天的活動有什麼不滿意的。
我偷偷跟旁邊的說:除了今晚的練習以外,都超級滿意的。
Hong Kong AMSC, the happiest days in my life!! Day 1
I'll translate to English several/many days later.
Day 1 : the airport & welcome party
結束了三天的香港遊,我拖著沉重的行李,坐A21巴士,前往機場,準備與台灣來的代表們會合。
因為這三天實在是已經太好玩了,所以我壓根沒想到接下來的八天會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日子。
來到機場,卻沒看到那群一起做飛機來的台灣代表,不過遇到了一個台灣代表貴夫人斐倩。
我們兩個找了又找,都沒看到來接我們的香港人,於是斐倩就給我一個號碼打給他們。
經過一番折騰,總算是在麥當勞"的旁邊,不是前面",看到了香港的諾信還有燕愉他們。
接著,又來了來自新加坡卻代表澳洲,外公住台中的Hans。
陸陸續續的,又來了許多國家的代表,我一一跟他們交換名片。
這時,我已經非常快樂能夠認識那麼多國家的人了。
還好我比較晚到機場,能夠跟這麼五顏六色的朋友一起坐車,前往香港中文大學。
到了中文大學check in之後,閒晃了一會兒,就集合準備參加welcome party了。
我是group 18,我們這一小隊居然有四個活台灣人,我ˋ
不姓潘也不姓侯的怡君(居然是映朱高一的同班同學)ˋ
還有兩個活中國醫學系的瘦子依倩跟宅男樣的元傑。好個台灣台中組啊!
我們的GM,是HilsonˋEricˋCoral跟Yennie。
看到他們,就好像是大哥哥大姊姊一樣,後來知道他們的年紀居然都比我小,實在是大吃了四驚。
Hilson啊!你長得也太像我高一同學李昶陞了吧!
Coril啊!你長得也太像張栢芝了吧!居然只有你媽咪這麼說過。
Yennie啊!你長得也有像李嘉欣呢!
Eric啊!你長得跟誰都不像呢!
玩了一些小遊戲,想出了後來連一次都沒用到的小隊呼,回到了房間。
我的室友,一個是柬埔寨來的Jacky。抱歉啊!我一開始不知道你的國家,
是因為我不知道柬埔寨的英文是cambodia啊!
jacky很屌喔!整個國家只有他一個代表呢!
也就是說後來只有我們小隊的人有收到柬埔寨的紀念品啦!哈哈!
另一個室友是Madi,Madi可是為帥哥呢!而且信仰虔誠,每天睡前都會祈禱。
Day 1, the beginnig of thies wonderful days!
Day 1 : the airport & welcome party
結束了三天的香港遊,我拖著沉重的行李,坐A21巴士,前往機場,準備與台灣來的代表們會合。
因為這三天實在是已經太好玩了,所以我壓根沒想到接下來的八天會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日子。
來到機場,卻沒看到那群一起做飛機來的台灣代表,不過遇到了一個台灣代表貴夫人斐倩。
我們兩個找了又找,都沒看到來接我們的香港人,於是斐倩就給我一個號碼打給他們。
經過一番折騰,總算是在麥當勞"的旁邊,不是前面",看到了香港的諾信還有燕愉他們。
接著,又來了來自新加坡卻代表澳洲,外公住台中的Hans。
陸陸續續的,又來了許多國家的代表,我一一跟他們交換名片。
這時,我已經非常快樂能夠認識那麼多國家的人了。
還好我比較晚到機場,能夠跟這麼五顏六色的朋友一起坐車,前往香港中文大學。
到了中文大學check in之後,閒晃了一會兒,就集合準備參加welcome party了。
我是group 18,我們這一小隊居然有四個活台灣人,我ˋ
不姓潘也不姓侯的怡君(居然是映朱高一的同班同學)ˋ
還有兩個活中國醫學系的瘦子依倩跟宅男樣的元傑。好個台灣台中組啊!
我們的GM,是HilsonˋEricˋCoral跟Yennie。
看到他們,就好像是大哥哥大姊姊一樣,後來知道他們的年紀居然都比我小,實在是大吃了四驚。
Hilson啊!你長得也太像我高一同學李昶陞了吧!
Coril啊!你長得也太像張栢芝了吧!居然只有你媽咪這麼說過。
Yennie啊!你長得也有像李嘉欣呢!
Eric啊!你長得跟誰都不像呢!
玩了一些小遊戲,想出了後來連一次都沒用到的小隊呼,回到了房間。
我的室友,一個是柬埔寨來的Jacky。抱歉啊!我一開始不知道你的國家,
是因為我不知道柬埔寨的英文是cambodia啊!
jacky很屌喔!整個國家只有他一個代表呢!
也就是說後來只有我們小隊的人有收到柬埔寨的紀念品啦!哈哈!
另一個室友是Madi,Madi可是為帥哥呢!而且信仰虔誠,每天睡前都會祈禱。
Day 1, the beginnig of thies wonderful days!
