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最討厭的事,就是被冤枉。
應該不只是我,讀者們想必也同樣覺得,被冤枉的滋味很難受吧!
從小就受正常的台灣教育長大,小時候也沒有涉獵關於中醫的課外讀物。因此,生了病就連西醫都很少去看了,更是絕對不會想到要去看中醫。
不過在國小高年級一直到高中這個階段,逐漸涉獵了一些關於氣功的書。在自己瞎練一番,似乎有氣的感覺之後,卻遇到了瓶頸。
於是,便在高一的寒假報名了李鳳山師父的「梅門一氣流行養生學苑」,正式接觸氣功。
也因為接觸了氣功,開啟了對中醫的興趣,同時也開啟了我的中醫生涯。
對中醫的污衊與對西醫的誤解
接觸了中醫的書籍以後,才知道,原來以前對於中醫的負面印象,很多都是誤解。原來很多對於中醫的污衊,都指錯了矛頭。
那些對中醫的污衊,不是把一般民眾的民俗觀點,當作是正統的中醫,而批評得興高采烈;就是把電台或是商人的宣傳花招,當作是正統的中醫,而興高采烈地批評。
我始終不明白的一點就是:看到中藥摻了「西藥」,就批評中醫的那些人,究竟看不看得懂中文?
即便,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中藥裡摻西藥的行為,的確是其心可議,令人髮指。
而在了解中醫所蒙受的冤屈的同時,也接收到了許多對於西醫的嚴厲批評之聲。
但是,在經過了中醫系雙主修醫學系整整八年381個學分的課程之後,又像剛剛發現中醫所受的冤屈一樣,發現原來許多針對西醫的批評,也極為膚淺,也讓西醫蒙受了不白之冤。
最常見的幾點批評,例如:西醫不注重整體;西醫只會把看起來怪怪的東西割掉而已;西醫只會開抗生素;西醫的理論都是白老鼠的實驗得來的,甚至是試管裡的實驗,就以為能運用在人體上。
而這些不實的批評,很多都是誤解媒體過於聳動的報導,或者是藥廠單純基於利益而做出的行為。
我始終不明白的一點就是:所謂『站在中醫的立場』,『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喝牛奶是對健康不好的行為。這樣的批評究竟批評了誰?是科學?還是西醫?又到底什麼叫作「站在中醫的立場」,「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
就是因為中醫西醫相互之間的這種不合理的污衊,導致中醫感覺被西醫(及其擁護者)冤枉,西醫感覺被中醫(及其擁護者)冤枉;而這種「被冤枉」的憤怒,再加上「在自己的門診永遠只會看到對方治不好的病人」,導致了當前中西醫十分對立的局面。
是人都不喜歡被冤枉的感覺,感同身受地來講,也不喜歡冤枉別人。
台灣有幸能處於一個醫療資源豐富的環境,有中醫,也有西醫。但就是因為存在太多的冤枉以及誤會,導致中醫西醫互相對立,甚至兩邊各有擁護者,甚至兩邊的擁護者也輸人不輸陣地互相對立。
這種敵對狀態,又導致兩方面的自我膨脹吹噓。
但可惜的事,治不好的病終究是治不好,醫學實際的能力是絕對不會隨著自我的膨脹吹噓而跟著提升起來的。
而且,就像一個氣球,吹得越大,密度就越小。
中醫西醫不斷的攻擊對方,吹噓自己,只會讓民眾「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並且由於兩方的敵對狀態,多數民眾常常被迫只能在中醫西醫兩種醫療體系之中,選擇其一,也就是放棄其一。
最多也只能在缺乏專業知識的指導下,自己偷偷摸摸地「中西結合」。
中醫巨人與西醫巨人
我們可以把中醫「擬人化」,化為一個能搬起三百公噸重物的巨人;而西醫則是另一個能搬起三百公噸重物的巨人。
今天有一個障礙擺在眼前,重達五百公噸,任誰都希望這兩位巨人能同心協力,將五百噸的障礙搬走。
可是這兩位巨人卻拒絕合作,理由是:「兩人合作搬一個五百噸的障礙,代表著在旁人的眼中看來,各人的實力也只能搬起兩百五十噸而已。這怎麼可以呢?我明明就有搬起三百噸重物的實力啊!」
於是,兩個巨人就繼續「假裝自己能抬起五百噸的障礙」,而讓障礙繼續留在原地了。
要突破這個僵局,直接說服這兩大巨人合作是沒有用的。
那麼該怎麼作呢?
第一步,要先戳破巨人心中的虛妄自大,讓他們忽然想起來,自己是沒辦法搬動五百噸重物的,也就是說,那兩百噸的能力,是「虎濫」出來的。
我們別忘了,吹噓自己,同時也是貶低別人。阻止巨人不斷地吹噓自己,同時也是阻止了巨人不斷地貶低對方。阻止了巨人不斷地貶低對方,才有讓兩位巨人攜手合作的可能。
第二步,幫巨人剖析自己的缺點,藉以更容易發現對方的優點。讓兩個巨人「互相吸引」。
第三步,幫巨人找到自己的優點,藉以讓對方發現還沒發現的優點。讓兩個巨人「愛到難分難捨」。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依循上述步驟,讓兩位巨人握手言和,攜手合作。
對中醫西醫進行內部批判
中國大陸的哲學教授趙敦華先生說過:
「一個意識型態,有點像是孔恩所說的「典範」(paradigm),他自成體系,有自身不可動搖的信念、論證的方法和判斷真偽是非的標準依據。一個意識型態的信念、方法和標準從外部對另一個意識型態所進行的批判,固然可以鞏固批判者自己的意識形態,但卻不太可能說服被批判者。被批判者根據自己的意識形態對批判者的還擊可以產生同樣的效力。
正是在此意義上,人們通常說意識形態之間的爭論是不可調和的,爭論的雙方沒有共同的語言,他們之間進行的事宣傳戰,而不是相互理解的對話。」[1]
而本書的作者,有幸能夠受到兩種醫學教育體系的薰陶,並且忍受著兩位巨人「一人拉一手」地拔河。
又因為本身的興趣,先是涉獵了眾多中國醫學史的高明著作,以及眾多中醫古籍,並接觸中醫臨床工作,等於是對中醫巨人進行徹底的「身家調查」。
同時也涉獵許多西方哲學著作,以及西方醫學史相關著作,加上接觸西醫臨床,等於也對西醫巨人「搜遍全身」。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內部批判」,讓兩位巨人握手言和,攜手合作。
而「所謂內部批判,顧名思義,就是站在一個意識型態的內部,從該意識形態可以接受的前提出發,並使用它的語言,最後引伸出和這一意識型態相違背,或者它所不能解釋的結論,以此揭露該意識形態體系內部所包含的矛盾和錯誤。」[2]
怎麼樣個內部批判法呢?
好
回覆刪除