2006年4月12日 星期三
之前的中夜之前的感想
首先,假設(應該還是總招執祕說的比較準)中夜的”目的”是
”要讓全部的人動起來;讓大家體會合作的過程和成果”好了。
目前我們已經參與過一次中夜的表演了,也離第二次中夜的表演只剩一個禮拜了,
我的看法是:沒有全部的人動起來;合作的過程痛苦大於快樂,
合作的成果(一年級的)並不值得,
大家並沒有比較團結。
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其次,如果要說辦中夜的目的,是一定要指出他的特異性的。
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如果說
”要讓全部的人動起來;讓大家體會合作的過程和成果”
這個理由是對的話,那我同樣可以為了這個理由,
再辦個中醫之日ˋ中醫之中午ˋ中醫之清晨ˋ中醫之黃昏......
不要覺得我舉的例子很蠢,主任正要做類似的事情,
如果我們把
”要讓全部的人動起來;讓大家體會合作的過程和成果”
當成辦中夜的目的的話,那我們完全沒有立場拒絕主任辦他的活動。
如果你說:我們要拒絕主任繼續辦類似中醫之夜的活動的理由,
是因為辦完中夜大家都已經心力憔悴了。
那我是不是可以說,辦完迎新之後,我已經心力憔悴了,不想參與中夜呢?
我很喜歡打棒球,而且打的時候覺得很暢快,但是打完之後覺得全身很酸痛。
如此,我要不要打棒球,決定權在於我。
我不能因為要顯示我們家庭很團結,就硬強迫我妹我媽我爸跟我一起打棒球。
(或是沒有強迫他們,但是他們不跟我打棒球我就擺出不爽的樣子)
所以,就算我是中夜的主辦人,我也不會怪那些不想做事的人。
(但是我還是會怪不做事卻打嘴砲的人)
你們有沒有看過大陸的論壇呢?
只要有人貼出統獨的議題,所有的回文一定是類似下面:
”肏!死台灣人不配做炎黃子孫!早點把他們轟爛!只有一個中國啦!”
他們講這些話蠢不蠢?
當然蠢,新加坡也有炎黃子孫,怎麼不去統一他們?
但是我們要仔細思考他們為什麼會講出那麼蠢的話。
”因為他們都很團結!”
是的,因為他們從小就被中共的民族教育洗腦。
不要小看”團結主義”的力量,不然你以為為什麼會有納粹ˋ
會有人燒瑞士國旗ˋ會有炸彈客?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螢火蟲之墓真人版。
裡面松島菜菜子的丈夫死了,小男孩卻說:
他死是為了保衛日本而死去的,你應該為了他的死而高興。
松島菜菜子很生氣的回答:軍人根本沒有保衛日本!
的確,軍人的侵略只能造成破壞與死亡。
松島的話可說是中肯。
扯遠了,我以上想要說的是,我是徹底思考過中夜的存在意義,
才不想參與的。
ㄟˊ,結果我還是參與了。真是自打嘴砲。
當初,是陳懿芝叫我變個魔術陳玠廷叫我”客串”一下孫思邈,
我當然是不會拒絕他們的。
但是當劇本出來,我忽然多了一個角色,而且還是在戲劇一開始,
而孫思邈卻是在戲劇的後面,也就是說,我等於是戲份少又要排整部戲。
當下,就有一點不高興。
後來,我排戲的時候,是很認真的”演好我的角色”,因為是我答應要演的。
但是我卻不參與編劇與笑點的開發。
後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排戲,漸漸的。
跟楊秉杰陳永信陳玠廷呂彥璋葉信甫等等戲劇組的人工作的喜悅
勝過了排戲浪費時間的痛苦。
再加上二驗戲劇真的演得不好,
我決定好好改劇本修演技想笑點,
所以我昨天排戲的時候就很認真改劇本修演技想笑點。
但是,這並不與我之前的囉哩巴縮矛盾,我會認真參與,
是因為我的朋友們想要讓戲劇好,
而我想要幫他們。
最後,是關於去宜蘭玩的事情。
當初報名的人,戲劇組也不是只有我一個,
而且連導演都報名了,而我又很想去玩,所以我就去報名了。
現在,房間都訂好了,保險也辦好了,車位也安排好了,
忽然一大堆人說要取消,不僅是主辦的學長姊為難,對藥廠也很沒禮貌。
但是,
我不是為了這個理由才不取消的。
而是老話一句:
我的朋友們想要讓戲劇好,
而我想要幫他們。
最後,我希望大家在投入任何事情時都能多多思考,
而不是被洗腦式的投入。
我們是中醫系,而不是戲劇系或舞蹈系。
我相信發揚我們系最好的方法,是唸好中醫。
”要讓全部的人動起來;讓大家體會合作的過程和成果”好了。
目前我們已經參與過一次中夜的表演了,也離第二次中夜的表演只剩一個禮拜了,
我的看法是:沒有全部的人動起來;合作的過程痛苦大於快樂,
合作的成果(一年級的)並不值得,
大家並沒有比較團結。
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其次,如果要說辦中夜的目的,是一定要指出他的特異性的。
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如果說
”要讓全部的人動起來;讓大家體會合作的過程和成果”
這個理由是對的話,那我同樣可以為了這個理由,
再辦個中醫之日ˋ中醫之中午ˋ中醫之清晨ˋ中醫之黃昏......
不要覺得我舉的例子很蠢,主任正要做類似的事情,
如果我們把
”要讓全部的人動起來;讓大家體會合作的過程和成果”
當成辦中夜的目的的話,那我們完全沒有立場拒絕主任辦他的活動。
如果你說:我們要拒絕主任繼續辦類似中醫之夜的活動的理由,
是因為辦完中夜大家都已經心力憔悴了。
那我是不是可以說,辦完迎新之後,我已經心力憔悴了,不想參與中夜呢?
我很喜歡打棒球,而且打的時候覺得很暢快,但是打完之後覺得全身很酸痛。
如此,我要不要打棒球,決定權在於我。
我不能因為要顯示我們家庭很團結,就硬強迫我妹我媽我爸跟我一起打棒球。
(或是沒有強迫他們,但是他們不跟我打棒球我就擺出不爽的樣子)
所以,就算我是中夜的主辦人,我也不會怪那些不想做事的人。
(但是我還是會怪不做事卻打嘴砲的人)
你們有沒有看過大陸的論壇呢?
只要有人貼出統獨的議題,所有的回文一定是類似下面:
”肏!死台灣人不配做炎黃子孫!早點把他們轟爛!只有一個中國啦!”
他們講這些話蠢不蠢?
當然蠢,新加坡也有炎黃子孫,怎麼不去統一他們?
但是我們要仔細思考他們為什麼會講出那麼蠢的話。
”因為他們都很團結!”
是的,因為他們從小就被中共的民族教育洗腦。
不要小看”團結主義”的力量,不然你以為為什麼會有納粹ˋ
會有人燒瑞士國旗ˋ會有炸彈客?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螢火蟲之墓真人版。
裡面松島菜菜子的丈夫死了,小男孩卻說:
他死是為了保衛日本而死去的,你應該為了他的死而高興。
松島菜菜子很生氣的回答:軍人根本沒有保衛日本!
的確,軍人的侵略只能造成破壞與死亡。
松島的話可說是中肯。
扯遠了,我以上想要說的是,我是徹底思考過中夜的存在意義,
才不想參與的。
ㄟˊ,結果我還是參與了。真是自打嘴砲。
當初,是陳懿芝叫我變個魔術陳玠廷叫我”客串”一下孫思邈,
我當然是不會拒絕他們的。
但是當劇本出來,我忽然多了一個角色,而且還是在戲劇一開始,
而孫思邈卻是在戲劇的後面,也就是說,我等於是戲份少又要排整部戲。
當下,就有一點不高興。
後來,我排戲的時候,是很認真的”演好我的角色”,因為是我答應要演的。
但是我卻不參與編劇與笑點的開發。
後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排戲,漸漸的。
跟楊秉杰陳永信陳玠廷呂彥璋葉信甫等等戲劇組的人工作的喜悅
勝過了排戲浪費時間的痛苦。
再加上二驗戲劇真的演得不好,
我決定好好改劇本修演技想笑點,
所以我昨天排戲的時候就很認真改劇本修演技想笑點。
但是,這並不與我之前的囉哩巴縮矛盾,我會認真參與,
是因為我的朋友們想要讓戲劇好,
而我想要幫他們。
最後,是關於去宜蘭玩的事情。
當初報名的人,戲劇組也不是只有我一個,
而且連導演都報名了,而我又很想去玩,所以我就去報名了。
現在,房間都訂好了,保險也辦好了,車位也安排好了,
忽然一大堆人說要取消,不僅是主辦的學長姊為難,對藥廠也很沒禮貌。
但是,
我不是為了這個理由才不取消的。
而是老話一句:
我的朋友們想要讓戲劇好,
而我想要幫他們。
最後,我希望大家在投入任何事情時都能多多思考,
而不是被洗腦式的投入。
我們是中醫系,而不是戲劇系或舞蹈系。
我相信發揚我們系最好的方法,是唸好中醫。
給校長的信
黃校長榮村專鑒:
您好,吾等乃中醫系二年級之學生。茲因關於本系所謂才藝競賽之事,有些
許想法欲說之,煩請 校長您撥空聽聽。
中醫系,向來有個大活動,號稱能讓所有的大一大二學生團結起來,藉以宣
傳我們中醫系的活力。此活動,以傳統之名義,讓我們將應該好好學習中醫的大
二時光,蹉跎大半。吾意並非獨獨斥責,畢竟此等活動有助於學生學習諸如:友
誼ˋ合作ˋ聯繫ˋ溝通ˋ領導ˋ被領導ˋ膽識等等。吾等懷有意見之處,乃在於
此活動之專制ˋ僵化ˋ費時…以及並無啟發學生思考之功能,甚而傾向僵化學生
思考,實弊大於利。但,此事尚待吾中醫之後進,實行改革,進行創新,本不該
多作此函,耽誤 校長您寶貴的時間。
事實上,本系高主任基於今乃中醫系四十週年,值得普天同慶,於是乃在中
醫之夜勞民傷財一番後,欲舉辦所謂中醫系四十週年紀念之才藝競賽。雖名之為
才藝競賽,但實則限制比賽項目為演戲。且如此競賽,自由報名則矣,卻竟硬性
規定全體同學必須參加,甚而作為醫學生涯課程之成績。噫!此事之令人匪夷所
思,匪夷所思至極矣。
但吾等懷有滿腔之熱血,欲利用拍攝影片之方式,對中醫系之癥結進行提出
與改進,一如賴聲川劇場。於是乃洽本系高主任,乃料竟得如下之答覆:不可,
如此對其他參賽者不公平。吾等得之高主任先前曾答應 校長,欲以舞台劇之表
演形式,慶祝中醫系四十週年。但此次中醫之夜特別擴大舉辦,卻不見 校長觀
賞吾等排演歷時長達逾半年之戲劇與舞蹈,實為可惜。但希冀 校長您能讓吾等
以拍攝影片之方式,並改為不硬性規定參與,更不能作為成績,以呈現給 校長
您最好的演出!
又,吾等欲邀請 校長您客串影片中教育部長一角,以為本片增光,懇請 校
長撥空演出,謝謝!
特此函達。如蒙俯允,至深感銘。
中醫系三十九屆
黃致翰
謹上
您好,吾等乃中醫系二年級之學生。茲因關於本系所謂才藝競賽之事,有些
許想法欲說之,煩請 校長您撥空聽聽。
中醫系,向來有個大活動,號稱能讓所有的大一大二學生團結起來,藉以宣
傳我們中醫系的活力。此活動,以傳統之名義,讓我們將應該好好學習中醫的大
二時光,蹉跎大半。吾意並非獨獨斥責,畢竟此等活動有助於學生學習諸如:友
誼ˋ合作ˋ聯繫ˋ溝通ˋ領導ˋ被領導ˋ膽識等等。吾等懷有意見之處,乃在於
此活動之專制ˋ僵化ˋ費時…以及並無啟發學生思考之功能,甚而傾向僵化學生
思考,實弊大於利。但,此事尚待吾中醫之後進,實行改革,進行創新,本不該
多作此函,耽誤 校長您寶貴的時間。
事實上,本系高主任基於今乃中醫系四十週年,值得普天同慶,於是乃在中
醫之夜勞民傷財一番後,欲舉辦所謂中醫系四十週年紀念之才藝競賽。雖名之為
才藝競賽,但實則限制比賽項目為演戲。且如此競賽,自由報名則矣,卻竟硬性
規定全體同學必須參加,甚而作為醫學生涯課程之成績。噫!此事之令人匪夷所
思,匪夷所思至極矣。
但吾等懷有滿腔之熱血,欲利用拍攝影片之方式,對中醫系之癥結進行提出
與改進,一如賴聲川劇場。於是乃洽本系高主任,乃料竟得如下之答覆:不可,
如此對其他參賽者不公平。吾等得之高主任先前曾答應 校長,欲以舞台劇之表
演形式,慶祝中醫系四十週年。但此次中醫之夜特別擴大舉辦,卻不見 校長觀
賞吾等排演歷時長達逾半年之戲劇與舞蹈,實為可惜。但希冀 校長您能讓吾等
以拍攝影片之方式,並改為不硬性規定參與,更不能作為成績,以呈現給 校長
您最好的演出!
又,吾等欲邀請 校長您客串影片中教育部長一角,以為本片增光,懇請 校
長撥空演出,謝謝!
特此函達。如蒙俯允,至深感銘。
中醫系三十九屆
黃致翰
謹上
2006年4月4日 星期二
女王的教室心得
實在是太屌了!
一整個讓我體悟到一些禪機跟所謂中醫系傳統的問題。
劇中大概是在說一個每次走路都走在走廊中線的小學老師,
讓班上成績差的同學當奴隸,
暑假也要學生來上課,
上課不准上廁所......等等。
雖然這麼做,卻讓原本成績差ˋ同學欺負同學ˋ不團結的班級
變成了團結又有思想的班級,
實在是很屌。
我覺得那個老師實在是強,
拼命地考試,考得差的還要當奴隸,
但事實上卻是要學生思考考試的意義;
讓學生體悟為了讀書而考試的愚蠢。
就像是禪宗的當頭棒喝一樣。
但是,真正斯巴達式教育的老師也不少,
有人從小考試被打手心打到大,還不是庸庸碌碌。
這就是因為這些兇老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兇的意義在哪裡。
不然我隨便打路人甲的頭難道他就會開悟嗎?
這個老師真的屌。
有人大半輩子拼命工作,
有自己的土地ˋ飛機ˋ得到了奧斯卡獎ˋ同時交十幾個女朋友......,
但是到了六十幾歲時發現自己活得真沒價值(以上是金城武說過的話),
於是體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從此過著真人的生活。
也有人從小就”聽別人說”功名利祿乃是一場空,
於是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刻意不追求財富地位。
這種人,可能到死都還沒悟道。
當然我不是說每個人都要追求功名利祿,
因為能讓每個人悟道的契機不同,
有些人可能平平淡淡地生活然後真的被打一下頭就悟道了。
就像是哲學家說的山洞的寓言,
與其告訴山洞裡只看到影子的庸人外面的世界有多多采多姿,
還不如直接帶他出山洞。
就好像中醫系的所謂傳統,
如果我們想要改良他,
就只是把他改得輕鬆一點,
想說這樣可以讓學弟妹有更多的時間唸書,
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但如果我們故意壓迫學弟妹,
不管他們演得多好我們都要他們更好,
自己都不睡覺然後跟他們說你們又沒比我們辛苦所以你們要更辛苦,
迎新ˋ中醫之夜還不夠還要辦中醫之日中醫之黃昏......,
學弟妹反而會認真思考所謂中醫系傳統的意義,
進而不管傳統在不在他們都能活得更自在。
當然我們現在的確已經在壓迫學弟妹了,
但我們現在的壓迫是自己在自己都沒思考清楚的情況下的壓迫,
就像我們從小到大都會遇到的兇老師,
當然不會達到當頭棒喝的效果。
另外,那個老師常說,
社會上幸福的人只有百分之六,
我想他指的那百分之六並不是金字塔尖端的人,
而是了解生命真諦悟道的人。
在倒數第二集,
居然被小女主角(才小六而已)悟出來了。
她說:幸福並不是別人來定義的,
班上二十四個人就能有二十四種幸福,
有人踢足球是幸福,
有人畫漫畫是幸福......
實在是一個很屌的小六生啊!
汗顏汗顏。
不過那個老師之所以後來教學會成功,
就是因為有那個學生吧!
一整個讓我體悟到一些禪機跟所謂中醫系傳統的問題。
劇中大概是在說一個每次走路都走在走廊中線的小學老師,
讓班上成績差的同學當奴隸,
暑假也要學生來上課,
上課不准上廁所......等等。
雖然這麼做,卻讓原本成績差ˋ同學欺負同學ˋ不團結的班級
變成了團結又有思想的班級,
實在是很屌。
我覺得那個老師實在是強,
拼命地考試,考得差的還要當奴隸,
但事實上卻是要學生思考考試的意義;
讓學生體悟為了讀書而考試的愚蠢。
就像是禪宗的當頭棒喝一樣。
但是,真正斯巴達式教育的老師也不少,
有人從小考試被打手心打到大,還不是庸庸碌碌。
這就是因為這些兇老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兇的意義在哪裡。
不然我隨便打路人甲的頭難道他就會開悟嗎?
這個老師真的屌。
有人大半輩子拼命工作,
有自己的土地ˋ飛機ˋ得到了奧斯卡獎ˋ同時交十幾個女朋友......,
但是到了六十幾歲時發現自己活得真沒價值(以上是金城武說過的話),
於是體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從此過著真人的生活。
也有人從小就”聽別人說”功名利祿乃是一場空,
於是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刻意不追求財富地位。
這種人,可能到死都還沒悟道。
當然我不是說每個人都要追求功名利祿,
因為能讓每個人悟道的契機不同,
有些人可能平平淡淡地生活然後真的被打一下頭就悟道了。
就像是哲學家說的山洞的寓言,
與其告訴山洞裡只看到影子的庸人外面的世界有多多采多姿,
還不如直接帶他出山洞。
就好像中醫系的所謂傳統,
如果我們想要改良他,
就只是把他改得輕鬆一點,
想說這樣可以讓學弟妹有更多的時間唸書,
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但如果我們故意壓迫學弟妹,
不管他們演得多好我們都要他們更好,
自己都不睡覺然後跟他們說你們又沒比我們辛苦所以你們要更辛苦,
迎新ˋ中醫之夜還不夠還要辦中醫之日中醫之黃昏......,
學弟妹反而會認真思考所謂中醫系傳統的意義,
進而不管傳統在不在他們都能活得更自在。
當然我們現在的確已經在壓迫學弟妹了,
但我們現在的壓迫是自己在自己都沒思考清楚的情況下的壓迫,
就像我們從小到大都會遇到的兇老師,
當然不會達到當頭棒喝的效果。
另外,那個老師常說,
社會上幸福的人只有百分之六,
我想他指的那百分之六並不是金字塔尖端的人,
而是了解生命真諦悟道的人。
在倒數第二集,
居然被小女主角(才小六而已)悟出來了。
她說:幸福並不是別人來定義的,
班上二十四個人就能有二十四種幸福,
有人踢足球是幸福,
有人畫漫畫是幸福......
實在是一個很屌的小六生啊!
汗顏汗顏。
不過那個老師之所以後來教學會成功,
就是因為有那個學生吧!
2006年2月21日 星期二
我大一寫的文章,最近看了錢穆的民族與文化,有一些心得,再看一次以前寫的文章,還是有一些不完善處,不過也不錯了
民族的形成
我覺得民族這種分類方法只不過是個工具,就像是錢一樣。但就如同現代人汲汲營營於賺錢卻失去了其他更重要的東西,現代人也同樣為了民族這個工具而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問題。"玫瑰花就算不叫玫瑰花還是一樣的香",我們長得越大,知識越多,看到美好的事物卻只想著他的有關知識,反而越難以感受到他的美好。
說民族該由血統決定,不管是白人黑人黃人,幾百萬年前還不都是東非猿人。沒錯,這是幾百萬年前的事,我們現在的確是白人黑人黃人不一樣了。所以,為了生物學或人類學等等研究上的必要,我們需要依照血統外觀特徵將人類分為不同的民族。
說民族該由語言決定,英文是德語的方言英國人與德國人是不同的民族;民國以前閩南人北京人互相不能溝通卻是同樣的民族;不會講中文的華僑也是中國人;中國規定所有人都要說北京話連藏人維吾爾人都變成中國人。
說民族該由生活地區決定,台灣的漢人跟大陸的漢人是不同的民族,台灣的漢人跟台灣的原住民是同樣的民族。
說民族該由民族認同決定,台灣的漢人不認同自己跟大陸的漢人都是漢人想要認同自己是台灣的原住民卻不管台灣的原住民認不認同你台灣的漢人。
說民族該由政治統治決定,台灣人覺得自己是台灣人,大陸人覺得台灣人是中國人,在美國出生擁有綠卡我是不是美國人?美國人又算是哪門子的民族?老了之後想移民到紐西蘭我又是什麼人?
民族民族,只是讓人在研究人類的時候方便的分類而已,不需要在上面大作文章。
但是,我認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民族分類方式__文化保存上的民族分類法。要保存漢民族的文化例如中醫ˋ漢字ˋ儒學等等,大陸的漢人,台灣的漢人,全世界的漢人都是漢人,都具有保存漢人文化的使命,不是說我自以為是台灣人甚至自以為是台灣原住民就可以偷懶的。要保存閩南文化例如閩南語ˋ閩南飲食ˋ布袋戲等等,大陸的閩男人,台灣的閩南人,新加坡的閩南人,全世界的閩南人都是閩南人,不要把國語當成母語,因為台灣要是把國語當成母語幾百年之後就不能跟其他地區的華人溝通(不然漢語為何會演變成現在那麼多不可相互溝通的方言?),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再繼續把國語當成母語而到學校學自以為還是母語的閩南語客家話阿美族語等等的話,到時候我們就要為了跟其他地區的華人溝通而再學大陸的國語,如果到時候運氣好的話學校還會教閩南語客家話賽夏族語,也就是說不管要不要學英文我們至少要學三種語言,而且我們用台灣的國語寫的文章還不能跟其他華語區交流。運氣不好的話閩南語客家話排灣族語等等都沒人會講了。台語研究學者洪惟仁只跟他的孩子講台語,然後教他學漢字,所以他的小孩文言文非常強,但是到了學校因為不會講國語而變成問題學生。如果說台語客家話泰雅族語是我們的母語的話爲什麼只會說母語反而無法生存?爲什麼學校不先教我們講國語就直接用國語上課?台灣人不要再欺騙自己了!要不就承認自己已經是把國語當成母語了,台語客家話紹族語根本就不是我們的母語,要不就痛下決心所有的父母都跟自己的子女講本來是自己的母語,到了學校再教國語。如果說所謂的台灣獨立運動份子只是整天想著鬥爭而不是花費精力在於傳統文化的保存上面,那只不是搞屁而已。新加坡早就獨立了但也不過是個賺錢機器的國家而已,想當初他們也搞什麼新新加坡人運動,搞到後來人家問新加坡人你是新加坡人嗎?新加坡的華人會用驕傲的口氣新加坡的印度人馬來人會用酸酸的口氣說:新加坡人?新加坡人都死光啦!新加坡只有華人啦!
以下是我高中時代寫的文章,內容是說明台灣人繼續以國語為母語的下場,以及保護語言的重要。
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母語不是台語、客語、賽夏族語……等,而是國語。那麼我們要繼續這樣嗎?繼續以國語為母語,而讓台語等語言消失嗎?或許有人覺得這樣很棒,畢竟少學一種語言減輕學子負擔嘛!甚至,還有人認為國語也不要學了,學英語就好了,到最後全世界都講同一種語言不是更方便嗎?
這是一種落伍的觀念。
有這種觀念的人,我推薦他看大衛克理斯托所寫的「語言的死亡」以及「英語帝國」。在此節錄語言的死亡內容簡介:
據估計,目前全世界6000種使用的語言當中,將會以每個月兩種的速度滅絕,一個世紀後,可能只剩3000種;其中又大約只有600種能免於滅絕的威脅。然而,語言的死亡有這麼嚴重嗎?有什麼損失?能夠挽救嗎?又該如何行動?本書作者語言研究權威克里斯托,論述語言死亡的意義和成因,提出「綠色語言學」的概念,強調一個語言代表一種文化,而語言環境如同生態環境一樣,越是具多樣性,各個語言之間更能互相豐富彼此,使整個大文化體系越發強健。書中並提供驚人卻又讓人折服的事實佐證,激發讀者對此現代性及全球性現象的思考。 《語言的死亡》不只包含了智慧的論辯,還有某些瀕危語言的現況描述,進而提出實際因應措施的建議。對於欲深入探求此議題的讀者,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書。 身處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我們,在台灣本土意識抬頭,及全球化(英語化)的衝擊下,隱藏的語言危機為何?透過本書作者克里斯托的引導,為目前爭論多時的語言學習問題提供另一個角度的切入。世界權威語言學家,《劍橋語言百科全書》、《劍橋英語百科全書》及《英語帝國》作者大衛.克里斯托新作。師大英語系教授黃美金、行政院原住民主委尤哈尼、前任主委孫大川推薦序。
總之,這本書就是在說明「語言就像生物一樣,需要生物多樣性。也就是說世界上有越多的語言越好。」
另外,「英語帝國」一書最後也指出「或許有一天全球人類真的只說英語一種語言,如果如此,那將會是人類的悲哀。」
但是,書裡面也提到一個觀念,就是英語被全球人類當母語使用後,反而會分化出各種方言(例如新加坡英語),而後再分化為各種語言。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可以讓共通語成為母語,因為到頭來還是會難以溝通,也就失去了本來學習共通語的目的。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語呢?唯一的理由大家應該不會反對是「為了與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華人溝通」。但是,如果我們把國語當成母語,結果卻達不到這個目的。
台語、客家語、廣東話……等等,本來都是古代的漢語,後來演變成有差異的方言,最後變成不可溝通的語言;不要以為這是隨著中國歷史演變幾千年的事情,事實上這個轉變是非常快的。
我們也知道,台灣的國語跟大陸的普通話不過分隔了幾十年,差異就已經非常大了。例如發音方面:
請看下表,左邊是台灣發音,右邊是大陸發音,而且這都是字典上寫的發音。
垃圾 ㄌㄜˋ ㄙㄜˋ ㄌㄚ ㄐㄧ
星期 ㄒㄧㄥ ㄑㄧˊ ㄒㄧㄥ ㄑㄧ
危險 ㄨㄟˊ ㄒㄧㄢˇ ㄨㄟ ㄒㄧㄢˇ
企業 ㄑㄧˋ ㄧㄝˋ ㄑㄧˇ ㄧㄝˋ
寂寞 ㄐㄧˊ ㄇㄛˋ ㄐㄧˋ ㄇㄛˋ
攜帶 ㄒㄧ ㄉㄞˋ ㄒㄧㄝˊ ㄉㄞˋ
質量 ㄓˊㄌㄧㄤˋ ㄓˋ ㄌㄧㄤˋ
研究 ㄧㄢˊㄐㄧㄡˋ ㄧㄢˊ ㄐㄧㄡ
還有大陸半母音w(注音符號ㄨ前面沒有別的聲母時)漸漸變成子音v,至於台灣大家都知道捲舌音及ㄦ化韻演變得跟大陸差非常多。
詞彙方面就更多了:
軟體 軟件
印表機 打印機
品質 質量
幼稚園 幼兒園
洋芋片 炸土豆片兒
計程車 出租汽車
另外語法上的差異比較少但還是有。
不要小看「語音」、「詞彙」、「語法」上的差異,古漢語會演變成現在漢語系這麼多語言,就是因為這三者的差異,關於此,後面會再詳細討論。
總之,如果台灣繼續以國語為母語,可能過不到一百年,我們就會變成這種情形:「以國語演變而來的台北國語為母語,還要學習普通話以便跟其他華人溝通,至於台語、客語、排灣族語……等等,都死了!」。
我覺得民族這種分類方法只不過是個工具,就像是錢一樣。但就如同現代人汲汲營營於賺錢卻失去了其他更重要的東西,現代人也同樣為了民族這個工具而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問題。"玫瑰花就算不叫玫瑰花還是一樣的香",我們長得越大,知識越多,看到美好的事物卻只想著他的有關知識,反而越難以感受到他的美好。
說民族該由血統決定,不管是白人黑人黃人,幾百萬年前還不都是東非猿人。沒錯,這是幾百萬年前的事,我們現在的確是白人黑人黃人不一樣了。所以,為了生物學或人類學等等研究上的必要,我們需要依照血統外觀特徵將人類分為不同的民族。
說民族該由語言決定,英文是德語的方言英國人與德國人是不同的民族;民國以前閩南人北京人互相不能溝通卻是同樣的民族;不會講中文的華僑也是中國人;中國規定所有人都要說北京話連藏人維吾爾人都變成中國人。
說民族該由生活地區決定,台灣的漢人跟大陸的漢人是不同的民族,台灣的漢人跟台灣的原住民是同樣的民族。
說民族該由民族認同決定,台灣的漢人不認同自己跟大陸的漢人都是漢人想要認同自己是台灣的原住民卻不管台灣的原住民認不認同你台灣的漢人。
說民族該由政治統治決定,台灣人覺得自己是台灣人,大陸人覺得台灣人是中國人,在美國出生擁有綠卡我是不是美國人?美國人又算是哪門子的民族?老了之後想移民到紐西蘭我又是什麼人?
民族民族,只是讓人在研究人類的時候方便的分類而已,不需要在上面大作文章。
但是,我認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民族分類方式__文化保存上的民族分類法。要保存漢民族的文化例如中醫ˋ漢字ˋ儒學等等,大陸的漢人,台灣的漢人,全世界的漢人都是漢人,都具有保存漢人文化的使命,不是說我自以為是台灣人甚至自以為是台灣原住民就可以偷懶的。要保存閩南文化例如閩南語ˋ閩南飲食ˋ布袋戲等等,大陸的閩男人,台灣的閩南人,新加坡的閩南人,全世界的閩南人都是閩南人,不要把國語當成母語,因為台灣要是把國語當成母語幾百年之後就不能跟其他地區的華人溝通(不然漢語為何會演變成現在那麼多不可相互溝通的方言?),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再繼續把國語當成母語而到學校學自以為還是母語的閩南語客家話阿美族語等等的話,到時候我們就要為了跟其他地區的華人溝通而再學大陸的國語,如果到時候運氣好的話學校還會教閩南語客家話賽夏族語,也就是說不管要不要學英文我們至少要學三種語言,而且我們用台灣的國語寫的文章還不能跟其他華語區交流。運氣不好的話閩南語客家話排灣族語等等都沒人會講了。台語研究學者洪惟仁只跟他的孩子講台語,然後教他學漢字,所以他的小孩文言文非常強,但是到了學校因為不會講國語而變成問題學生。如果說台語客家話泰雅族語是我們的母語的話爲什麼只會說母語反而無法生存?爲什麼學校不先教我們講國語就直接用國語上課?台灣人不要再欺騙自己了!要不就承認自己已經是把國語當成母語了,台語客家話紹族語根本就不是我們的母語,要不就痛下決心所有的父母都跟自己的子女講本來是自己的母語,到了學校再教國語。如果說所謂的台灣獨立運動份子只是整天想著鬥爭而不是花費精力在於傳統文化的保存上面,那只不是搞屁而已。新加坡早就獨立了但也不過是個賺錢機器的國家而已,想當初他們也搞什麼新新加坡人運動,搞到後來人家問新加坡人你是新加坡人嗎?新加坡的華人會用驕傲的口氣新加坡的印度人馬來人會用酸酸的口氣說:新加坡人?新加坡人都死光啦!新加坡只有華人啦!
以下是我高中時代寫的文章,內容是說明台灣人繼續以國語為母語的下場,以及保護語言的重要。
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母語不是台語、客語、賽夏族語……等,而是國語。那麼我們要繼續這樣嗎?繼續以國語為母語,而讓台語等語言消失嗎?或許有人覺得這樣很棒,畢竟少學一種語言減輕學子負擔嘛!甚至,還有人認為國語也不要學了,學英語就好了,到最後全世界都講同一種語言不是更方便嗎?
這是一種落伍的觀念。
有這種觀念的人,我推薦他看大衛克理斯托所寫的「語言的死亡」以及「英語帝國」。在此節錄語言的死亡內容簡介:
據估計,目前全世界6000種使用的語言當中,將會以每個月兩種的速度滅絕,一個世紀後,可能只剩3000種;其中又大約只有600種能免於滅絕的威脅。然而,語言的死亡有這麼嚴重嗎?有什麼損失?能夠挽救嗎?又該如何行動?本書作者語言研究權威克里斯托,論述語言死亡的意義和成因,提出「綠色語言學」的概念,強調一個語言代表一種文化,而語言環境如同生態環境一樣,越是具多樣性,各個語言之間更能互相豐富彼此,使整個大文化體系越發強健。書中並提供驚人卻又讓人折服的事實佐證,激發讀者對此現代性及全球性現象的思考。 《語言的死亡》不只包含了智慧的論辯,還有某些瀕危語言的現況描述,進而提出實際因應措施的建議。對於欲深入探求此議題的讀者,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書。 身處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我們,在台灣本土意識抬頭,及全球化(英語化)的衝擊下,隱藏的語言危機為何?透過本書作者克里斯托的引導,為目前爭論多時的語言學習問題提供另一個角度的切入。世界權威語言學家,《劍橋語言百科全書》、《劍橋英語百科全書》及《英語帝國》作者大衛.克里斯托新作。師大英語系教授黃美金、行政院原住民主委尤哈尼、前任主委孫大川推薦序。
總之,這本書就是在說明「語言就像生物一樣,需要生物多樣性。也就是說世界上有越多的語言越好。」
另外,「英語帝國」一書最後也指出「或許有一天全球人類真的只說英語一種語言,如果如此,那將會是人類的悲哀。」
但是,書裡面也提到一個觀念,就是英語被全球人類當母語使用後,反而會分化出各種方言(例如新加坡英語),而後再分化為各種語言。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可以讓共通語成為母語,因為到頭來還是會難以溝通,也就失去了本來學習共通語的目的。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語呢?唯一的理由大家應該不會反對是「為了與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華人溝通」。但是,如果我們把國語當成母語,結果卻達不到這個目的。
台語、客家語、廣東話……等等,本來都是古代的漢語,後來演變成有差異的方言,最後變成不可溝通的語言;不要以為這是隨著中國歷史演變幾千年的事情,事實上這個轉變是非常快的。
我們也知道,台灣的國語跟大陸的普通話不過分隔了幾十年,差異就已經非常大了。例如發音方面:
請看下表,左邊是台灣發音,右邊是大陸發音,而且這都是字典上寫的發音。
垃圾 ㄌㄜˋ ㄙㄜˋ ㄌㄚ ㄐㄧ
星期 ㄒㄧㄥ ㄑㄧˊ ㄒㄧㄥ ㄑㄧ
危險 ㄨㄟˊ ㄒㄧㄢˇ ㄨㄟ ㄒㄧㄢˇ
企業 ㄑㄧˋ ㄧㄝˋ ㄑㄧˇ ㄧㄝˋ
寂寞 ㄐㄧˊ ㄇㄛˋ ㄐㄧˋ ㄇㄛˋ
攜帶 ㄒㄧ ㄉㄞˋ ㄒㄧㄝˊ ㄉㄞˋ
質量 ㄓˊㄌㄧㄤˋ ㄓˋ ㄌㄧㄤˋ
研究 ㄧㄢˊㄐㄧㄡˋ ㄧㄢˊ ㄐㄧㄡ
還有大陸半母音w(注音符號ㄨ前面沒有別的聲母時)漸漸變成子音v,至於台灣大家都知道捲舌音及ㄦ化韻演變得跟大陸差非常多。
詞彙方面就更多了:
軟體 軟件
印表機 打印機
品質 質量
幼稚園 幼兒園
洋芋片 炸土豆片兒
計程車 出租汽車
另外語法上的差異比較少但還是有。
不要小看「語音」、「詞彙」、「語法」上的差異,古漢語會演變成現在漢語系這麼多語言,就是因為這三者的差異,關於此,後面會再詳細討論。
總之,如果台灣繼續以國語為母語,可能過不到一百年,我們就會變成這種情形:「以國語演變而來的台北國語為母語,還要學習普通話以便跟其他華人溝通,至於台語、客語、排灣族語……等等,都死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